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3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4/1270

  城楼还有一颗颗震天雷(类似手榴弹,宋朝发明的)扔下来,爆炸,无数钢珠从里面暴出来。
  一瞬间就能洞穿好几个建奴士兵的身体,甚至有的人被十几颗钢珠击穿。
  不停有震天雷从上面投下来,还有石头。
  还有猛火油燃烧扔下来,烧死一片建奴士兵。
  比起来装备,明军显然先进多了。
  但明军人太少。
  报信的人往北府城飞奔。
  原本的计划是东原城寨坚守1日,先拖住建奴,北府探查建奴军的具体布局,从具体布局中再制定计划来攻击敌军。
  但让明军所有高级将领都没有想到的是,建奴有红夷大炮!
  而且一口气带了20门红夷大炮来了!
  北府城自然有无数探子分布在周围,这个消息立刻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被送回了北府城。
  杨嗣昌几乎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什么!建奴有红夷大炮!”
  一边的马祥麟立刻道:“快!速速调集军队!”
  “等等!”
  马祥麟道:“不能等了!东原城一破,战局就完全被打乱了!”
  一边的尤世威道:“不急,且听杨大人说清楚。”
  杨嗣昌道:“陛下曾经在《战争论》中说过,敌人的兵力若是集中,咱们就要想办法分化他们,再各个击破,最大程度消灭敌人!”
第329章
浴血北府
  无论是马世龙还是杨嗣昌脑子里都装着一个概念:分兵!
  没错,这就是皇帝对下面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领导者的手段包括术和心。
  术即制度、方法,而心则是让下属心悦诚服,从思想上去影响下属。
  这种思路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很多时候,出问题的不是思路,而是人。
  为什么?
  因为方法是客观的,但人却有私心。
  马祥麟急道:“杨军门可否速速详说?”
  杨嗣昌道:“分兵四路,佯装围杀建奴,引诱建奴分兵,我们再以主力而击之!”
  马祥麟冷冷看着他,说道:“那东原城呢?还救不救?”
  “分兵即为救东原城!”
  “胡扯!建奴有十万,杨军门如何做到尽数分了建奴的兵而解救东原城?”马祥麟显然是不赞同他这种玩法,“眼下东原城怕是已经城破,将士们都在以血肉之躯抵挡建奴,吾等却还在此饶舌!”
  一边杨嗣昌的下属冯宝平道:“马帅,杨军门也是站在全局角度出发。”
  这冯宝平官职是北府兵备道,兵备道是专门管理军马、粮草等事务的文官,属于总督府的官员。
  而马祥麟的职位是军团长,属于武将。
  大明朝文武分治,新军政之后,总督依然有辖制军政之责,却无统帅军队之权。
  事实上,这几年,杨嗣昌与马祥麟合作的非常不愉快。
  杨嗣昌是一个心胸狭隘之人,权力欲望极重。
  而马祥麟从小跟着秦良玉打仗,身上沾染了白杆兵的特点,为人比较爽直。
  马祥麟道:“此事不必再议,本帅心意已决,立刻调兵!”
  冯宝平道:“马帅,兹事体大,还需与杨军门多多商议。”
  “本帅是军团长,参谋部直接向本帅汇报,战时总督无权干涉军事,怎么,冯大人想要越权?”
  “下官不敢!”
  杨嗣昌气得吹胡子瞪眼睛,道:“竖子不与谋也!”
  马祥麟也不管了,领着参谋部便风风火火出了去,还说道:“尤帅可否助本帅一臂之力?”
  “某此次前来,便是奉天子诏令前来援助北府城,但凭安排!”
  “与我一同先去军大营!”
  “是!”
  显然,马祥麟这是故意将杨嗣昌撂在这里了。
  你要说杨嗣昌的战术对不对?
  肯定也对,因为想办法分敌军的兵打,然后以主力来各个击破,自然是好的。
  那为什么马祥麟还和他吵呢?
  很显然,杨嗣昌是不打算救东原城了,打算牺牲那里的明军,这一点就是马祥麟无法接受的。
  为什么杨嗣昌想牺牲那边的明军呢?
  因为刘文全是不服杨嗣昌的,双方有矛盾。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杨嗣昌心眼很小。
  不过这个人办事的能力肯定有,在他的主持下,北府的粮草、物资、兵额,都规划得井井有条。
  别小看这些,每年向朝廷申报预算,那都是有方法的。
  文官擅长做规划、制度建设、管理和监察,从这一点来说,杨嗣昌本人是合格的。
  至于打仗嘛……
  眼下,北府城内已经开始紧急动员。
  北府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还有御林卫第三军、第四军和第五军。
  一共五军将士,6万人!
  北府军有两万骑兵,5000重步兵,火器营有5000人。
  御林卫全部都是骑兵,并且有1万重装骑兵。
  马祥麟在营帐中,用最快的速度,和参谋部将作战计划做了临时调整。
  这期间,参谋部不是没有人提出打持久战的战术。
  毕竟建奴劳师远征,打持久战是最合适的。
  但又被另一派给否了,打持久战就是逼着建奴在草原上劫掠,草原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新秩序,可能会因为这一战被全部打没。
  最后,马祥麟拍板,速战速决!
  便亲自领着大军,一路出了北府城。
  5万大军,浩浩荡荡而出。
  在北府城留了3万大军做防守。
  至于北府的另外两个城寨,马祥麟也让人传了军令,全部按兵不动,把守城门。
  与此同时,还派了人赶紧前往南边的元上都城,希望马世龙能伺机而动。
  从某种意义来说,北府城是大明朝在关外的中心,元上都是受北府城辖制的。
  作为北上支援的御林卫,理论上是由北府城统一调度。
  马祥麟的战术其实很简单,兵分两路出击歼灭建奴主力。
  他自己为左路军,尤世威为右路军。
  一路快飞朝前面的北原寨赶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4/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