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4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6/1270

  “好,就这么定。”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经到了正月十二日。
  崇祯的新年倒是过得轻松惬意,除了跟妹子们煮煮茶,就是带着大臣们去南海子狩猎。
  这一日,他便带着卢象升、曹文诏等人,在南海子狩猎。
  “卢爱卿,西部军区建立在即,你说推荐谁做总督会比较合适?”
  卢象升说道:“陛下,臣是中部军区都督,此事不在臣的权职之内,臣不敢僭越,陛下还是与孙大人和李大人商议吧。”
  “不在你的权职之内,你可以给朕建议。”
  “这……”
  崇祯停下来,看着卢象升、曹文诏,还有尤世威等人。
  “都说说。”
  卢象升硬着头皮道:“臣觉得,总督人选,郑崇俭郑大人可以胜任。”
  “哦,说说你的理由。”
  “郑大人在西北,多次与西北蒙古鞑子作战,多有胜仗,治军严明,又对陛下忠心耿耿。”
  “那三边总督杨鹤呢?”
  卢象升顿时有些头疼,皇帝这不是把自己夹在火上烤吗?
  他是中部军区的人,怎么能随便评价西北的总督们呢?
  这要是传出去了,恐怕双方又要生间隙了。
  然而,崇祯这完全是故意的。
  几大军区的老大肯定不能一团和睦就是了。
  “杨总督为人刚正不阿,但缺少战事经验,臣倒是认为他可以胜任军法司的军督。”
  “有道理,卢帅识人有道,不愧是中军大都督。”
  卢象升吓得一跳,连忙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抱拳道:“陛下恕罪,臣妄言!”
  崇祯笑道:“大都督言重了,朕岂是心胸狭隘之人,快起来。”
  “谢陛下。”
  崇祯心头不免感慨,卢象升这个人,颇有卫青之风,为人憨厚耿直,又知进退。
  身为中军大都督,又立了那么多战功,在大明军中的威望已经不比袁崇焕低,却从不骄躁狂傲。
  据说连他的家人平日里也吃穿节俭。
  就连最刻薄的监察御史们也找不到他半点可以抨击的地方。
  崇祯又道:“曹文诏!”
  “末将在!”
  “这西军都督的人选,你认为谁最合适?”
第457章
给猪打一针!
  曹文诏心里跳了一下,陛下,咱是武将,这一个军区的高级别武将去平叛另一个军区的武将,这是大忌啊。
  陛下,您如果想要了咱老曹的人头,就拿去吧!
  曹文诏心中担忧绝不是杞人忧天,军队是极其敏感的存在。
  武将的职责是带兵打仗,思考如何把仗打赢。
  一旦武将有了其他想法,那军队也会有其他想法。
  正如张凡自己在《军典》中这样写道:军队应该有思想,军队的思想是知道自己为什么存在,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大明朝的军队存在的意义是保家卫国,职责是服从国家的最高领导。
  并且,皇帝还曾经说过,坚决杜绝军队的不正之风,例如腐败、贪权、攻击同袍、背叛国家等等。
  这里面其实很直接地说了一点:坚决杜绝攻击同袍。
  意思就是军队与军队之间,平时不应该相互指责。
  即便是违反了军法,也是宪兵军法司来处理。
  至于提拔军官,委以重任,那都是朝廷有一套非常严格的军功制度,绝对不是某个武将说得算。
  所以,现在皇帝突然问这种问题,着实让曹文诏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陛下,俺是个大老粗,就只知道打仗,请陛下恕罪!”
  崇祯笑道:“让你曹文诏去做西军都督,如何?”
  皇帝此言一出,曹文诏顿时懵逼在原地。
  “陛下,这……”
  “怎么,你不愿意?”
  曹文诏立刻翻身下马:“臣何德何能!”
  “诶,这事不是朕说得算的,是军委会通过过往的军功,一致评选出来的。”
  “你的任命书,元宵节后,军委会就会颁发给你了。”
  曹文诏仿佛做梦一样,说好的今天出来打猎,怎么自己就成了西军都督了?
  “臣拜谢主隆恩!”
  崇祯脸上带着微笑:“起来吧。”
  卢象升抱拳道:“恭喜曹大人!”
  一边的尤世威等人也抱拳道:“恭喜曹大人。”
  曹文诏绝对有资格做西军的都督了。
  正统历史上,是这样评价曹文诏的:文诏忠勇冠时,称明季良将第一。
  洪承畴也说他是大明第一良将,举世无双。
  曹文诏是大同人,早年在辽东,属关宁军,与关宁军有矛盾,被皇帝调到禁卫军。
  他的功劳是有目共睹的。
  崇祯二年,随孙传庭锦州大败多尔衮。
  崇祯三年,随卢象升突袭济尔哈朗,大捷。
  崇祯三年,又随皇帝御驾亲征大同,杀得蒙古鞑子哭天喊地,杀得土默特部从此不敢再乱跳。
  崇祯四年,随卢象升南下平定东南叛乱,大功。
  崇祯五年,张家口之战、元上都城之战,有功。
  不仅如此,天启年间,他在辽东就屡立战功。
  其实还有一点很重要,他是山西大同人。
  如果他是陕西人,那么无论他立多大的功劳,都不可能让他去西军做都督。
  为什么这个时候要建立西部军区了?
  因为已经到了不得不建立的时候了。
  虽然现在整个大明朝的军政体系依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要深化的细节依然还有很多。
  但将时间拉长20年来看,现在再不行动,后面长安的复兴,恐怕会后继乏力,路上丝绸之路的计划可能会再往后延。
  等打完猎回去,已经是下午。
  崇祯脱下戎装,洗了个澡。
  今天是青霉素做好的日子。
  刚洗完澡,崇祯就发现张嫣已经来乾清宫了,她在那里好奇地打量着青霉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6/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