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5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0/1270

  郑翀一把将那信夺过来,呈递给郑梉。
  郑梉并不接信,而是怒道:“念!”
  “是。”
  “乱臣贼子郑梉,擅权忤逆,不侍君父,荼毒社稷,败坏纲常,人神共愤,大明皇帝陛下圣明仁德,特命郑梉还政黎氏,否则王师南下,必……”
  郑翀才读了几句,就不敢读下去了。
  因为这是一封问罪郑梉的信,信的内容咄咄逼人。
  郑梉的府僚们全部在场,如果在这里念完这封信,简直是羞辱郑梉。
  这些府僚都是治理这个国家的大臣,是黎朝的实际掌权者。
  他们依附郑主,在黎朝呼风唤雨,自认可以为所欲为。
  但这封信一出来,顿时仿佛有一座山岳压下来了一般。
  黎朝没有人压得住他们,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真的可以在这个世界为所欲为。
  他们每一个人都非常清楚,这封信意味着什么。
  如果说只有这封信,还不足以震慑住他们。
  但现在是,派到鸿基港的30艘战船,短时间内就全军覆没了。
  这个世界上,只有武力才能真正威慑敌人。
  气氛死静,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刚才还在意气风发谈论遏制明军、大军南下击溃阮军的郑梉,此时一句话都不说话了,长袖下的拳头都在颤抖。
  没有人说话,没有人敢说话。
  仅仅只是一纸诏令,却重若泰山一般,让这些黎朝的大人物神色惊变,惴惴不安。
  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郑梉身上,等待他说点什么。
  郑梉阴沉着脸,表情凝固住,仿佛带了一张面具一样。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道:“明军也只能在海上逞威,他们不敢上岸。”
  他指着地图,说道:“他们不敢进红河,更不敢来升龙城!”
  他这么一说,气氛才稍微好了一些。
  郑翀说道:“主上英明,明军不敢进红河!”
  众人这才似乎回过神来,如释重负:“主上英明!”
  等说完,众人又发现,自己的手心、背后已经被冷汗浸湿。
  郑翀说道:“主上,我倒是有一计。”
  “讲!”
  “回信给孙传庭,就说主上对黎朝忠心耿耿,现国中有奸臣逆党,主上兴兵讨伐,待消灭叛党后,自会还政黎氏。”
  有人就不淡定了,立刻道:“黎氏无德,若是还政黎氏,岂不是天下大乱!”
  郑翀笑道:“自然不是真的还政黎氏。”
  他的笑容中带着杀意,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了。
  “主上本就是天命所归,先且回信明朝,麻痹孙传庭,待解决阮氏,再写一封奏表上奏明朝皇帝,朝贡几样贡品,明军因水土不服,也无法久待,届时明朝面子也得到了,自然就退兵了。”
  郑梉道:“好!就依你之策!”
  杀子之仇,他是不敢报了。
  不过对他这种人来说,死一个儿子算什么,他还有很多个儿子,不够就再生。
  就在安南国战云诡谲的时候,第一批批量生产的青霉素,已经装运上了。
  一共是3000份,每一份都用玻璃小瓶装起来的,每一份都配置了单独的针头。
  这到底是怎么实现一个多月从零到3000份的?
  要知道,不仅仅是制作青霉素这么简单,还要有配套的玻璃小瓶和注射针头。
  当然是临时调动了北京制造局一半的劳动力,加班加点。
  这就是产能拉动起来后的好处。
  现在北京制造局有轻工业类的工人近万人。
  又有统一、高效的管理机制,这样行动起来就非常快了。
  若是放在以前,崇祯只能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随后又临时配置了10个郎中,每一个郎中都配发了一份青霉素的使用手册。
  你要说已经做好万全准备了也不对,但没办法,总要迈出第一步的。
  第一步就是要大胆地迈出去,让他们先去做,做完再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这支青霉素会运到天津的大沽口,从大沽口乘船一路南下,先到登州,由登州派遣一艘战船亲自护送到南部军区。
  预计一个多月可以抵达钦州。
  这只是第一批,第二批也在加班加点的生产。
  在生产的这个过程中,整个生产线正在快速的被组建起来,新入职的工人也在快速融入进来。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青霉素的生产将会有一个小小的爆发。
  那么问题又来了。
  青霉素的生产部门归属谁来管理?
  当然是军委会的军政院和卫生部联合管理。
  目前青霉素暂且属于军用品。
  等规模一旦起来后,就可以快速普及到民间。
  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眼下到了五月,关于新城新政的争论终于有了结论。
  鉴于房子已经被卖空了,成基命等保守派最近老实了不少。
  不过,保守派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不小。
  例如在廷议之上,就一直呼吁一定要严审所有参与新城基建的商社的资质。
  这绝对起到了监督的作用,让改制派不敢乱来。
  总体来说,这种相互掣肘的局面,也是皇帝想看到的。
  而到了五月中旬的时候,福建巡抚熊文灿则将移民台湾的汇总呈报了上来。
  其实打通东南海域之后,不仅仅是要收复安南,也有另外两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一是开发台湾。
  台湾岛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也非常适合农耕。
  二是建立广州、泉州、上海,三个大的港口。
  其中泉州港口可以对荷兰人开放,允许荷兰人在泉州上岸做买卖。
  为什么暂时只建立这三个大的港口?
第478章
套路!这是套路!给安南国安排的后续服务
  为啥暂时只建立这三个大的港口?
  没办法,市舶司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规章制度都还不成熟,人员配置也没有跟上。
  贸然全开,必然会引发大乱,从而导致失控。
  要等周延儒在泉州和广州打造出一个模板出来后,其他地方就可以复制粘贴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0/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