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1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1270

  众将士大声道:“臣等参见陛下!”
  “鞑子出尔反尔,背叛天朝,胆敢犯我边境,此次朕只有一个目标,将喀喇沁部的万丹伟征彻底消灭,永除后患,让草原上的蒙古人知道,胆敢对我大明不敬,是什么下场!”
  “吾皇万岁!臣等愿意誓死追随陛下一同杀敌!”
  接下来的动员。
  在东边的朝阳升起来的时候,大军开始浩浩荡荡出发,向雁门关行去。
  以前崇祯用威慑和收买的手段,拉拢了喀喇沁部、内喀尔喀部、土默特部、鄂尔多斯部。
  这四个蒙古部尊崇祯为天可汗。
  但那只是用计谋达成的,这难免让某些人有一种他随时可以背叛大明的错觉。
  这一次,崇祯的目标就是彻彻底底教喀喇沁部怎么做人,让草原蒙古人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
第127章
北线战火重燃
  知道大汗为何能让四方蛮夷臣服么?
  靠手里的利刃!
  政治手段能换来一时的宁静,或者说能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但却无法根除隐患。
  只有手中的剑足够锋利,游牧民族才会跳舞给你看!
  大明现在和蒙古各部有没有政治联姻?
  当然有!
  这是穿越者崇祯一手主导的,鄂尔多斯部、土默特部、内喀尔喀部、喀喇沁部,都有公主嫁到北京来,娶他们的都是被崇祯抄了家乖乖搬回北京住的亲王。
  但眼下喀喇沁部已然叛乱了。
  这就是在和平联盟之下,隐藏着的一部分人的野心使然。
  有一个规律,一个大的团体中,必然存在着冲突,因为团体的资源是有限的,资源会被法定身份高者夺去一大半,只剩下一小半。
  那么这个时候,就必然有冲突出现了。
  例如万丹伟征,束不的台吉的弟弟,固鲁思齐布的叔叔,手中原本有一万大军,又有喀喇沁部各个贵族老爷的支持。
  然而束不的死后,台吉之位是固鲁思齐布的,万丹伟征当然就不平衡了。
  叛乱只是迟早的事。
  皇太极这种政治高手,怎么会不知道喀喇沁内部的矛盾?
  崇祯知不知道?
  他当然也知道。
  崇祯早就已经提醒固鲁思齐布提防万丹伟征,奈何固鲁思齐布这种人太过自信,结果现在落得身首异处。
  从这件事上,崇祯更加深刻体会到,仅仅只靠政治上的扶持,是不稳定的。
  而且这件事也彻底暴露出大明边军的腐败和无能。
  要彻底改变草原的局势,必须加快建立强大的军队,强大到让所有存在侥幸心理的人知道,这个世界上是有能够将他们夷为平地的存在的。
  九月二十八日,深秋的傍晚,已经过了霜降,寒意越发渗人。
  前方起伏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投下大片大片的影子,就像一只只匍匐在山川大地间的巨兽。
  北风不停呼啸,从山峦之间穿过。
  大军在小道迤逦前行。
  京卫军的行军速度非常快,才三天时间,就已经在真定府的最西边,往前走就进入山西省。
  前方每天都有战报送来,崇祯每天都在接收最新的战报。
  战报并不完善,毕竟这是古代,前方打仗,不可能完全统计出来。
  从战报的消息来看,大同府现在已经有十二座堡垒沦陷了,死伤至少有两万军民。
  万丹伟征在大同府搞大屠杀。
  大同府北边的堡垒在流血,在呻吟。
  战报没有统计完全,崇祯预估,大同府现在绝对不止十二座堡垒沦陷。
  从政治的层面来看,这是一个必然的局面。
  万丹伟征一旦发动对大同的战争,势必会非常猛烈,全力以赴。
  为什么?
  因为他在元上都被困,其他部族打着为固鲁思齐布报仇的棋子,让他陷入危局。
  他想要翻盘,是不能和蒙古内部的各部族死磕的,那样会让他自己更加陷入内部罪人的尴尬地位,从而让更多蒙古人加入讨伐他的行列。
  他要转移矛盾,在多尔衮的支持下,就选择的攻打明朝。
  如果能将大同府彻底攻陷,蒙古其他部族某些隐藏的敌视大明的势力,就会冒头,支持万丹伟征的声音就会出现,并且会变多。
  草原的局势甚至可能发生逆转,若真是如此,皇太极不必调兵前来,只需要不断派使者从中挑拨,就会加大他在草原上的筹码。
  可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博弈本身就是动态的。
  但是,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崇祯一直没有想清楚。
  万丹伟征为什么偏偏就选中了大同?
  大同的防线偏偏就出了问题。
  这种事实在是太巧了。
  喀喇沁部离的最近的应该是蓟镇和宣府,却选择了攻打更远的大同。
  除非万丹伟征知道大同的防线如狗屎!
  万丹伟征为什么会知道?
  这就是现在崇祯心中最大的疑惑。
  张凡千算万算,就是特么没算到大同的防线会烂到这种地步。
  现在大军的粮草全部在往雁门关聚集,崇祯已经做好了打一场大仗的准备了。
  现在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要稳住大同府的人心。
  崇祯刚刚看完最新的战略地图,大军已经出了山林路,前方是一片开阔的地方,适合驻守。
  大军准备停下来休息,将士们也要吃晚饭。
  刚停下来,前方的前锋军军帅马世龙骑着马飞奔而来,到了御驾前,锦衣卫也没有拦他。
  “陛下,前方发现一些从山西逃过来的难民,说是从大同府过来的。”
  崇祯掀开马车的帘子,走下来:“在何处,带朕去看看。”
  “陛下,还有一些劫匪,发现他们的时候,正在追杀那些难民。”
  崇祯眉头一掀:“先去见见逃难过来的难民。”
  “陛下这边请!”
  在锦衣卫的簇拥下,崇祯跟着马世龙一路向前面走去。
  此刻,大军已经停下来在休息,卢象升骑着马在检阅三军。
  前面的开阔地带,有一些人坐在地上,蜷缩着身子,他们穿的很单薄,面色疲惫而恐惧。
  人不多,也就才十二个人而已。
  马世龙上前道:“这是当今天子,你们快快行大礼。”
  那十二个人连忙要下跪,却被崇祯拦住:“都不必了。”
  崇祯看了他们一眼,面黄肌瘦,体弱无力。
  崇祯吩咐骆养性道:“先让人去拿点东西来给他们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