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6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2/1270

  建奴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客气了,还真是让人怪不好意思的!
  图尔格和聂克塞一脸兴奋地冲过去,心里还在想着,老子终于追到你了,这次你叫破喉咙都没有人救你了!
  嘎嘎嘎……
  叫吧,尽情地叫吧!
  结果,图尔格和聂克塞带着人冲过去一看,顿时有些傻眼了。
  尼玛……
  怎么从一万变成这么多了!
  而且衣服都变了!
  这……
第626章
被坑得直跺脚
  这……这尼玛的是关宁军!
  图尔格和聂克塞都反应过来了。
  “报!前方……前方有至少四万明军……”探子说话的时候,声音都在颤抖。
  相反,明军的探子在汇报情况的时候,差点没有笑出声来:“督师,卑职等都打探清楚了,来的建奴不会超过两万!”
  会不会是建奴诱敌之术?
  袁崇焕立刻排除了这个可能。
  哪个统帅狗脑子被门夹了,用两万骑兵,跑来诱惑我一个渡河不久,刚刚加入战场的萌新?
  拿这个考验萌新?
  哪个萌新经不起这样的考验!
  那会不会是建奴还有主力军团在附近,这支建奴骑兵是来牵制我的?
  这倒是可能。
  毕竟袁崇焕刚渡河而来,对辽河东边战场的认知,还是一片空白。
  但就算是牵制,也打!
  谁让本督师的人是你两倍多!
  “报督师!北面发现一支骑兵,是虎贲卫!”
  “虎贲卫?”
  袁崇焕更加感觉莫名其妙了。
  袁崇焕想着,算了,要一时半会儿将这个故事想通是不可能了,先打了再说。
  他立刻将5万大军分出了三路。
  黑压压的洪流在辽河东面的不远处开始分流。
  铁蹄捶打地面的声音振聋发聩,周围树林里的小动物都惊吓得躲了起来。
  图尔格神色大变,因为他用望远镜看到明军正在快速包抄,打算切断他们的退路。
  听到周围马蹄如雷,刀光剑影,建奴的战马有些惴惴不安地用前蹄踏着地面。
  焦虑的情绪似乎准备开始蔓延了。
  聂克塞说道:“图尔格大人,现在我们怎么办?”
  图尔格神色一沉,斩钉截铁地说道:“现在不能分兵,我们一起行动,一旦分开,战斗力大大削弱,合兵突围!”
  “好!”
  图尔格和聂克塞迅速开始动员自己的士兵,开始打鸡血。
  对了,他们不是能在明军形成包围圈之前形成撤退吗?
  当然不能!
  打仗不是个人比武。
  个人比武,前面有一群高手,来围攻你,你可以快速撤退飞奔。
  行军打仗是群体行动。
  永远都要记住一点:群体的行动,是非常笨重的,是有延迟的。
  无论多么精锐的部队,组织规模越庞大,人数越多,延迟就越严重。
  因为信息的传播是随着人数的增多,变得越不确定的。
  明军分兵容易,因为不需要调头。
  但图尔格和聂克塞要逃,必须调头。
  你去试试让两百人快速调头逃跑就知道难度了。
  图尔格说道:“我们不能近距离调头,我们必须朝西南方向冲下去,直到冲破明军的防线,拉开一段距离,再调转方向。”
  图尔格不愧是战场老手,一旦八旗急着调头,整体的冲击力就会大大减弱。
  你想想,是两万人直冲冲击力强,还是两万人划出一个弧度冲击力强?
  急着调头不但冲击力大大减弱,侧翼还会暴露在明军的面前,怕是要被干废。
  不仅如此,而且要快速行动。
  这个时候就是比两军机动性强弱的时候了。
  明军是从西南面分兵出来,先向羽翼一样展开,然后合抱包抄。
  要在包围圈形成之前,做快速的突击。
  一旦骑兵的包围圈形成了,再冲锋,左右翼就很容易被明军突击。
  骑兵作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什么弱点?
  在冲锋的时候,骑兵的左右翼是最薄弱的。
  你想想,一旦骑兵冲锋起来,大家都往往前冲,突然左右两边杀出敌人来,大军怎么办?
  只能被杀,一旦被突进去,后面的冲锋就会被绊倒,停都停不下来。
  所以,骑兵最忌讳的就是被人突袭包抄。
  当年打匈奴的时候,霍去病就最擅长玩突袭包抄。
  每每匈奴被汉军包抄左右翼,就痛不欲生。
  眼看明军的包围圈在快速伸展开,图尔格立刻下令突击。
  接下来,浩浩荡荡的建奴骑兵快速冲锋。
  辽阔的辽河平原东岸,响起了如雷般的铁蹄声。
  尘埃涌起,八旗的骑兵冲锋速度越来越快,他们伸展开后,就像奔腾的海啸,排山倒海一样朝西南方向冲去。
  明军的冲锋号令也已经响起来了,关宁铁骑也开始震天动地一般冲锋。
  他们齐刷刷拔出刀,锋利的刀光在阳光的照耀下,含光熠熠。
  一眼望去,如同森冷的钢铁海洋在往前面疯狂地滚动。
  “万岁!万岁!万岁……”
  天上的白云仿佛都要被这高呼声震散。
  大地在震动,不,在下沉!
  双方的千军万马快速向对方推进,然后在短暂的时间内冲撞在了一起。
  就像两股钢铁浪潮用力冲撞在了一起一样,兵器碰撞的声音和惨叫的声音中,无数人的身体被撞得稀巴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2/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