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5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2/1270

  还有人说瓦剌军并没有大举入侵,只是在嘉峪关外面杀了一转就回去了。
  没有人知道前方真实的情况。
  但甘肃镇却采取了消极的方式。
  甘肃镇总兵杨嘉谟根本就不相信这个情报,他认为是有人在故意在搞事情。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不断有消息传来。
  宁夏巡抚郑崇俭开始给三边总督杨鹤写信,让杨总督立刻调集三边重兵,以防万一。
  但是蒙古人来的非常快,仅仅在八月二十五日,便兵临张掖城(甘肃镇的中心)下。
  来了多少人?
  五万人!
  站在城头的守城士兵一眼望去,城下黑压压的一片,如同崩溃的洪水朝这边涌来。
  这个时候,杨嘉谟才反应过来,原来蒙古鞑子真的来了!
  此时,张掖的守军有多少人?
  3000!
  整个甘肃镇有8万守军,但是,大部分都分布在嘉峪关一带,而蒙古人直接绕开了嘉峪关,朝张掖奔来。
  这也的确不怪杨嘉谟没有反应过来。
  因为按照正常的军事逻辑,没有人会这么玩。
  要是敢这么玩,就会面临被前后夹击的风险。
  但蒙古人偏偏就这么玩了。
  而且非常突然!
  接下来,蒙古人并没有对张掖城进行围攻,而是快速清扫张掖城周围所有的城寨。
  主要是抢粮食,然后杀人。
  崇祯八年八月,西北之战拉开序幕。
  始作俑者固始汗。
第547章
骚话连篇
  一定要说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是固始汗是不太准确的。
  也可以说是皇太极。
  大多数人为什么能走到一起?
  是因为有共同的理想吗?
  不不不,是因为有共同的敌人。
  皇太极最大的敌人是崇祯。
  后世的人都知道,满清入关了。
  于是许多人就认为皇太极的目标是入关。
  实际上这是不对的,皇太极从来没有想过满清能成为中原之主。
  甚至满清自己得了天下之后,都仿佛在做梦一样:这就得了天下了?
  那皇太极的目标是什么呢?
  割据辽东,在辽东建立一个帝国。
  所以,历史上的皇太极哪怕是在崇祯十四年,都还在想着和崇祯议和。
  而此时的皇太极呢?
  他其实只想夺回广宁,以及对漠南蒙古的控制权。
  但是很显然,这两块战略要地,都被崇祯掐得死死的了。
  而最近得到了一连串的情报都让皇太极坐立不安。
  所以,战争开始了。
  皇太极当然有底气打这一仗,实际上,他为这一仗准备了好几年了。
  先是在内部大搞改革,加强军备和人力储备。
  然后私下不断联络瓦剌。
  而固始汗呢?
  实际上,在正统的历史上,崇祯八年的固始汗并没有对大明朝发动军事袭击。
  他在干什么?
  他在去西藏的路上。
  这一年的固始汗,在西北的威望已经达到一个巅峰,瓦剌不少部族都对他比较信服,甚至包括北边的准噶尔部。
  而且固始汗这个人,在明末的历史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西北分散的各部是在他手中融合起来的,蒙古与吐蕃的融合。
  然后共同抵御这个时代沙俄的扩张。
  那现在,固始汗为何要攻击明朝了?
  当然感觉明朝威胁到了自己。
  西北军政的改制,以及西部军区的建设,都在向西北蒙古各部传达一个消息:明军在厉兵秣马。
  当今大明天子对外扩张的欲望太强烈了!
  漠南蒙古就是最好的案例。
  所以,现在西北瓦剌各部,对明朝的敌意都非常深。
  八月二十七日,关于瓦剌具体的军报,终于有了头绪。
  这一次一共南下了五万兵马,此时此刻的大致方位在甘肃张掖附近。
  这个情报对于西北各镇来说,绝对是好消息。
  现在仅仅是甘肃镇,就有8万明军,宁夏镇也有6万明军。
  更别说陕西一带的延绥和榆林了。
  按照目前的情报来看,西北各个明军巡抚、总督都不会拿这支蒙古军太当一回事。
  所以,根本没有必要上报到朝廷。
  连郑崇俭也觉得,蒙古人这是在找死。
  区区5万人,就敢纵深进来?
  所以,西北蒙古的异动,并未立刻上报到北京。
  但是,在九月一日建军节的这一天,崇祯却接到了从辽东传来的密报。
  密报显示,皇太极正在暗中筹集粮草了。
  这倒是引起了崇祯的注意。
  皇太极已经消停了好几年,按照皇太极的性格,大概是坐不住了。
  崇祯盯着地图看了半天。
  如果朕是皇太极,会怎么做呢?
  联合西北?
  然后自己出兵辽东,集中兵力围攻广宁城?
  总体来说,也就是这么个套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2/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