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6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5/1270

  袁崇焕、祖大寿等人已经下了城楼。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还有更大规模的战争要开始。
  祖大寿连忙去调动城内的军防,四个城门全部防守好。
  而何可纲则开始动员城内所有的火炮手以及火炮。
  不仅仅城楼上要布置火炮,城楼下去也要全部布置好火炮。
  明军最大的优势就是火炮足够多。
  每一处城门不远处都有20门威武大将军炮陈列。
  为什么只有20门?
  因为街道不够宽啊,能容下20门已经很勉强了。
  当然,后面还陈列着红夷大炮。
  而火炮前面,则堆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沙包,一队队火枪手就趴在沙包后面,随时待命。
  尤其是东城门后面,布置了重兵,一层又一层。
  而城内,几乎所有的兵力也都排列好阵型。
  随时准备打一场残酷的战争。
  当然,袁崇焕也做好了主动杀出去的准备。
  他正在从西城门调动军队,一支支骑兵正在集结。
  一支支火枪手和步兵也在快速集结。
  这些军队从西城门出去,准备和建奴正面硬刚。
  现在的明军也有这个实力和底气。
第576章
铁血大明
  皇太极说道:“传本汗命令,前锋营攻城!”
  “嗻!”
  建奴的号角声响起来,前锋营的军官们吼道:“出击!”
  建奴大军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立刻高呼道:“大汗万岁!大金万岁!”
  随后,前锋队立刻推着云梯,推着木牛车,如同潮水一样,开始往城门推进。
  明军的火枪手开始在城头集结。
  他们临危不惧,一个个视死如归。
  寒风吹得红色的军旗猎猎作响,军官大声吼道:“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所有人都开始高呼:“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声浪一波接一波,城内的人听到后,也开始高呼。
  连那些生活在广宁城内的普通老百姓都受到了感染。
  “人在城在!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人在城在!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连路边的小孩子也跟着喊起来。
  所有的恐惧和不安,都被冲击得烟消云散。
  汉家从来不缺勇气。
  从始皇灭六国,到汉武北击匈奴,盛唐万里疆域,大明灭伪元,赫赫武功,无数人杰义士,前赴后继。
  保家卫国,早已刻在这个民族的血脉之中!
  云梯靠在城头,建奴的士兵动作迅捷地往上爬,明军开始倒猛火油,扔火把,火枪手开始上膛,击毙靠近的建奴士兵。
  之前和祖大寿闲聊的李六是一个连长,他带着人身先士卒在缺口处围堵建奴往里面冲。
  而建奴士兵也非常凶悍,他们如同蝗虫一样,密密麻麻网上爬。
  这个时候,建奴要攻城的难度已经大大减小。
  因为明军的威武大将军炮已经被打掉了不少,而且城墙破开了一条口子。
  建奴的攻城队只需要吸引明军的火力,再用一支敢死队从那条口子冲进去,就可以进入城内。
  而且建奴也的确是这么玩的。
  因为护城河结冰了,连渡护城河都省了。
  城楼密密麻麻的建奴士兵,城楼处双方足足搏杀了三个小时,双方都没有退。
  先后各自投入了上万人。
  建奴的士兵终于登上城楼,双方开始近距离鏖战,白刃相接。
  不断有人从城楼上坠下来。
  一支支明军不断登上城楼,开始阻击建奴爬上城楼。
  而且还有一队队建奴士兵从那个缺口往里面涌,并且城门也被轰开了,城门口也是建奴士兵。
  但是,里面等待他们的是威武大将军炮。
  “开炮!”
  二十门火炮对准那个缺口,开始轰击。
  三十几个建奴士兵刚冲进来,就被密密麻麻的金属狂潮直接轰成碎肉,溅在墙上,碎肉溅得到处都是。
  连脑袋都被打碎了,红的白的糊了一墙。
  三十几个人,就这样活生生被轰击成了碎肉。
  形成的巨大气浪推得后面的人倒了一片。
  后面的建奴士兵还在往前冲。
  明军又是一波威武大将军炮的冲击,后面冲上来的士兵,也被轰击得身体爆碎。
  “开炮!”
  “开炮!”
  明军的火炮手动作娴熟地填充着弹药,根本不给建奴士兵任何机会。
  终于,被轰死了好几百人之后,后面的冲锋队的意志力崩溃了,尽数退回去。
  而城楼的鏖战又进行了两个小时,攻城也停止了。
  此时,已经是下午。
  东城门被打得满目疮痍。
  建奴不要命地攻,明军不要命地守,双方谁都不让对方。
  范文程感到可惜,倒是皇太极神色淡定,他也不着急。
  这才是第一天,一天攻不下来,就十天,一个月,半年!
  反正他人多。
  而且战争时间拉得越长,对明朝越不利,毕竟西北也开始打仗了,就不信狗皇帝真的敢将战争时长拖半年。
  只要广宁收回来了,一切都好说。
  用望远镜看到这一幕后,皇太极下令道:“收兵。”
  这时,建奴开始鸣金收兵。
  突然,下面的传令兵过来,大声道:“报!大汗,西城门云集了数万明军,有骑兵!”
  “好啊!袁崇焕有胆子出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5/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