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2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1/1270

  众人大呼起来,甚是悲凉。
  “来人!”
  乾清宫外进来一批大汉将军,好几十个人,整整齐齐排列在乾清宫内。
  “都架出去!”
  皇帝说完,大汉将军两人一个人,将这些个大臣,包括韩爌、钱龙锡他们,一起架了出去。
  “陛下……陛下……”外面还传来大臣们的哀嚎。
  孙承宗和李邦华站在一边,一声不吭。
  他俩为什么不说话?
  这不废话么!
  东南那帮人只差当面指着他们鼻子骂他们误国误民了,是你你会帮自己的敌人说话?
  鉴于钱龙锡、韩爌都是内阁大臣,逮捕那500名贡生的命令,不从内阁出发去,而是直接让高起潜带着圣旨走一趟,直接让南京的镇抚司衙门拿人。
  这样简明扼要,办事效率高。
  二月十六日,受到南京国子监事件的影响,现在北京城的官场也闹得风风雨雨起来。
  仅仅是一天的时间,崇祯的桌上就多了100来封奏疏,全部是劝皇帝赶紧把人放了的。
  基本上,这些奏疏搬到乾清宫后,就被放到一边,王承恩会从里面找出一些不是说国子监案的奏疏念给崇祯听。
  可惜,全部都是。
  所以,这些奏疏,一律不看,抽时间到后院烧掉。
  张凡这么玩,不怕官员们罢官?
  罢官?
  罢官后他们能做什么?
  能种田,还是能做买卖?
  成年人的世界,那拖家带口的,都是要吃饭的,又不是十几岁的少年人,一言不合就老子不干了。
  官在大明朝是属于真正的上层阶级。
  那张凡这么玩,不怕官员消极怠工,出现情绪化?
  消极怠工什么的朕不管,只要合理的将政绩完成了,你就算天天躺在家里水妹子,朕都不吭声。
  这件事的影响力还远远不止北京城的官场在闹。
  任何事件,都不是独立的。
  例如东南和辽东在这件事上的联系。
  东南和辽东怎么会在这件事上有联系呢?
  双方隔了那么远。
  但恰恰就是有联系。
  东南的事一旦闹大,边境必然会不安宁。
  军事本身就是政治的延伸。
  为了防止皇太极有可能在接下来发动突如其来的军事行为,崇祯特意给袁崇焕写了一封信,慰问了辽东全体将士。
  按照目前大明朝的局势,皇太极发动战争的可能性高达50%。
  为什么?
  一是大同镇的灾情还没有彻底稳定,还需要粮食运输,如果辽东再起战事,尤其是打到胶着状态,又需要调度大批量粮食。
  大同镇和辽东双线需要大批粮食,这必然导致北方粮价全线暴涨。
  二是东南闹起来,国内的矛盾必然爆发到顶点,皇太极非常清楚,这个时候咬一咬牙出兵,崇祯就是内忧外患。
  皇太极那种政治强人,怎么会不知道这是一个绝佳时机?
  但是皇太极也有顾虑,因为多尔衮刚在草原被教训了一顿,建奴内部也面临着权力变革,皇太极想要再调动大规模军队,难度很大。
  而为了以防万一,崇祯还是做好了辽东可能会爆发战争的准备。
  所以说,今年才是改革最难的一年。
  正月十七日,皇帝的信就八百里加急到了辽东广宁城,送到了袁崇焕的桌案上。
  袁崇焕看完之后,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加紧布防,以防万一。
  给袁崇焕写完信,还没有结束,崇祯又给袁可立写了一封信。
  给袁可立写信做什么?
  封锁山东东部海域,加紧巡逻。
  二月十八日,南京城,阴,复社。
  有大约一百二十人齐聚复社。
  这一百二十人全都是读书人,而且大部分家庭优渥,他们有来自浙江的,有南直隶人,还有江西人。
  “乾度兄,我们都已经听闻了,现在朝廷颁布五省新政,这是恶政啊!一旦此政令出来,必然贪官横行!”
  乾度是张溥的字,古人不直呼其名。
  “是啊!这是恶政!恶政!绝不能让朝中奸臣肆意妄为!”
第198章
国子监暴走
  其他人都群情激愤起来。
  张溥坐在中间,面色平静,没有人看得出他在想什么。
  事实上,张溥现在并不想将事情闹大。
  关于朝廷五省新政,他也仔细思忖过,有很大的弊病,但如果银钞真的能顺利落下来,肯定是仁政。
  但是现在剧情显然向失控的方向在发展。
  复社在南京城的成员,几乎全部都反对五省新政,认为那绝对是祸国殃民的恶政。
  而国子监贡生被抓起来,显然成了弱势群体的模样,这也引起了大量读书人的同情。
  又正值科考期间,南方诸多学子汇聚到南京城。
  此事便快速升温,成了现在这个局面。
  “乾度兄,咱们之所以聚集到复社,不就是皆心怀天下么!”说话的是徐孚远,他是徐阶的曾侄孙。
  徐阶就是嘉靖朝到隆庆朝的首辅,曾经和张居正斗得你死我活的。
  “乾度兄,咱们读圣贤之书,大明以圣道治国,岂能由朝中奸臣胡来!”
  “当初你撰写《五人墓碑记》,名动天下,众人无不以你为榜样,现在朝中盖世神奸颠倒黑白,诬陷忠良,恶政频出,吾辈当不惜此身,以天下为己任。”
  复社推崇的是“以学救时,以学卫教”,万历朝和天启朝发生了许多现实魔幻主义的扭曲事件,复社成员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来救治这个国家。
  崇祯元年的时候,张溥写《五人墓碑记》,轰动了南方仕林,名声大噪,复社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迅速扩大。
  现在整个复社已经有三千多人。
  方以智在一边道:“张乾度,只要你一句话,三千复社学子一定团结一致,咱们先将关押的贡生救出来,再将温体仁逼出来,让他亲自给咱们一个答复,希望能与当今天子对话。”
  “对!说得对!”
  其他人也跟着应和起来。
  此时,一个人从外面小跑进来,急促道:“不好了!不好了!曹程带着人前去刘家,把刘家给查封了,抓了刘老爷!”
  这个人显然也是复社的人,他身后跟着一个人,大约十五六岁的样子。
  “各位正义之士,快救救我们刘家,快救救我爹,还有我兄长。”这个少年一进来就哭诉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1/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