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4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2/1270

  “汉斯阁下,不好了。”
  “发生了什么事吗?”
  “前方传来战报。”
  “快拿过来我看看。”
  那个唯一被放回来的荷兰士兵颤颤惊惊走进来,他一过来,就有一股浓烈刺鼻的血腥味。
  汉斯不由得蹙了蹙眉:“该死!这是什么?你手里拿到的是什么?”
  “阁下,这是……”
  那士兵再也站立不住,双腿一软,手里的木盒摔在地上,里面的人头滚了出来。
  “哦!我的上帝!”汉斯猛然站了起来,刚才还一副淡定从容的样子,此时面色已经凝固住。
  一边的沃德法特也神色铁青,难看到了极点。
  “该死的郑芝龙!好吧!你敢杀我的人!你完蛋了!我要让你付出代价!快传我命令,召集所有人,调集战舰,船只,告诉刘香,我们要对郑芝龙开战了!我们要对明朝开战!”
  就在汉斯收到威廉的人头之后的第五天,远在北京紫禁城里的崇祯也接到了最新的战报。
  看完后,崇祯心情大好:“郑芝龙已经围杀了红夷人的一艘战舰,还有刘香的五艘战船。”
  “陛下,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说!但说无妨,首辅有什么话都可以说。”
  “臣以为,朝廷正是多事之秋,不宜与红夷人大动干戈,只需威慑对方,不使对方滋扰我朝沿海即可。”
  前一段时间,皇帝叫嚣着要灭掉红夷人,不接受对方的投降,大臣们心里就不赞同。
  只是当时皇帝在气头上,大家都不敢反对。
  现在见皇帝心情好了,韩爌自然就站出来说话了。
  “首辅所言差异,蛮夷畏威而不怀德,当以武力压之!”崇祯心情确实很好,声音铿锵有力,“再则,红夷人犯我台湾之岛,岂可就此罢休,当灭其战舰,诛其城池,擒其酋首,悬头颅于各国使馆之外,让诸位使臣看看,犯我大明者,必诛之!”
第393章
安南来的密信
  其实,大明朝的官员对海洋基本上没有什么兴趣。
  要不然在天启四年的时候,朝廷会允许荷兰人进驻台湾,在台湾修建城池?
  在他们看来,那里都是没有开化的地方。
  只要不上岸,不滋扰内陆就没有问题。
  毕竟这个年代,朝堂上的注意力都被辽东给牵过去了。
  韩爌有这种想法实在太正常了。
  不仅仅韩爌有这种想法,其他大臣也或多或少不愿意在海上浪费太多的精力。
  可是作为21世纪的穿越者,张凡却非常了解海洋在这个时代的价值。
  不仅如此,他更清楚台湾的战略地位。
  台湾肯定是不可能让外国人占领的。
  台湾自古就是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在东南海域的战略地位到底有多重要?
  如果台湾在荷兰人手里,将会是什么局面?
  一、东南海域到南洋的海线将受到荷兰人的控制,要交过路费。
  二、荷兰人在台湾岛上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肯定会以台湾为基地,对明朝沿海进行军事干扰,强迫明朝对它们开放入主内陆做生意。
  三、定时炸弹,荷兰人想要扩大战果,随时可以从南洋调度更多的军队驻扎在台湾,对大明朝展开更大规模的进攻,进而扩大它们在东方的掠夺。
  历史上,若不是郑成功成功收复了台湾,后果不容小觑。
  而作为21世纪的大好青年,怎么能允许台湾宝岛在异族人手中呢?
  崇祯又道:“遵化的冶铁量如何?”
  汤若望出列道:“回禀陛下,五月的出铁量已经到了20万斤,北京制造局火器局内现有炮弹10000颗,可随时运往边关。”
  “优先补充给海军衙门吧,孙传庭不是奏疏要200门火炮么,军委会要早做准备,一旦击败红夷人,海路打开,就要往钦州港运送军备。”
  孙承宗出列道:“是,老臣已经在大沽口指定好船只,专门为南部军区准备的运输船。”
  “好,其余的火炮配置,孙爱卿你来安排,朕就不细问了。”
  “陛下放心,臣会安排妥当。”
  “周延儒。”
  “臣在!”
  “前些日你上奏上来的关于市舶司的提议,朕都给你批了,去办吧。”
  “臣叩谢陛下。”周延儒顿了顿,想说什么,但最后选择了不说。
  他到底想说什么呢?
  泉州的市舶司的事情。
  泉州现在是郑芝龙的地盘,无论是海上还是陆上,都是郑芝龙的人。
  早在天启年间,郑芝龙还没有被招安的时候,朝廷的官兵就和郑芝龙打过几场,被郑芝龙的人摁在地上来回暴揍,根本不是对手。
  现在周延儒要先设立两个市舶司,一个在泉州,一个在广州。
  广州的还好说,这泉州的必然会与郑芝龙发生摩擦。
  而现在东南海域又在打仗,郑芝龙是前军主帅,现在在后面找前军主帅的麻烦,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要么影响到前方将士们的军心,要么给自己埋下大坑。
  例如郑芝龙大获全胜了,自然是立了大功,到时候必然会对付周延儒。
  这就是周延儒担心的地方。
  总之,市舶司一定是一个非常难啃的骨头。
  他也非常清楚,皇帝不可能一纸令下,强迫郑芝龙配合朝廷搞海关衙门。
  即便郑芝龙答应,郑芝龙下面那帮人也不答应。
  可别忘了,郑芝龙代表的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东南海商的整体利益。
  而一向擅长察言观色的周延儒也非常清楚,市舶司皇帝是肯定要立的,要不然怎么会五年前就开始准备?
  这就是问题所在,皇帝的想法和郑芝龙集团的利益相冲突了。
  而周延儒现在夹在中间。
  见周延儒似乎有话要说,崇祯也了然于心,他说道:“你先亲自去一趟广州,将你提的那些具体详情在广州实施起来,至于后面的问题,朕已经想好办法给你解决了。”
  做领导,不能只会对下属发号施令,也不能只会盯进度下任务,还要懂得时不时帮下属解决一些他们面临的麻烦。
  这样的领导,下属才会从内心深处去敬佩。
  郑芝龙的事情,张凡早就想好了方法。
  只是眼下大战将起,不太适合去打扰到郑芝龙。
  早朝结束后,崇祯回了乾清宫。
  有两封密信摆在他的御案上。
  一封是潜伏在辽东的刘乔托人送过来的。
  主要是说明了目前辽东的局势。
  经历了去年的那场大战,皇太极算是伤筋动骨了。
  不过皇太极这货确实能搞事情。
  就说刘乔的这份密信,皇太极这厮居然也开始大力推行货币改革了。
  并且还学自己废除了贱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2/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