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4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5/1270

  施大瑄微微一怔,随即大笑起来:“好办法!我居然没有想到!那这水源在何处?”
  “自然在后山上,只要堵住那里的水源,几日之内,红夷人必败无疑。”
  “好,你立刻带我去!”
  “施兄太着急了,你怎么知道红夷人不知道我们要去切断他们的水源呢?”
  “你什么意思?”
  “说不定红夷人已经埋伏好,就等着我们。”
  施大瑄怔了怔,何斌说的似乎有理!
  “那现在当如何?”
  “施兄不必着急,我们先调动这里的百姓,让他们去帮我探查,待探明情况,再做打算。”
  “好!那就有劳何兄了。”
  “红夷人在台湾欺压百姓,人神共愤,在下早就盼望王师南下,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很快到了下午,传令兵回到战舰上汇报道:“李帅,前方的庄园都已经被我军拿下,粮食也已经全部囤积好。”
  “好!”
  “另外,一位叫何斌的义士,给我们出谋划策,说是断红夷人的水源,现在岛上的百姓已经开始帮我们去探路了。”
  李性忠大笑道:“记下来,每个人的战功,都是如实记下来,到时候要上报朝廷。”
  一边的文职人员道:“是。”
  “何斌还说,红夷人已经去搬救兵,可能很快就会到。”
  “搬救兵?”李性忠道,“搬救兵也没有用!”
  天很快就黑了,明军在庄园里修整。
  红夷人的尸体已经收拾干净。
  倒是附近许多百姓过来,大家听说朝廷的军队来了,都高兴极了,有的人家拿出水果,有的人家拿出美酒。
  还有的人家则跑来挨个挨个看,看中哪个小伙子就问:“小伙儿,你有老婆吗?没有的话,我家闺女儿不错。”
  一夜相安无事。
  第二日一大早,李性忠就被叫醒了。
  “李帅,探子回报,在西南方向发现了25艘敌军战舰。”
  “25艘?”
  李性忠立刻召集了参谋部开会,大家一致认为那是红夷人的援兵。
  于是,会议立刻决定,围城打援!
  “25艘也敢来?”
  李性忠大手一挥,调40艘去跟他们打!
  有钱、有军备,就是任性。
  没办法,摊上了一个花钱舍得的皇帝。
  于是,40艘苍龙战列舰出动了。
  一大早,汉斯也收到了情报。
  传令兵兴奋地说道:“汉斯阁下,我们的援兵来了,总督大人派了25艘战船来。”
  汉斯一听这个数字,顿时脸拉得跟苦瓜一样。
  之前的情报是明军有30艘战船,结果就是情报有误,明军的战船肯定多于这个数字无疑。
  他找总部要求的支援是25艘远洋战列舰,因为他这里还有5艘,一共30艘,和明军来一个同样数量的对打。
  昨日他才知道明军肯定是高于这个数字的,所以昨日他又慌忙给总部写了一封信,昨日的信肯定还在海上。
  总部的这一批支援是一个月前的信了。
  “是谁率领的?”
  “是威尔姆斯少校。”
  “都是远洋战列舰?”
  “不是的,汉斯阁下,总部说没有那么多远洋战列舰,所以其中有20艘是商用船,征集做战船。”
  “该死!”他愤怒地捶桌子,“商用船有什么用!这是总督大人的意思吗?”
  “我想应该是!”
  其实商用船当然也可以用,因为荷兰人的商用船也配置有大量的火炮,并且比福船的灵活性高。
  但是和苍龙战列舰和盖伦船这种远洋级别的战列舰比起来,就逊一筹。
  “不管了,只能这样了!”
  此时,那25艘荷兰战船正在快速朝热兰遮城靠近。
  主帅威尔姆斯站在甲板上,用望远镜望着前方,他笑道:“汉斯那个蠢货,连东方人都搞不定,总督大人真的是该将他遣送回国。”
  “少校,若是这一次您将明朝人击退了,台湾的总理事位置就是您的了。”
  “那是当然,我不仅仅要将明朝人击退,我还要将西班牙人也赶走,整个明朝、日本和贸易,都是我们的。”威尔姆斯自信满满,“明年,只需要明年,我的军功就可以升为中校,后年升上校,说不定国王会亲自接见我。”
  “威尔姆斯少校,快看那边,有船向我们行驶过来了。”
第431章
仗不是白打的
  崇祯十一月十八日,紫禁城。
  初雪,万籁寂静。
  乾清宫内的紫檀香烟缭绕,皇帝身披一件貂绒大衣,站在大大的地图上,手中拿着一根黄金铸造的龙头权杖。
  气氛有些凝重。
  毕自严出列说道:“陛下,这一次收复台湾,一共出了12万颗炮弹,新出海的战船20艘,每艘配置50门火炮,一共增加1000门。炮弹生产、制作费用是20万两,20艘战船从制造到出海是500万两的耗费,火炮耗费150万两,加上其他,一共投入700万两(约50亿元)。”
  “另外28艘战船是第一批制造出来的,战船本身的制造费用是600万两。48艘战船,人员和辎重加在一起的费用是100万两。”
  “福建水师的出战,需要50万两。”
  “这是算上了所有的后勤补给。”
  “最后,这一次战争,投入1450万两(约100亿元)。不算战死后的抚恤和战胜后的犒赏。”
  毕自严的每一个字都让殿内的气氛更加凝重。
  内阁大臣们在一边一言不发,国税局大臣也沉默不言,军委会大臣都默不作声。
  这当然是天文数字了。
  皇帝站在地图上,低头似乎正在聚精会神看着地图。
  仿佛看了很久,崇祯才说道:“如果收回台湾,打通安南,每年可以增多多少收入?”
  “如果每年能够从台湾和安南运回3000万石粮食,朝廷每年可以增加480万两净收入。”
  “如此,可能还要派兵攻打安南,若是如此,臣保守估算,攻打安南的总投入在1000万两。”
  “攻打台湾和安南的总投入预计不会低于2600万两(约180亿元)。”
  “按照这样的投入和收入,至少要五年之后才能全部收回投入的,而且这五年,朝廷还需要向台湾和安南派入大量的官员,所以臣保守预估,需要8年时间。”
  这些算得人都心惊肉跳的。
  但不能不算。
  治理国家可不是像权谋小说里那样天天在比谁会算计谁。
  治理国家,是真的要会算账的。
  战略和战术,都是根据财务状态和社会资源配比来定的,绝不是主角龙傲天朝苍天一声怒吼,四海就乖乖来朝了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5/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