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1270

  二是伪装、蛰伏。
  第一种情况,崇祯并不担心,那些殉道者无法就是往他身上再泼几盆暴君的水。
  他已经习惯了,无所谓。
  第二种情况才是最让他担心的。
  敌人有蠢的,但更多的是狡猾的。
  他们会见风使舵,他们会妥协,他们会投降,会用这样的方式将自己保护起来,然后等待时机。
  华夏太大了,这批敌人太多了。
  所以,战略性的胜利已经不是军队能解决的问题了。
  必须要发动另外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了。
  正在崇祯思考之间,王承恩小心翼翼走进来:“皇爷,钱阁老求见。”
  “宣。”
  钱龙锡独自一人走进来了,然后行跪拜礼:“臣参见陛下,圣安。”
  崇祯眉宇间的凝重立刻化开,和颜悦色笑道:“钱阁老起来说话。”
  钱龙锡却跪在地上一动不动,他顿了顿,才说道:“陛下,愚臣才疏学浅,弗能胜任内阁次辅一职,特来请辞。”
  他此话一出,崇祯心头一沉。
  皇帝心中不悦,但是脸上却依旧笑容满脸:“钱爱卿最近政务繁忙,朕能理解爱卿的辛苦,爱卿有何苦衷,但说无妨,朕为你做主。”
  钱龙锡又顿了顿,道:“陛下,愚臣近日感觉身体每况日下,请陛下恩准愚臣告老还乡。”
  “事情总是有办法解决的,朕最近也在想着要给你安排几个人,协助你。”
  皇帝还是尽量的挽留钱龙锡。
  为什么?
  这几年,钱龙锡虽然一直是保守派大臣,但不得不承认,在行政方面,他做了很多贡献。
  孙胡子是战略型人才,他将皇帝所有的想法都规划出来,并且保证实施。
  大部分亮点和功绩都在改制派那里。
  但其实人们往往会忽略很重要的一点:平稳性。
  这里的平稳性并非政治格局的平衡,而是事情执行层面的平稳性。
  钱龙锡是属于细节型人才,他在抓细节的时候,做得非常好。
  这其实是弥补了孙承宗的不足的。
  要知道,钱龙锡是次辅。
  什么是次辅?
  就是内阁的二把手。
  钱龙锡现在来请求辞呈,这是大大出乎了崇祯的意料。
  钱龙锡道:“陛下,这些年来,臣未力寸功,心中有愧,请陛下恩准了臣吧!”
  “钱爱卿言重啦!你是朕的心腹之臣,大明的顶梁柱,你若是走了,江山社稷当如何是好?”
  若是钱龙锡真的一走了之,皇帝的内阁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位人才,从政治层面,更是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
  钱龙锡请求辞呈不用想,也知道是受到南直隶一事的影响。
  事实上,在皇帝收到南京的汇报的同时,南京城的情况也已经传到了北京。
  现在的北京朝堂用风雨飘摇来形容都不为过。
  人心惶惶,惴惴不安。
  若是这个时候钱龙锡再辞职,保守派的官员在信心上将会受到更大的打击。
  如此时机,必然会有一大批政治投机分子出来搞事情,把朝局闹得混乱不堪。
  钱龙锡依然跪在地上:“请陛下恩准!”
  皇帝沉默下来,他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眉宇间闪过一丝怒气。
  “是因为南京城一事,所以你要辞官?”
  钱龙锡沉默不语。
  “钱爱卿,朕原本以为,你应该是最了解朕的那个人。”
  皇帝的语气突然变得柔软下来,甚至带着一丝伤感和低落。
  钱龙锡心头一震。
  “你以为朕真的想动他们吗?”
  “陛下!”钱龙锡沉默片刻,才开口道,“陛下大可以强兵直取南京,为何要纵容洪承畴和卢象升各路在地方烧杀抢掠!”
  “朕给过他们机会!”皇帝的语气又突然变得锋利起来,整个人的气势在一瞬间爆发了,声音响彻乾清宫。
  他来回走动,沉声道:“朕的新政已经颁布了3年!他们在干什么!”
  “朕想用政令解决问题,他们答应了吗!”皇帝涨红了脸,“朕三番五次的向他们表示友好,赦免七君子,释放胡焕猷!”
  “南直隶的税一年比一年烂!朕一再容忍,一再让他们好好重视!”
第238章
权力架构的调整
  后世有一个国家叫阿三,阿三在结束英国的殖民之后,中央对地方的政策是非暴力的妥协,建立大家都很爽的联邦。
  但是,大家都很爽,指的只是小部分地主、官僚和大资产很爽。
  阿三在独立的时候,继承的英国的资源是很丰厚的,比当时的阿中的资源要强大几百倍。
  可是70后,阿中却吊打了阿三。
  为什么?
  因为阿三的中央政令到地方的最高层,就到此为止了。
  例如国外的大公司到阿三的某个地方投资,若是不符合当地资本和地主的利益,就无法落地,哪怕是阿三的中央鼎力支持。
  为什么张凡要顶着如此大的心理压力发动这样一场战争?
  意识形态和政令这两方面,都必须打通。
  作为后世人,他非常清楚,非暴力的革命,都是利益集团内部的妥协,是一场贵族官僚内部的分赃而已,不能给这个民族带来任何改变。
  到底是东南某些利益集团的命重要,还是大明2亿子民的未来重要?
  作为帝国最高的统治者,这一点一定要有最清晰的认识。
  而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丰衣足食,是很难体会到先辈们到底经历了什么的。
  钱龙锡的想法错了吗?
  没有错!
  保守派的奏疏也没有错。
  他们的想法都是正常人的想法,不该有那么多的杀戮。
  但他们都只是古人,古人没有经历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不知道阶级论。
  所以他们的想法都能理解。
  崇祯也能理解钱龙锡的想法,并且他内心并不怪罪钱龙锡的说法。
  只是立场不同而已,要真正的跟他们说清楚,讲明白,是几乎不可能的。
  最后,未来和历史自有公论。
  可是,崇祯还是想尽量去挽留钱龙锡。
  为了一个人才也好,为了眼前的政治格局也好,都必须留住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