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12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5/1270

  李太常也是一本正经地敷衍。
  他是真的没有能力去解决这种事吗?
  他一个总督,曾经参加过辽东半岛之战,又巡抚过朝鲜,安置过扶桑,还在南洋待了这么多年。
  他要是真的是个草包,朝廷会给他这么多重要的职位?
  而且还会派他到南大陆来总督?
  显然他不是草包,他不但不是草包,而且是个能吏。
  但这种当面挤牙膏的场面已经说明了他对公主干预的不满。
  在他这种人眼里,这位二公主就是自小生长在深宫里的娇嫩花朵,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的凶险,瞎干预、乱指挥就是来捣乱的。
  站在李太常的立场上来说,你也不能说他错,他只是作为一个专业军人,做正确的判断而已。
  他又不是一个巧舌如簧、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认为事情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他认为自己一定会去好好处理,这妇道人家就不要来捣乱了。
  朱彦霖的目光终于从李太常身上移开,又落到了范景身上:“范大人,你觉得呢?”
  “臣觉得李总督说的对。”
  “黎大人,你觉得呢?”
  “臣也觉得李总督说得对。”
  “李总督,本宫来问你,你把人都抓起来,把幕后的主使都抓起来,若是幕后的走私者,不在出城,在遥远的巴达维亚呢?”
  “那就请巴达维亚的人配合抓人。”
  “那你现在在出城闹出如此大动静,不担心有人通风报信?”
  “公主殿下的意思是?”
  “本宫的意思是,先快速、隐秘地追查,暗中将走私之人拿下,同时在南大陆附近海岸线设置船队巡逻,查看是否有就近秘密停靠点,再加强官方登岸巡查,而不可打草惊蛇。”
  “当然,还要抓出几个典型,斩首示众,立威,让民众有所忌惮,点到为止。”
  李太常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因为他觉得这件事就应该按照公主说的这么去处理。
  两方面,一是斩首威慑,告诫未持枪民众不要再买,警告已经枪的民众不要随便拿出来。
  二是不要大规模明面搜查,而是先顺藤摸瓜,走到源头,等源头扫清,再回头在城中做大规模清查。
  李太常之前那是敷衍朱彦霖,所以那样挤牙膏似的说,但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就是像朱彦霖说的这样。
  范景和黎道远都很吃惊。
  “李总督,你觉得本宫的提议如何?”
  “殿下慧心如月,臣钦佩不已。”
  “那就这样,这件事交给你亲自去调查,本宫也派一位人,去调查,他会同步他知道的所有消息给你,如何?”
  范景不由得心里感慨,公主这好手段啊。
  一下子就把李太常的地位拉到跟她手下同一个级别了,双方相互竞争。
  若是被公主派的人先处理完了,那李太常的威风就被狠狠杀了几刀。
  这驾驭人的手段,不简单。
  就是不知道公主殿下会派出谁来。
  李太常就算再桀骜,也不可能当众反驳朱彦霖,他说道:“臣领命。”
  朱彦霖道:“姚启圣。”
  “小臣在。”
  “本宫命你参与调查此事。”
  “小臣命令。”
  随着跟李太常这些人交流加深,朱彦霖开始意识到一个问题。
  她知道为什么自己的父亲会派李太常过来当总督了。
  她不打算排挤李太常,更不打算搞走他。
  施琅他们说到底,是郑芝龙派系的人,而李太常则是袁可立派系的人。
  至于巡抚范景则是户部尚书陈子龙的人,而知府黎道远则是宰相李岩的人。
  别看南大陆刚开始,但这各个派系的人安排得明明白白,这是为了达到某种平衡。
  尤其是海军的两派平衡,一定不能缺。
第1126章
走私船
  崇祯二十二年八月一日,巴达维亚接到了朱彦霖的电报。
  当天傍晚,巴达维亚的军情处就秘密逮捕了那个叫张大福的商人。
  当天,楚城周围海岸线明显多了一些巡逻船只。
  八月二日,李恪等人的人头被挂在楚城,悬首以示众。
  一时间,楚城震动。
  那些往日把火枪随身携带的人,听闻后连滚带爬跑回家,把火枪藏在家里,锁起来。
  八月二日傍晚的时候,姚启圣和施琅,带着人在海岸线附近瞎转悠。
  “我说姚兄,我们在海边能找到人吗?”
  “概率很大,楚城现在还不具备造火枪的条件,所以楚城的火枪都只能走私进来,而各大港口其实查得很严很严,我都有去观察过,走私根本没法从官府设置的港口进来。”
  “那你怎么知道在这一带?”
  “我问过第一批来这里来的人。”
  施琅有些惊讶:“你问过第一批来这里来的人?你什么时候问题的?”
  “就在中午啊。”
  “中午咱俩不是在一起喝酒吃饭吗?”
  “那是你喝多了之后,你喝多后睡着了,我自己出来问的。”
  姚启圣仿佛扔过来一个鄙视的眼神。
  “好啊,你背着我一个人行动,你不怕被人一枪给崩咯?”
  “我一看就是个本分的良民,谁会崩我?”
  “好!我说不过你!我们继续找,今天要是找不到,晚上的酒钱你给了,没钱你可以找公主去预付你这个月的俸禄!”
  施琅给自己点了一支烟,抽起来。
  此时正是退潮的时候,沙滩上留下不少珊瑚,前面的石头群里,一些人正在扣牡蛎。
  姚启圣走过去,问一个年轻人:“这位兄台。”
  “何事?”
  “这附近有可以停靠船的地方吗?”
  “停靠船?”那年轻人朝周围望了望,似乎在思考,“哦,前面,沿着这个方向走,走过去五六里的样子,就是那边,树林后面那片海湾,有一片可以停靠船的,不过停靠的不多,没啥人会去那里停靠。”
  “好,谢谢你。”
  “对了,私自停靠船是违法的,必须走港口。”
  “我知道,我不停靠船,我只是随口问问。”
  说完,姚启圣走回去,跟施琅交流了一会儿,众人便朝前面走去。
  天快黑的时候,他们绕过了那片树林。
  施琅不由得感慨:“这片树林倒是不错,还有不少椰子,改天带着儿郎们来多敲几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5/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