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4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0/1270

  一边的杨延麟握着刀柄的那只手青筋都暴出来了,屋内陷入了死静,气氛依然还有凝重。
  这短短的半个小时,仿佛一个世纪一样。
  不多时,吴三桂麾下的诸将全部进来了。
  卢象升一颗悬着的心这才微微安定下来,一边的张浚手心也全是冷汗。
  众人看见吴三桂的尸首后,都大吃了一惊。
  显然,出去召集这些人的时候,并没有说情况。
  若是说了,就是在外面增加不稳定的风险,就是作死。
  召集到这里了,再一起说,安定人心,这才是上策。
  现场的气氛突然又凝重起来,诸将都拔出刀来。
  祖大寿一声怒喝:“都干什么!这是大都督,卢帅!陛下的钦差大臣,瞎了你们的狗眼!都给老子收起来,小心老子扒了你们的皮!”
  夏国相道:“可是祖帅,吴帅他……”
  祖大寿一巴掌抽过来,抽得夏国相有些懵逼。
  “老子说话没用了是吧!”
  “祖帅息怒,卑职不是这个意思……”
  祖大寿对卢象升抱拳道:“大都督,请。”
  卢象升冲祖大寿抱了抱拳,有祖大寿在这里,事情的确会更加方便。
  随后,卢象升便将皇帝陛下的意思传达了,也将吴三桂的罪名说清楚了。
  卢象升、祖大寿、张浚、曹变蛟、吴国贵等人全部一宿未眠。
  这漫长的一夜总算是平安度过去了。
  第二天呢?
  第二天一个大好消息公布了。
  锦州这个月的军饷提前发了!
  再接下来,就是密查吴三桂的火器局,并且将从格物科学院弄来的图纸全部封存起来。
  三天后,关于锦州的汇报,就快马加鞭送到了北京,放在了崇祯的桌案上,包括吴三桂的人头。
  看完卢象升的密奏和吴三桂的人头后,崇祯长舒了一口气。
  大局总算是稳定了。
  接下来,就该崇祯亲自出手了。
  做什么?
  公告天下,处死卖国贼,威慑众人。
  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次事件对崇祯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怎么说?
  既解决了辽东一个不稳定因素,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给弹劾郑芝龙案做一个了结。
  至少,让目前充满不确定的局面,可以暂时稳定下来了。
  不过最重要的是,军委会立刻出一份名单,将吴三桂麾下原来的军官慢慢调走。
  就是明升暗降的那一套。
  提薪资,提军衔,但都调到没有实权的位置上,彻底消除吴三桂带来的影响。
  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
  既然现在局面暂时都稳定下来了,半路悄悄全部吊死不可以么?
  可以吊死,但不是现在,得等风波过去。
  现在吊死,将来整顿祖大寿,不是逼祖大寿反么?
  在张凡看来,或者说,也可以不必处死。
  作为上位者,既然有雷霆杀伐,也要懂得怀柔。
  雷霆杀伐可以震慑人心,而怀柔,则可以凝聚人心。
  看看李世民,就是这么干的。
  当然,这绝对只是整顿辽东军政的开始。
  当晚,吴三桂的人进来后,祖大寿几句话,大家屁都不敢再放一个了。
  这说明了什么?
第417章
刺杀范文程?
  要知道,卢象升的身份是皇帝的钦差。
  你们见到钦差之后,拔刀子。
  结果旁边的祖大寿吼了几句,就怂了。
  这说明祖大寿在辽东的权威,高过了钦差,等同于高过了皇帝!
  张浚将这些细节都以密奏的形式呈递给了崇祯。
  他也在密奏中表示辽东军桀骜不驯,曾经多次与宪兵司发生冲突。
  张浚的这个状告得可以说相当有水平,在这个节骨眼上,就是在伤口撒盐,趁热打铁啊!
  看来张浚对祖大寿已经不满很久了。
  而且张浚顺便把袁崇焕的坏话也说了一遍,不过说得比较委婉。
  指责袁崇焕过于纵容属下,导致辽东关宁军桀骜不驯,才造成现在的局面。
  你要说张浚是小人吗?
  不不不,这是他分内的工作而已,这就是他存在的意义。
  但你要都听他的吗?
  当然不能全听,但也要放在心上。
  崇祯现在并不打算立刻动祖大寿。
  祖大寿的存在的确动了皇帝敏感的神经。
  但作为皇帝,一个国家最高的元首,不能因为神经敏感,没有安全感,就特么乱来。
  这不就和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一个尿性了么?
  看看李世民,对李靖心中有再大想法,对魏征有再多想法,也不动手。
  因为皇帝做事,不能被自己个人的情绪和喜好牵着走。
  那么祖大寿是不是放在那里就完全不管了?
  当然不是!
  从这样几点入手:
  一、任命新的锦州总兵。谁?当然是曹变蛟。
  他在锦州驻扎了一年多,对锦州已经非常熟悉,而且麾下一万御林卫也井然有序,人心稳定。
  就以他协助诛杀吴三桂有功,赏!
  在任何一次杀人之后,都必须赏!
  上位者,不要吝啬赏。
  二、祖大寿的儿子调到北京军事学院任教。祖大寿的母亲封了诰命夫人,待在辽东寒苦之地多不好,来北京享福。
  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0/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