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学验尸官(校对)第10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7/1470


但林新一知道,这封遗书的确是宫野明美写的,而不是凶手伪造的。
因为他以前就跟宫野明美聊过这件事:
她说她当时在把十亿日元赃款藏到酒店寄存处之后,因为担心自己会死在组织手上,没机会回来处理这笔仓库。
所以她就干脆在运钞箱里以劫匪广田雅美的名义留下了这封遗书,希望发现钱的人能良心发现地帮她报警,把这笔赃款归还给失主。
不得不说,明美小姐的确是个温柔善良的人。
她当时面临着死亡危机,都还想着请人帮自己归还那些她本不愿意抢来的赃款。
但很可惜...
发现那笔钱的人,显然没有回应她的这片好心。
林新一大致可以猜到,凶手就是看了这封遗书,才更加确定这笔赃款来自于那起十亿日元大劫案。
而他把那空运钞箱和这封遗书一并留在现场,也都是为了误导警方的视线,让警方以为这具无名女尸就是广田雅美。
只不过,群马县县警只发现了那只再瞎都能看见的大箱子。
没发现这只可能是被风吹到这里的,卡在石头缝里的小小纸团。
林新一心里正努力推演着这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只听旁边的降谷警官突然说道:
“这是广田雅美亲手写的遗书没错。”
“嗯?”林新一微微一愣:
虽然他知道这的确是宫野明美的遗书。
可降谷警官怎么就能这么确定呢?
难道他也向宫野明美问过??
“降谷警官,你怎么确定这就是广田雅美亲笔写就的遗书。”
“而不是凶手为了混淆警方视线,自己伪造的呢?”
林新一试探着问道。
这时只听降谷警官随口答道:
“因为这封信上的字和标点符号,笔锋上都有反复涂划、笔墨加重的痕迹。”
“广田雅美她一直都有这样的书写小习惯:”
“每当她伤心难过、心情不畅的时候,她写东西就会反复停下来,一边沉思一边无意识地在字和标点符号上来回涂划,使得笔锋变得很粗。”
“这封信就是这样...”
降谷警官深深一叹:
“我想,广田雅美她在写下这封信的时候...”
“心情应该很沉重吧。”
他脑海中不由浮现出过去的记忆,表情也变得异常深沉。
但林新一和贝尔摩德的表情,却都已经变得很微妙了。
贝尔摩德更是抓住机会,仿佛无意地问道:
“降谷警官...原来对那广田雅美这么了解啊?”
“我...”降谷警官神情一肃。
他意识到,自己不经意地漏了些相:
曰本公安知道宫野明美有这样的书写习惯很正常。
但“宫野明美会在伤心难过的时候用这种笔法写字”——这可是对她非常熟悉的朋友,才有可能获得的情报。
降谷警官一不小心就暴露了自己对宫野明美的了解程度。
不过...在他看来,这次小小的失误其实影响也不算大。
“哈哈,我们当然对广田雅美够了解了。”
降谷警官不动声色地解释道:
“不要忘了,我们的工作是干什么的。”
他把自己对宫野明美的了解,归功到了曰本公安的情报团队身上。
所以这最多能让人知道“曰本公安找到了什么和宫野明美比较熟悉的人”,除此之外,便不可能带来什么更坏的影响。
降谷警官是这么想的。
事实也正是如此。
林新一和贝尔摩德都没能从“曰本公安十分了解宫野明美”的这个线索上,推理出任何有价值的情报。
但价值这个东西是相对的。
有时对某个人完全没有价值的垃圾,放到另一个地方就可能是件珍宝。
比如说,现在...
藏在暗处静静窥探的赤井秀一,就从降谷警官刚刚不经意透露出的线索之中,分析出了许多极为重要的情报:
“那个降谷警官怎么会对明美这么了解...”
“她伤心的时候会无意识涂重字的笔画,这种事情...他怎么会知道?!”
赤井秀一察觉到情况不对。
因为他非常了解自己的女朋友:
宫野明美是个温柔、乐观、开朗、且坚强的女人。
她永远只会在人前展现自己阳光开朗的一面,从不会轻易流露伤心难过的负面情绪。
尤其是在父母离世之后...
她就再也不是那个会在人前展现脆弱可怜的撒娇小姑娘了。
为了照顾保护妹妹,她必须变得坚强。
所以能见到她伤心样子的人都少,能知道宫野明美伤心时会这样书写的人,那就更是少之又少。
一般只有她的亲人、爱人,才有机会了解这件事情。
赤井秀一也是在跟宫野明美交往许久之后,才知道她有这个小习惯的。
可那降谷警官是怎么知道的?
难道这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男人,已经跟宫野明美熟悉到了堪比爱人的地步?
赤井秀一:“......”
他瞬间摒弃了这荒诞可笑的猜测。
那么剩下一种最有可能的猜测就是:
“是宫野志保。”
“明美的那些小习惯,都是宫野志保告诉曰本公安的。”
赤井秀一挖出了一个不得了的情报:
“宫野志保...果然在曰本人手上!”
第535章
人工智能破案
不管宫野志保是不是真在曰本公安手上,那位降谷警官对宫野明美的莫名了解都是真的。
这让赤井秀一颇有些在意。
即使抛却那微妙的私人感情不谈,单单作为FBI的搜查官来说,他也不想看到曰本公安手上握有太多关于宫野姐妹的情报。
这对他,对FBI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7/1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