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11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8/1270

  “是是是!”
  崇祯极度兴奋,皇太极终于抓到了。
  很快,崇祯就出了宫。
  他忽然想起来什么,说道:“去!去将布木布泰找来,朕在这里等她!”
  布木布泰就是大玉儿,皇太极的老婆。
  “是是!”锦衣卫立刻往大玉儿府上奔。
  天慢慢黑下来,天空干净得一层不染,一轮新月悬在苍穹。
  大玉儿不知发生了何事,为何皇帝临时要见自己,她连忙换了一身衣服就跑来。
  “陛下。”
  “上来。”
  大玉儿犹豫了一下,走上皇帝的御驾。
  皇帝的御驾是一辆四轮马车,模样华丽而大气。
  上来之后,大玉儿有些小小的紧张:“陛下这么晚找小臣来不知有何事?”
  “跟朕一起去见一个人。”
  “是。”
  “你不问去见谁?”
  “陛下让小臣去见谁,小臣就去见谁。”
  “皇太极。”
  大玉儿全身一震,然后说道:“他在何处?”
  “昭狱。”
  大玉儿明显更加紧张。
  等到了昭狱门口,锦衣卫一涌而来,将周围围得水泄不通。
  皇帝从车上下来后,径直走进去。
  骆养性说道:“陛下,人就在里面,是辽东那边押送过来的,刚到不久。”
  崇祯大步走了进去。
  一进去,便看见前面监狱中坐着一个人。
  那是一个微胖的中年男子,留着金钱鼠尾辫。
  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沧桑,他安静地坐在那里,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张凡从未见过皇太极,但不知为何,他一眼就确定,那就是皇太极。
  也可能是对手相互之间的惺惺相惜。
  皇太极是一个强大的对手,他强大到需要张凡在国内用铁血的手腕推动改革,大力发展,倾兵围剿。
  可以说,如果没有皇太极如同一柄剑悬在辽东,随时威胁着大明,随时可能让他去挂歪脖子树,他也不会有那么强的动力去杀那么多人推动改革。
  如果是一个太平年间的皇帝,他可能更愿意躺平了去享受生活。
第1053章
与皇太极的对话
  岁月的磨痕在皇太极身上留下了沧桑,但他的目光却依旧如磐石一样坚固。
  这是一个心志强大的对手。
  他也看到了崇祯。
  当他看到崇祯的时候,目光中先是有一些疑惑,似乎在疑问这个人的身份。
  但很快眼中的疑惑就变成了惊讶、震惊。
  他仿佛没有看见一边的大玉儿,目光钉在了崇祯身上。
  崇祯走到皇太极面前,站在那里,用平静的目光注视着他。
  过了好一会儿,崇祯才说道:“我们终于见面了。”
  皇太极犹豫了一会儿,才说道:“我败了。”
  皇太极不仅败了,而且败得非常彻底。
  他快要跑到鲸海(鞑靼海峡)了,结果还是被明军给抓住。
  “你有什么话要跟朕说么?”
  “败军之将,无话可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一边的大玉儿一直没有说话,但看得出来,她见到皇太极之后,很紧张,毕竟曾经嫁给了皇太极,是枕边人。
  崇祯还以为,把大玉儿叫来见皇太极,皇太极会动容,但没想到皇太极这丫的这么平静。
  这可是你老婆耶!
  她现在在大明当官,你不关心她?
  你不想知道她这几年是怎么过的?
  你不想知道她来大明后被别的男人睡过没?
  卧槽!
  这厮太平静了。
  崇祯说道:“你知道这是谁吗?”
  皇太极平静说道:“布木布泰。”
  “你既然知道,你没有什么话要跟她说?”
  皇太极看了大玉儿一眼,然后收回了目光,说道:“我这样的败军之将,是没有什么资格说伤感的话了。”
  大玉儿一听到皇太极这话,顿时眼泪夺眶而出。
  你要说大玉儿对皇太极完全没有感情是不可能的。
  人怎么可能做到毫无感情呢?
  就算是再冷血的帝王,也有柔情的一面,只不过大多数人见不到而已。
  皇太极是一个强人,他的强大,在于对世事看得透彻。
  当年的努尔哈赤只不过是一个造反头子,一介莽夫,召集一批人,提着刀子到处乱砍而已。
  那时候的金国,是汗国,是各个部落组建的一个松散联盟,只不过努尔哈赤威望最高。
  最出众的是军事能力,能打仗。
  也仅此而已。
  然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较量,可不止是军事的较量。
  努尔哈赤死后,留下了一个混乱不堪的金国。
  内部诸贝勒争权夺利,相互不服。
  又有诸王议政制度。
  辽东汉人与女真之间,民族矛盾重重,相互不死不休。
  正统历史上,崇祯元年,袁崇焕被朱由检调回来,袁崇焕在朱由检面前说五年可平辽。
  21世纪很多人看这段史料,都认为袁崇焕在吹牛逼。
  其实袁崇焕还真没有吹牛,因为他在天启年间和建奴交过手,他知道建奴内部混乱,努尔哈赤一死,内部矛盾必然爆发。
  而建奴又没有完整的国家管理机制,汉人不服他们,导致田无人可种,粮食危机,政治危机,全部在建奴内部轮番上演。
  所以,袁崇焕在崇祯元年说五年平辽,这话没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8/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