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11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8/1270

  “投降公告。”
  沙贾汗说道:“你听我说,现在的局面比你想的复杂,你击败了我,并不代表你可以获胜,波斯人正虎视眈眈,他们一定已经有所行动了。”
第1099章
朕给过你们机会,你们自己不珍惜啊!
  沙贾汗说的没错,波斯人确实已经行动了。
  波斯人是想来采摘胜利果实。
  八月底,一口气出动十万边军的波斯人,悍然对莫卧儿帝国西北边境重镇喀布尔发动了进攻。
  九月的时候,喀布尔向木尔坦的奥朗则布寻求军事支援,奥朗则布不予理睬。
  奥朗则布一直关注拉合尔、德里方面的战事,毕竟那关乎到莫卧儿帝国内部夺权问题。
  但他并不知道他的父亲已经战败,莫卧儿帝国大势已去。
  这种两边观望的行为,无疑为局势带来了最坏的恶果。
  若是换做平时,喀布尔自然是可以抵挡住波斯人的进攻。
  然而这种特殊时期,莫卧儿朝廷战败,地方失控,意味着喀布尔的后勤攻击随之失控。
  在九月下旬的时候,波斯人撕开了喀布尔的防线,一路朝南边杀去。
  这个时候,奥朗则布却还在木尔坦三百平方米的大床上一边水妹子,一边等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奥朗则布:你们打吧,继续打吧,最好把屎尿都打出来,等你们打完了,我就去收拾残局。
  结果呢?
  结果德里的消息很快传来了,他老爹在德里之战中几乎被打得全军覆没。
  这下直接把奥朗则布给干懵圈了。
  啥情况啊!
  我老爹不是这一带最强最能打的吗?
  这不可能!
  在经过多方人证之后,奥朗则布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本来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局面,一下子把奥朗则布打成了中间那个被围殴的对象。
  北面的波斯人南下,东南面的拉合尔、德里全部沦陷。
  剩下奥朗则布在中间一脸懵逼。
  局势的发展还在继续以微妙的形式往前推移。
  到了九月底,不少行省都收到了沙贾汗的投降公告。
  相当于莫卧儿向大明朝正式投降了。
  接到这份投降公告的奥朗则布开始思考起来。
  奥朗则布确实被德里传来的消息震撼到了。
  在他的印象中,帝国的军事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但没想到明军一进来,竟然在短短几个月之内,打穿了北部防线,甚至打败了帝国全部精锐。
  奥朗则布现在有两个选择:
  一、投降明军,乖乖听话,别动歪心思。
  二、投降波斯人,和波斯人联合起来,对付明军。
  奥朗则布自己也做过仔细思考和分析,并且权衡了其中利弊。
  他本来是有投降明军的想法的,毕竟明军展现出来的实力让他震撼。
  不过当接收到自己老爹关于投降公告一事后,他有点动摇了。
  为什么?
  这牵扯到投降后的权力分配问题。
  如果他老爹,也就是沙贾汗战死了,他奥朗则布投降明军,可以以皇子的身份,混个不错的位置,甚至他可以劝说明军扶持他做傀儡皇帝都有可能。
  可现在老爹还在,傀儡肯定没他份了。
  而且投降过去,明军肯定会想办法架空自己的军权。
  所以想了又想,奥朗则布决定选择第二种:投降波斯人,和波斯人联合起来攻打明军。
  关于这一点,他也是反复斟酌过的,绝不是脑子一抽乱来。
  明军也来了好几个月了,先后高密度打了数场战争,伤亡应该不小,德里恐怕也是惨胜。
  明军的实力应该也是消耗了很大。
  眼下的多方混战局面,先佯装投降波斯,引波斯人深入莫卧儿帝国腹地,干掉明军,顺便将自己父亲干掉,到时候再以拨乱反正的名义,号召各省人马对波斯人开战。
  我不就成了最后赢家了吗?
  嘎嘎嘎,我还真是个聪明的小天才呢!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奥朗则布还是派人去德里去暗查,想摸清楚明军的具体情况。
  毕竟这件事关乎到接下来的生死大局。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已经十月。
  德里之战后,莫卧儿帝国的精锐力量被摧毁,为了缓和前线将士们思乡的压力,崇祯在各地收刮美食美酒给他们享用。
  当然,小伙子们如果私下里去找找美女,他也睁只眼闭只眼,并不去干涉。
  倒是沙贾汗为了保命,这段时间不停贿赂明军军官,他搜罗来一堆的波斯美女和突厥美女,送给明军的军官。
  莫卧儿帝国虽然统治着印度,但它的高层主要是蒙古人、突厥人和波斯人。
  而且十月的时候,德里的气候变得非常舒适。
  不冷也不热,空气清爽,潮湿也退去了。
  这个年代,没有工业污染,不得不说这里的自然环境是真的优渥。
  崇祯并不打算杀掉沙贾汗,或者说他不打算立刻杀掉沙贾汗。
  处于政治的原因,也不能杀。
  如果杀掉,南边的太子达拉·舒科必然会在各行省的拥护下继位,形成独立的势力。
  西北的三皇子奥朗则布也必然会称帝割据一方。
  正统历史上,沙贾汗病重,他的几个儿子就开始造反分裂帝国。
  他这几个儿子都不是省油的灯。
  现在留着沙贾汗,在政治上,肯定是有大用的。
  崇祯当然也已经让沙贾汗写信给自己的几个儿子,招他们到德里来。
  与此同时,崇祯派了阎应元去阿格拉,接受阿格拉的投降。
  当然,投降不等于说吞并莫卧儿帝国,投降是指对方停止反抗,明军也停止进攻。
  毕竟接下来,需要的是稳定,稳定,再稳定。
  莫卧儿帝国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中央对地方的管控,只是限于各地的城市,农村根本管控不到。
  真要是全面开战,一旦陷入进去,又是远征,指不定要被拖垮。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让太子达拉·舒科和三皇子奥朗则布赶紧过来,把兵权交出来。
  当然,还缺少不了把孟买的英国人抓过来,当初参与杀明使的全部抓过来处死。
  10月中旬,南边的消息很快就传来了。
  太子达拉·舒科在南方诸省称帝,受到拥戴,并且发出勤王令,向各省招募勤王大军,准备北伐。
  10月20日,连奥朗则布都接到了命令。
  这让本来就打算造反的奥朗则布有些恼火:算了,老子也不等德里的信息确认了,直接联合波斯人搞事情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8/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