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5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3/1270

  明军的目的是收复安南。
  换句话说,是持续、稳定让安南产出粮食。
  既然是持续、稳定让安南产出粮食,就得在安南设立直接管辖的官府。
  如果想要在安南各地设立直接管辖的官府,就必须占据大义。
  什么是大义?
  就是舆论道德点。
  也就是舆论阵地。
  后世的伟人说过,舆论阵地就在那里,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
  一旦舆论阵地被别人占领,无论你有多么强大的军队,都会被捆住手脚,无法动弹。
  别不信,舆论是可以调动群众的。
  而群众的力量,才是能聚水成海的。
  那么这里怎么牵扯到舆论阵地的抢夺了呢?
  还是和升龙城一样的原理。
  在政治学中,己方不要以身试险,让自己背负上恶人的罪名,否则会让自己让后期陷入被动状态。
  所以,即便是打仗,也要出师有名。
  否则,就会给对方机会爬上舆论的道德高地。
  这样,即便你用强大的军事实力暂时打赢了,也长久不了。
  例如美帝对石油国的一系列战争,即说明了这个道理。
  那接下来该怎么办?
  办法肯定是有的。
第531章
挖坑老手温体仁
  办法的核心:我是一个好人。
  对,没错,我是一个好人。
  (你去问皇帝陛下,看他给不给你机会。)
  世间的底色是灰色,并无绝对好坏之分。
  但却有相对的好与坏。
  看对谁好。
  蛋糕就那么大一点点,你对这部分人好了,另一部分人肯定就分得少,他们当然就会骂你坏。
  骂没关系,有人反抗也没有关系,只要不将盘子掀了,怎么闹都没有关系。
  毕竟,你不能让全世界都满意。
  具体事物具体分析。
  拆解一下安南国的局势,就目前而言,安南国的几大诸侯势力,基本上被明军吊起来打了。
  郑氏、武氏甚至为此覆灭了。
  剩下的莫氏,蜗居在高平,不敢出来,即便是当舔狗,也是当最没有出息的那一只了。
  剩下的阮氏,现在投降了。
  这些诸侯在安南国内算哪一层的势力?
  没错,顶级势力。
  他们掌握军政、财政、民政、司法等等权力,俨然就是地方小王国。
  如果要彻底摆平安南国的局势。
  就得采取快刀薄切的战术。
  什么叫快刀薄切?
  就是锋利的刀子,一刀子下去就能见血,但流的血不多。
  在后面的肉没有知觉的情况下,一点点切完整块肉。
  什么?
  你问这种战术是谁发明的?
  当然是作者瞎扯的!
  按照切刀的顺序,先切顶级诸侯。
  言归正传,锋利的刀子已经切了好几刀了。
  郑氏、武氏都完蛋了。
  还剩阮氏。
  等将阮氏切完。
  剩下的势力就是所谓的府臣、士大夫,这些都是安南国的中间层势力。
  他们基本上都是大地主、乡绅。
  等将他们切得差不多了,安南国就不存在了,就成了安南省了。
  这个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刀子下去的时候,肉喊疼,然后调动底层老百姓反抗,把刀子给绷断。
  所以,肉要投降,就先纳降吧。
  毕竟温体仁比较擅长“懵逼死”、“安乐死”等各种肉不会反抗的死法。
  崇祯八年,六月一日,安南顺化城破,阮氏投降。
  投降归投降,投降并不意味着不用受到惩罚了。
  阮氏主动挑起战争,破坏美好幸福的和平,当然是要受到惩罚的。
  接下来就是找背锅侠了。
  谁是背锅侠?
  这特么还用问么?
  如果阮福源还活着,当然是阮福源。
  可阮福源在不久之前已经吓死了,现在的阮主是阮福澜。
  当然就是平日里吃得胖胖的阮福澜做这个背锅侠咯。
  阮福澜:我是主张投降的,我是没有打算反抗的,你们不能让我来背这个锅啊!
  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意外的惊喜。
  阮福濒在孙传庭面前一脸痛心疾首的样子:小臣是绝对忠于朝廷,忠于大明天子的,小臣多次劝谏自己的父亲不要忤逆朝廷,可他就是不听啊!小臣悲痛万分,日夜盼望王师南下!
  说着说着,还落了几滴眼泪下来,那样子看起来,要多可怜就多可怜。
  这事商讨了几天,阮氏突然集体失忆,一致认为这都是阮主阮福澜阴谋策划的。
  于是阮福澜被关押起来。
  阮福濒被推举为新的阮主。
  其实你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最后的结果呢?
  就是这么回事。
  在搞定阮氏的第一个阶段后,阮氏下面的府僚、大臣们没有反抗,因为大家的利益没有受损。
  他们没有反抗,自然就没有人组织底层民众反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3/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