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1270

  这是什么概念?
  每天生产10万盒香皂,一年生产3650万盒香皂,假设人平均每三个月买一盒,一年买3盒。
  可以满足近1000万人的香皂需求。
  至少十几个主要的大城市的需求全部能满足。
  每一盒的利润如果是20文,一年的利润是73000万文,也就是73万两,再加上香水、卫生纸、洗发水这些日用品,一年利润怎么也得到300万两吧?
  大明有2亿人,在未来五年,还可以扩建,大明制造局至少要满足1亿人的需求吧?
  1亿人每年买4盒香皂,就是4亿盒香皂,每盒20文钱的利润,就是80亿文的利润,相当于800万两的利润。
  这生意的前景难道不好?
  最主要的是将后端的产业链也能拉动起来。
  这还只是香皂的,还有香水、卫生纸、洗发水这些日用品。
  还有钟表、玻璃镜子、纱布。
  等纺织厂建立起来了,将纱布的价格也可以打下去,后端的桑树、麻类等植物可以规模化种植。
  真的进入商业社会后,大明制造局一年赚个两三千万两不是问题吧?
  等产能拉动起来的同时,用银行来扶持民间商人,进一步拉动整个大明商业的发展,开始对北边的蒙古做商品倾销,那个时候才有实力打贸易战。
  那时候,分分钟能把皇太极打得连他妈都不认识!
  再开始大航海,是不是星辰大海都来了?
  徐光启道:“遵命!”
  崇祯又道:“陈子龙,你现在就组建一个投资部,去找一些年轻的有从商经验的人来,整出一个大明银行投资规划,专门找民间有潜力的且有实力的商人做金钱的投资。”
  陈子龙微微一怔,随即立刻明白了皇帝的用意,大明皇家银行现在有不少钱存着,钱存在这里就要想办法生钱。
  把钱借贷出去,年末收利息,用利息给存钱的老百姓,银行也是赚的。
  “是!”
  “刚开始要稳重一些,找那些本身有一定背景的家族,这套规则你自己去设计,朕就不什么细节都干预了,设计完后给朕看。”
  “是!”
  陈子龙突然又道:“陛下,臣有一个建议,不知当说不当说?”
  “但说无妨。”
  “可以将大量的事情下放到民间去做。”
  崇祯站了起来,顿了一下道:“是可以,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崇祯又道:“今天就到这里,要来取钱的,一律按照规矩给钱。”
  说完,便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出去了。
  现在还只是轻工业,毕竟重工业还没有科技基础。
  等一步步推起来吧,到时候甚至可以推出国债,让老百姓加入进来,一起对外扩张。
  当然这都是后话。
  但眼前要明白的是,银行是大明的最高国家战略。
  这一点一定要定义清楚。
  为什么?
  崇祯心目中最理想的战略是什么?
  军事、文化、金融和科技。
  这四大矩阵战略一旦构架完成,大明将变成世界韭菜收割机。
  告诉你为什么。
  后世的美帝就是这么玩的。
  强大的军事,保证了文化输出,金融霸权和科技垄断。
  其中金融霸权是巅峰。
  体现在哪里?
  美金!
  国际结算货币,必须是美金。
  也就是说,你所有国际贸易的相互支付的货币,都必须兑换成美元。
  试想一想,美元是从哪里来的?
  同样,一旦大明的银钞成了世界货币,例如欧洲国家之间交易,必须用大明的银钞,银钞从哪里来?
  从大明皇家银行印刷出来的。
  大明想要买欧罗巴的土地缺钱了怎么办?
  印钱去买!
  反正这笔钱是流通到欧罗巴的,不会对国内造成通货膨胀。
  假设某一天,崇祯老死了,大明衰弱了,北边的蒙古人敢不敢随便打大明?
  当然不敢!
  为什么?
  你进来打大明,大明就敢印钱给你看,大明的经济崩溃,银钞贬值,你国内的银钞也跟着贬值,你自己的财产也缩水。
  这是杀敌一千,自损一千二的玩法。
  这就是金融霸权。
  它将全世界绑在大明这条船上,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不是你用武力就能随便解决的!
  所以,不要小看这一小张银钞,它未来可能承载着半个世界。
  那么,要实现那一天,就必须有强大的经济体量和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强大的文化自信。
  在场的人,到现在都还不知道皇帝开设皇家银行真实的目的是什么。
  他们只知道银钞可以解决一些商业问题。
  却不知道,那是真正的未来。
第27章
开启印钞机
  无论是谁,都在等大明皇家银行的死期。
  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
  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印象中的钱庄,就是用来保管钱的,钱庄从哪里赚钱?
  收保管费赚钱。
  可现在这个银行倒好,不但不收管理费,到期了还给人额外的利息钱。
  大家当然不看好。
  不仅如此,银行现在在顺天府推行纸币,让不少商人都很排斥。
  大明的商人已经不是一千多年前汉朝的商人了,通过造钱来割民间的韭菜,这事从汉武帝开始,历朝历代都玩过,尤其是大宋朝。
  大宋朝的交子和本朝开国之初的银钞,就是被朝廷毫无下限地玩废掉的。
  所有银行的银钞一出来,不少商人就会觉得朝廷是来变相剥夺他们的财富的。
  朝堂上的官员也是这么想的,毕竟有不少官员家里是从商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