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5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3/1270

  也没有,但是用他的军队强权来执行的。
  如果没有更加强大的存在能压制他,他的军队强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强行压服众人,只要他不称帝,不捅破最后的底线。
  这也是曹操当年为什么不称帝的原因。
  但是,现在有更加强大的存在站出来了,就点名道姓地说他不尊君父,破坏礼制。
  仅仅这一点,就可以让许多不服他的人,立刻站出来,在那个更加强的存在的庇护下,指责他。
  李参就是一个,并且是第一个,有他这个第一个,必然就有第二个。
  按照明军这种政治战略,基本上在大义上站稳了脚。
  这将大大降低接下来的难度。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从大义层面,安南国的地主官僚阶级一定会拥护明军了。
  虽然他们还不知道明军真实的意图。
  李参非常积极地将明军引到了皇城之下。
  而宫内的大臣们也做好了投降的准备了。
  不不不,不是投降,是迎接大明天子的正义之师,为黎朝铲除奸邪,匡扶社稷。
  只是郑梉还在那里,他们不敢明面地说。
  城中郑梉的御林军节节败退,其他军队一听说主力的火枪手都跑了,起初还反抗了几下,结果很快被打崩,也跟着跑。
  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看到逃跑的士兵,其他没有逃跑的一看,也军心动摇,跟着崩溃。
  眼下大崩溃正在城内上演,一个小时前的郑梉还底气十足,现在他已经开始收拾细软,带着黎维佑迅速逃出皇城,撤出升龙城。
  但他已经逃不掉了,明军不仅仅将皇城围住,而且将升龙城的城门也围住了。
  郑梉内心震撼:明军的行军速度好快!
  听说李参投降后,其他大臣也连忙从皇城里出来投降。
  城内其他官僚、地主几乎没有反抗。
  因为明军打着扶持黎朝君主的口号。
  黎维祺又重新被人迎接了出来,很快便见到了孙传庭和秦良玉。
  黎维祺恭敬道:“小臣恭迎天使。”
  孙传庭是南军总督,相当于皇帝的使者,在大明皇帝使者面前,黎维祺就算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自称朕。
  他乖乖自称臣。
  他将孙传庭和秦良玉恭恭敬敬迎入了皇宫。
  天圣军也借着以保卫皇宫的名义,接手了皇宫的防卫。
  到了晚上的时候,郑梉已经被抓了回来。
  李参第一个跳出来怒喝:“郑梉,你身为黎朝臣子,以权谋私,不尊君父,不遵礼制,该当何罪!”
  其他大臣一看李参跳了出来,也连忙跟着呵斥郑梉。
  这些大臣就是上午逼黎维祺退位的那些人。
  黎维祺冷眼看着这些墙头草大臣,现在算是认清了这些人的真面目。
  但他也暂时没有追究,因为眼下是处置郑梉的时候。
  郑梉如何处置?
  黎维祺的大臣们都建议杀掉,以绝后患。
  黎维祺当然也赞成立刻杀掉郑梉,将郑氏诛族,永绝后患。
  但是孙传庭反对。
  反对的理由很简单,这事得请示大明皇帝陛下。
  真的要请示崇祯么?
  不不不,不需要。
  崇祯已经充分给了孙传庭和秦良玉全权处置的权力。
  那为什么还这么说?
  拖延时间。
  要知道,郑梉一死,黎维祺就拿回权力了,升龙城的矛盾就开始转移了。
  如何转移?
  现在是黎维祺和郑梉的矛盾。
  后面可能就是黎朝与明军的矛盾了。
  让郑梉暂时活着,是为了接下来一系列的政治清算做铺垫的。
  这也是崇祯的意思,崇祯早就在信中说明,攻陷升龙城后,留着郑梉,以备后续处理。
  这个后续处理,孙传庭和秦良玉并不太在行。
  在行的人已经在路上了,就是我们的温大人。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升龙城并未引起大乱,一切照旧,明军也没有在升龙城做什么。
  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直到温体仁正式在红河的港口登岸。
  他来了,他来升龙城了,他放弃了北京的小红,来升龙城找小兰了……不对,是来升龙城执行狗皇帝的命令的。
  他带着皇帝的敕令。
  第一天,黎维祺隆重的款待了温体仁,并且献上了这里最漂亮的姑娘,大家其乐融融,欢声笑语,黎维祺表示感恩大明皇帝陛下,感谢孙传庭、秦良玉,感谢温体仁。
  其他大臣也跟着拍马屁,气氛一度和谐。
  结果呢?
  第二天,温体仁就开始翻脸了。
  温体仁的脸也不是一瞬间翻的。
  而是慢慢的翻的,就是那种表情逐渐翻脸化。
  具体如何翻脸呢?
  第一、亲审了郑梉,得到了那日逼黎维祺退位的大臣的名单。
  第二、哄骗黎维祺,暗地里表示支持黎维祺罢免现在所有支持过郑梉的大臣。
  黎维祺早就想这么干了。
  于是,第二天君臣关系就紧张了起来。
  尤其是李参等人,前几天还逼着黎维祺退位,现在黎维祺又被明军扶持上去了,而且背后俨然是大明天子罩着的。
  事情就麻烦了起来。
  李参等人想自保,于是就私下拜会了温体仁,给温体仁送了许多银子。
  温体仁于是就用一种比较委婉的语气说了一些听起来比较明显的事情。
  什么事?
  温体仁:“听说黎朝君主被郑梉下了毒,将不久于人世?”
  李参等人一开始听得一愣一愣的。
  这是什么意思?
  但转念一想,他们就想通了。
  没错,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3/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