我的帝国(校对)第4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7/1046

  “站在这里,等我们回来!”伯里森指了指恶魔军官脚下踩着的土地,开口用命令手下士兵的口气命令道:“如果你乱动,我们找不到你,可能就会出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好……好的。我,我知道了。”那恶魔军官下意识的回答了一句,然后才猛然间意识到,他根本不应该这样低声下气的。
  可惜的是,当他意识到自己的气势已经弱了三分的时候,已经没有机会再找回自己的场子了。伯里森已经带着他的士兵后撤到了不远处,汇合了几辆后赶来支援或者说看热闹的99式主战坦克。
  “大人……”一个身上穿着衣服,却更加诱惑的魅魔扭动着腰肢走到了恶魔军官的身后:“这里已经没有什么能吃的东西了,后面一些女人,已经被吃了。”
  对于弱肉强食的恶魔来说,吃人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同样的,当他们饥饿的时候,自相残杀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遇到饥荒,恶魔就会吃掉弱小的同伴,这也是为什么恶魔总是会扩张的原因,他们善于战斗,却不善于耕种。虽然他们大多数时候都是杂食向的类人生物,可其他生命,依旧在他们的菜谱之中。
  “该死的,究竟为什么,是我留在这儿呢?”恶魔军官憋着一肚子的火,发泄不出来,羞恼的自言自语。
第703章
704迁徙艰难
  伯里森正在面对难题的时候,另一些人也在郁闷着。生活里,不如意似乎才是主旋律,而那些让人满意的事情,事实上却很少发生。
  爱兰希尔帝国的亚兰特地区,一个农民正在对着一个来找他谈话的行政官员摆手摇头,说出了一个毫无商量余地的回答:“这不可能!”
  是的,这不可能。尽管爱兰希尔希望可以通过土地置换来解决许多问题,包括贫富差距,包括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等等,可实际上愿意听从安排的人,少之又少。
  爱兰希尔的领土扩张了无数倍,可它的人口也同样比原来多了无数倍。战争让许多土地空置了下来,可爱兰希尔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又将这些闲置的土地迅速的分给了本国的农民。
  为了维持战争福利的高待遇,爱兰希尔的经济高度依赖对外战争。人民没有因为连年的征战产生大规模的抵制情绪,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所有人都在战争中捞到了好处。
  参军的士兵在胜利之后获得了奖励的土地,这些土地补贴给了在家务农的士兵家属,让这些家属过上了富裕的日子。
  与此同时,战争催生了大量的工业制造工厂,这些工厂为国家战争机器提供充足的武器弹药。而这些工厂对内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这也安置了许许多多的就业人口。
  在战时经济体系的扶持下,爱兰希尔几乎没有任何过剩的生产出现——武器弹药多生产的部分也会被立即消耗掉,回过头来产生的利润又间接的提高了工人的生活质量。
  不过,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战争利好也不断的增加。补贴给参军士兵的土地开始不够了。
  虽然掌握了大量土地的农民不会因为这种小事饿死,可是他们支持战争的积极性就会直线下降。
  与此同时,没有办法按照旧有法律来分配那些积极参军或者在前线立功了的士兵土地,也会让帝国财政陷入被动。
  因为许多核心地区的农民拿不到相邻的土地,就只能依靠帝国政府使用金币进行补贴,这些地方的土地越来越贵,补贴花销越来越多,看着土地涨价的农民也越来越不愿意要补贴的金币。
  按照农民们的朴素想法,就是土地是不断在升值的,可金币显然不能升值,所以金币是不划算的。
  而拿出越来越多的金币去补偿农民,也让爱兰希尔的政府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克里斯还有德赛尔等人正在推行的办法,就是用边远地区更多的土地,来置换核心地区的农民土地。
  顺便让这些农民迁徙到比较偏远一些的地方,支撑那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可是这种让人民背井离乡的事情,显然不太受到人们的欢迎。自愿迁徙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人都是故土难离,根本不愿意多要那些成倍的土地。
  “您在这里只有20亩土地,先生……如果你愿意迁徙到鲁多诺河下游,政府会补偿给你110亩。先生,五倍以上的面积,还有迁徙补偿款,不少了……”官员苦口婆心,开出了不算差的条件。
  “算了吧,我老了,不想把自己住的地方搬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了。你可以问问隔壁的老彼得,他也许会愿意去什么鲁多诺河下游去。”老人显然不太领情,指了指远处的邻居家的房舍拒绝道。
  “您可以再好好想想,那边也在建设,很快土地就会涨价,补贴给你的110亩地,可都是肥沃的良田。”来劝说的官员还不想放弃,毕竟他这两天可是一个人都没有劝走。
  “我不缺钱,孩子。看到这枚勋章了吗?这是我儿子立下的战功,按照法律,帝国还欠我5亩良田呢!”老人冷笑了一声,指了指挂在自己胸前的铜鹰徽章,满是自豪的说道。
  “该死的,为什么不让多森那边的农民先搬走?让他们去鲁多诺,把多森的土地让出来,或许还有人愿意去。”官员也知道自己又失败了,这些家里有人在部队的老家伙们他谁也惹不起,只能恨恨地踢了一脚脚下的田埂,带着助手走向田边的大路。
  “迟早这些什么都不懂的蠢货,会因为自己的自私,把帝国拖累垮掉!”这名官员走上了路基,看着自己脚下那满是湿泥的皮鞋,又忍不住咒骂了一句。
  大路上,一辆曼斯格尔人民汽车呼啸而过,较老的型号让人有一种怀旧的沧桑感。
  这种水滴流线型的老爷车依旧不少,但是但多数汽车的外形,已经看起来更加现代了。
  如今在亚兰特地区,早就已经看不见什么战争的影子了。这里的人们已经享受了四年多幸福的生活,他们的日子从未如此富足过。
  只要看看不到一百公里之外的那个日新月异的亚兰蒂克斯,看看那些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就知道爱兰希尔帝国有多么强盛。
  可谁都不知道这种枪声能持续多久,谁都不知道,这场美梦究竟什么时候会醒。
  所以大家都对搬离自己的家乡心存顾虑,他们担心那些现在看起来安全的地方,未来有可能成为战乱的前线。
  这种大范围的迁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在这里的遭遇,只是整个帝国迁移人口庞大计划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许多地区的人口都在奉命向其他地区迁移,这一路上究竟有多少家在欢笑,多少家在哭泣,那就没有人知道了。
  因为有精灵族的帮助,这一年爱兰希尔的大部分地区都取得了丰收。除了南部地区有一些荒芜的地方没有人播种之外,大多数地区都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最后这种事情的功过,究竟该怎么评说,也不会有一个答案。只是现在大家都开始不满,毕竟许多利益集团,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拿到过像样的福利了。
  让人遗憾的是,给自己代表的群体争好处,是所有人都愿意做的事情。
第704章
705人挪活
  农民不愿意搬迁,工人其实也不太愿意搬迁。
  只是,因为工人没有掌握生产资料,所以他们说的不算。整个工厂奉命搬迁,这些工人也就不得不离开自己的故土。
  比起农民来,工人的日子其实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各个城市都有数不清的工人,这些工人大多数还都没有什么财富积累。
  实际上,许多地区的工人两年前还是什么都不会的难民,爱兰希尔粗犷的吸收这些难民的方式,就是给他们提供知识魔球,简单的培训之后,给他们找一份工作!
  就这样,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爱兰希尔培养了8000多万技术工人,这个数量简直能够用可怕来形容。
  不过现在,这些工人都在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他们的饭碗,正在被全自动的机器人生产线抢走。
  一线大型城市都在扩充全自动生产线,大量的工人失去工作,他们只能背井离乡,带着自己的家属还有仅剩的技术,到二线城市去讨生活。
  二线城市的工人,因为工作能力方面的天然缺陷,在竞争中自然不是一线城市的高级技术工人的对手,于是失业的他们,也只能向三线城市扩散。
  这样一来,让城市工业人口搬迁的工作,其实是要比之前预估的,简单一些的。
  《购置土地适用法》的颁布,让爱兰希尔的许多财团不得不有计划的将手里的闲置土地利用起来。
  他们利用这些土地的其中一个方法,就是立即建立工厂,然后迅速投产!
  毕竟,在边远的地区盖房子炒房地产,肯定是要赔的血本无归的,可是在有国家扶植计划的前提下,建造工厂就是另一回事了。
  反正无论多么边远的地区,工业生产制造出来的产品,都是有办法运输处理掉的。
  而盖厂房,因为建筑结构的关系,自然也是要比盖摩天大楼更省钱省事一些。
  于是,一些边远地区的工厂厂房,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竖起起来,这些厂房内部的机械,也都已经在拆卸运输的途中了。
  当然了,这些所谓的边远地区,其实也没有那么的边远,大部分地区其实都有基础建设,因为爱兰希尔的财阀们,还没有来得及把自己的精力,投放到那些真正贫穷的地区呢。
  大势所趋之下,德赛尔有心推动的人口迁徙计划,在刚刚开始的两天内,就在工人群体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支持迁徙的工人不少,一些工厂也开始收拾物品,准备向已经准备好的地方迁徙。
  不过后续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完善,人们也需要再一次安定下来。
  实际上,魔法大陆上的土地终究还是有限的,爱兰希尔真正需要开拓的,还是月球,以及魔界广袤的领地。
  首先,不管怎么说,月球表面未来适合耕种的土地,少说也相当于整个爱兰希尔。
  如果算上矿藏资源,完全可以说是将爱兰希尔的面积扩大了一倍!有这样的一片巨大的殖民地,而且是没有原住民的殖民地,爱兰希尔的未来发展基本上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而魔界究竟有多么广袤呢?爱兰希尔的远征军无人机带回来的结果是,已经探明的地区,恶魔在单位土地面积下的人口密度,还不如魔法大陆。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广袤的土地,还有数不清的资源,恶魔部队才有之前和爱兰希尔拼杀的资本。
  而数千万级别的恶魔部队,还有数以亿计的恶魔犬等低等生物部队在魔法大陆被消灭,让地广人稀的魔界雪上加霜。
  现在,爱兰希尔反攻入魔界,土地的问题已经可以说是有了更多的解决方案。
  只要克里斯愿意,他完全可以再移民数百万甚至是上千万到魔界,在这里开荒耕种,建立起更多的城市。
  现在的问题是,魔界因为刚刚拓展的原因,还不太有人愿意投资——不仅仅是商人不愿意大规模的投资,工人还有农民也更加不愿意到这里来。
  如果说去边远地区还有人能被说服的话,来魔界工作就显得太过冒险了。
  一直到现在为止,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前往魔界的除了作战部队之外,人数只有几万而已。
  就这几万人里,还有许多是被财阀之类的雇佣,来魔界探查投资环境的雇佣兵人手。
  虽然魔界已经有了不少建筑物,安格夏尔已经成了一个军港城市,斯托菲尔也已经正在大规模的建设,可这里的工厂,其实并不算多。
  论起规模来,大概只有前线的一个弹药生产工厂算是不错,剩下的就都只是试验性质的实验室居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7/10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