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6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9/1270

  六点的时候,明军开始鸣金收兵,各个传令兵将收兵的军令快速传达出去。
  城外各处的明军也都快速返回。
  虽然现在收兵了,但这一次可是杀了不少瓦剌人的。
  三万瓦剌人,至少死了两万二以上。
  以至于豫望城外布满了尸体。
  明军打得也非常辛苦,许多人里面的棉衣都被汗水浸湿了,甚至汗水渗出来结了冰,与铠甲冻在了一起。
  尤其是重装骑兵,他们全身的力气都用完了。
  许多人回来的时候,已经无力动弹了。
  有人直接摔在马下,还是城里的军民们将这些人抬进城的。
  城内到处都在烧热水,因为不少人都出现了冻伤。
  必须用温水捂一捂。
  还有许多人全身汗湿后,必须得喝热水,将汗湿的衣服脱下来。
  夜晚降临,整个豫望城的军民都在忙碌。
  崇祯亲自巡视了豫望城。
  他安排人在城内收拾出许多空的屋子,打算在这里建立一个屯粮点。
  不过,现在还不能从平凉府调粮,因为巴图尔还没有消灭。
  万一现在调粮,被巴图尔发现了,他肯定会绕道截断明军的粮食。
  不过可以先将粮食囤积到固原。
  目前京卫军的粮食,暂时还够十天半个月的,豫望城又还能再拿出十天的粮食给全军吃。
  二十几天的粮食,在这二十几天内,干掉巴图尔,然后开始大规模朝豫望城调集粮食,为北伐做准备。
  别看崇祯手中只有8万人,这8万人可都是正规军,而且是精锐中的精锐。
  如果你认为这场战争明军真的只有这么一点人参加就错了。
  就目前来说,陕西的后勤已经调度出二十万人配合皇帝的战略来囤积粮食。
  在士兵的眼里,打仗就是听从军官的命令,和大家一起勇敢地往前冲。
  在基层军官眼中,就是听从中层军官,指挥自己下面的士兵,配合其他的连队、兵团,攻下敌人的某一处。
  在中层军官眼中,要随时调度下面的营、团、旅,攻击敌人左路或者中线。
  而在高级军官的眼中,要考虑到军队的士气、状态,以及大兵团的协同配合。
  但是,在崇祯这种全军统帅眼中,就是要考虑全盘大局了。
  例如全军将士的士气,敌军的情况,后勤补给点的建立,辎重的存活,后勤人员的配置,周围地形的了解,甚至其他战场的情况。
  这些全部是最高统帅要去了解的。
  在战场上,做出一个决定,不是拍脑袋,是必须要结合各种实际的情况,否则分分钟被敌人打残。
  按照之前的计划,大型补给点有两个,一个是平凉府,一个是豫望城。
  豫望城的北边就是宁夏镇。
  不出意外,只要能在这里囤积大量的粮食,明军就能化被动为主动了。
  济尔哈朗的军队被明军干掉后,巴图尔台吉在干什么?
  他在追曹文诏。
  那么问题来了。
  他追了大半天,总以为自己可以追到,但是总是追不到。
  这该死的曹文诏,就像一个勾引男人的绿茶一样,一直给你希望,却一直不让你得到手。
  直到天黑的时候,两波人马已经离豫望城百里之外。
  巴图尔决定不追了。
  再这样追下去,追一夜也没有结果。
  大晚上的,天寒地冻,4万人在外面,为了快速行动,他们没有带多少军粮,这样耗下去不是个办法。
  于是巴图尔撤兵了,打算回到豫望城外的军大营去。
  结果呢?
  结果回去一看,傻眼了!
  军大营已经没了。
  不但没了,而且冰冷的月色下,到处都是瓦剌人的尸体。
  这下巴图尔台吉下巴差点惊掉下来了。
  这是什么情况?
  怎么老子转身出去溜了一转,济尔哈朗就被人干废了!
  不好!
  快跑!
  这个时候,他没多少粮食,而且不知道周围是否埋伏有敌人,当然只能赶紧离开这个地方。
第562章
比济尔哈朗还要倒霉的巴图尔台吉
  站在城头,借着明亮的月色,用望远镜隐约看见前方有一大片黑影。
  崇祯知道那是另外一支瓦剌大军。
  他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但肯定不少。
  崇祯大致推断了一下对方现在的状态:
  一、被曹文诏引开,必然是快速出击,带的粮食不够。
  二、发现自己的大营被端了,还死了这么多人,军心也不稳定。
  按理说,在这种情况下,崇祯应该立刻马上调集大军冲出去,将对方切萝卜一样切掉。
  但问题是,这大晚上的,而且下面的人确实累了。
  所以,崇祯并没有下命令追击。
  反正对方也没有多少粮草了。
  没有下命令追击,不代表没有派出探子去跟踪对方的行径。
  回去睡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探子便将巴图尔台吉的行踪汇报上来了。
  听完汇报,崇祯大喜。
  巴图尔现在在什么地方?
  巴图尔朝红寺堡方向去了。
  那里是什么地方,离宁夏中卫非常近了。
  巴图尔台吉到底咋想的?
  为啥去红寺堡?
  他当然要去那里,因为那里明军的堡垒最少,敌军少当然安全。
  但他没想到洪承畴在那里。
  洪承畴驻扎在那里原本是牵制南下的瓦剌主力大军的。
  瓦剌南下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经过红寺堡,抵达豫望城。
  另一条路是经过石沟城,到甜水堡,再到豫望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9/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