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10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3/1270

  “哦,无妨。”崇祯似乎不太在意。
  他继续写着,旁边放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王承恩见皇帝在忙,也不好打扰。
  而柳如是则在帮他缠绕着什么东西。
  “陛下,缠绕好了。”
  崇祯转身仔仔细细观察了一下,赞叹道:“还是你心灵手巧。”
  “陛下,这是何物?”柳如是非常好奇,这些东西都是她以前从未见过的。
  崇祯递给她一本刚写完的册子,柳如是开篇读道:“电磁感应现象……”
  等柳如是读完,心中已是汹涌澎湃。
  “陛下,真的存在此物吗?”
  “我们现在不就在尝试吗?”
  柳如是好奇地说道:“陛下,原来这个叫套环,这些铜丝缠绕在套环上,套环中间放一根铁芯,就能产生电?”
  崇祯笑道:“你试试将这个按压接在一起。”
  “我试试?”
  “对,没错,你试试,等等,傻丫头,别直接用手,这里不是有木头把吗,按压这里。”
  柳如是轻轻按压了一下,铜片连接在了一起。
  两根铜丝缠绕的线的头部连接着一个奇怪的匣子,匣子里有两个铁针,那两根铁针连着对柳如是来说结构非常复杂的仪器。
  当柳如是按下去的时候,两根铁针就动起来。
  柳如是忍不住轻呼了一声:“陛下,它动了。”
  “成功了!”张凡忍不住大声喊出来,高兴得一把抱起了柳如是,然后像一个孩子一样欢呼起来。
  “成功了!终于成功了!为了制造它,朕尝试了近千次的改造!”
  柳如是被他抱着只感觉全身一软,然后双臂紧紧抱住他的肩膀。
  崇祯说道:“知道这东西出来后,会怎样吗?”
  “会如何?”
  “来来来,朕一个个跟你说,你要听好,等听好后,朕要专门组建一个衙门来做这件事。”
  张凡实在有些兴奋,他甚至忍不住亲了柳如是一口,亲得柳姑娘脸立刻就红了。
  崇祯十五年正月二十日,北京科学周刊发表了另一篇论文:《电流感应原理》。
  作者是张凡。
  此论文一经发布,最开始引起了业界无数人的嘲笑。
  上一次,这个张凡发表了生物学方面的论文,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许多人都还在寻找这个张凡。
  但这一次,《电流感应原理》这篇论文无疑立刻成为了笑柄。
  这写的都是什么,居然有人认为自己可以创造出电来,电可是天上的东西,雷电不是凡人能创造的。
  可是,在接下来的几天,各个大学都有学生按照论文做实验,大部分都成功了。
  在正月二十五日,科学院泰山北斗徐光启,发表了一篇论文《电流感应的应用假设》。
  这下在北京的学术界,以及各个大学,掀起了一阵狂风暴雨。
  人们并不知道,在正月二十五日这一天,北京电力局依然悄悄成立。
  民间的行动还没有结束,在接下来的十天之内,科学院的人根据《电流感应原理》,做了无数次试验,连觉都不睡了。
  “电流”第一次出现在大明朝的视野中。
  这个时候的人们,还并不知道,电真正的使用价值。
  进入到三月,南海的最新战况又传来了。
  这个时候,军情处已经在南洋侦查到大量的荷兰战船,数量之多,令人震惊。
  但崇祯依然没有放在心上,并且他做出了预估,南洋的局势,就在今年,将会有一个定居。
  朕要让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价再次暴跌!
  三月初五,就在北京学术界关于电流议论纷纷的时候,又一篇惊世骇俗的论文被扔了出来。
  而且作者依然是张凡!
  什么论文?
  《无线电报的假设》!
  这篇论文的内容,在许多人看来,简直就是天书。
  我们是绝对不会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这种东西的。
  什么无线电波,什么波长,还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大地上传播?
  你以为是神仙下凡啊!
  你咋不上天呢!
第973章
无线电波大赛
  大家再次开始嘲笑这个张凡的异想天开。
  有人甚至说这个张凡飘了,不适合写论文了,还是去写鬼怪小说吧。
  但是,接下来,科学院去对外颁布了悬赏令。
  谁要是能理清楚《无线电波原理》,科学院奖赏100万两(约6.5亿元)。
  100万两!
  这是无数人一辈子都无法赚到的财富。
  科学院的这份声明,无疑在北京城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一时间,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学校,甚至民间,都出现了“无线电波”热潮。
  其实,知道了电的原理之后,未必能立刻知道无线电波原理。
  但是,这个时候张凡的那篇《无线电波的假设》无疑成了所有人研究的对象。
  像极了全民看故事破译财富密码的架势。
  刚刚抵达北京的陈圆圆,就在路边买了一份报纸,报纸上写着关于无线电波的一些内容。
  看得陈圆圆一头雾水,北京的报纸都写的是什么玩意儿?
  到了下午,陈圆圆被宣入宫中。
  “小民参见陛下。”
  崇祯正在和柳如是忙着写无线电波的实验总结,仿佛没有听到陈圆圆的话,也没有看到这位大美女。
  一边的王承恩连忙招呼陈圆圆在一边坐着恭候。
  皇帝现在正在忙着写总结,谁都不能打扰的。
  王承恩做了一个禁声的手势,陈圆圆也不敢说什么。
  陈圆圆看着崇祯面前的桌上摆放着奇怪的东西。
  是一个长的圆柱体,说是圆柱体又有些不准确,中间竖着硬的纸板,两端连着金属材质,两端的金属材质还有两根线伸展出来。
  柳如是则激动地将那个匣子连接在那两根线上。
  然后闭合闸门,匣子里的指针竟然动起来。
  “陛下!成功了!”柳如是激动地喊出来,“陛下,电池实验成功了!”
  很难想象,这句话竟然是从一个古人嘴里说出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3/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