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6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5/1270

  李自成到北京后,下令对地主全面追缴赃款来充实军费。
  是全面追缴,彻底追缴。
  就像张凡当初下令让所有地主老爷遵循新农税法一样,大家当然都私下不愿意。
  不愿意就打,李自成是真的干出来了,不缴赃款就打!
  就是这样,几乎得罪了汉人地主官僚。
  得罪了他们之后的后果是什么?
  很简单,没有了根据地。
  在古代,信息传达有限,皇帝必须得依靠地主官僚来管理最底层的人民。
  没有关门的税务衙门,没有大明日报,没有专门的农务部门,没有发达的水泥公路。
  所以古代皇权下乡非常难。
  一旦得罪了地主阶级,轻则税收收不上来了,重则引发暴乱,就像南直隶的那一次暴乱一样。
  而作为刚入主北京的李自成,在根基还没有扎稳的时候,得罪了所有地主阶级,要么最后税收不上来了,要么连扩充军队的人都招募不到了。
  千万不要低估地主对底层老百姓的控制。
  这也是张凡为什么宁愿将秦淮河杀得断流,也要拔除这个阶级的原因。
  他们是阻碍工业化最大的毒瘤,无论个别地主如何善良,在大时代面前,它们都应该被埋葬在坟墓中,永远钉死在那里。
  例如现在的辽东,他们害怕、恐惧,他们愿意拿出仅有的一点钱来帮助皇太极。
  帮助皇太极,就是投资自己的未来,是维护阶级的利益。
  现在那些地主已经开始掏私房钱出来帮皇太极招兵买马了。
  甚至有人私下买通一些农民,让他们去打探明军的消息。
  这些地主知道,明军善待农民,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去收集情报。
  不要以为老百姓不愿意做。
  也不要轻易用简单的善与恶去看待人类社会。
  众生皆苦,每一个人都在为吃饭发愁。
  有的人的确有底线,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
  或者说,当你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要活活饿死的时候呢?
  人是很复杂的。
  鲍承先在附近这么玩,玩得很溜。
  但实际上,崇祯已经先他一步。
  或者说,在前段时间明军找地主们征粮的时候,明军在民间已经开始发展情报网。
  皇太极刚收到鲍承先的信的时候,崇祯也收到了消息,建奴在周围秘密鼓动地主老爷们筹粮招兵。
  其中一个叫张五的人跑到参谋部来了,他是参谋部下面的情报部门在附近发展的情报人员。
  他不是专业的情报人员,就是很普通的农民,但受了明军的恩惠,有了饭吃,仅仅想报恩而已。
  他被杨嗣昌带来见皇帝。
  “陛下,有重要情报。”
  “进来吧。”
  张五被带进去后,跪在那里:“草民参见天子。”
  “起来吧,不必多礼。”
  张五便将今天他们村里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据说好一些人已经跟着村里的大户走了。
  当然,大户们在召集人手的时候,对外说的不是去打仗或者刺探明军情报,而是说附近有一些土匪,他们要为村子除害。
  但张五私下打听过,背后真是目的不简单。
  听完张五说的,杨嗣昌担忧了起来,他之前就表示不要将辽东的地主老爷们得罪完了。
  是啊,这些地主老爷们在当地是有多年的积威的。
  如此停下来,张凡不由得微微蹙起眉头来。
  杀人的确是要理由的,你不得不承认,明军在辽东也没有理由对地主老爷们大开杀戒。
  人家一没抢,二没得罪你皇帝,你上去就把人全杀了,吃瓜群众们怎么想?
  即便是当年炮轰南京城,南京流血夜,理由也是非常充分的:不守新政、聚众谋反、诋毁朝中重臣、杀朝廷官员。
  别看张凡这一路杀了那么多人,每一个人他都给出必死的理由了。
  唯独,进入辽东后,想干掉那些地主老爷们,还没有理由。
  等等,现在不就有了吗?
  勾结建奴!
  哎哟,不错哦,这是在给朕递刀子吗?
第629章
新的战局
  待张五退下后,崇祯说道:“杨嗣昌,所有军营严密安排岗哨,凡是民间给的情报,只收这个张五的,但其他人的要参考。”
  “臣明白。”
  “既然这个张五这么感兴趣,给他好好干,事情办好了,准他进军情司。”
  “这……陛下……”
  “用人要不拘一格,只要能做事的,做出成绩的,就要用。”
  “臣受教了。”
  “还有这些地方。“崇祯指着沈阳东面的大片区域,包括抚顺、东州、清河等等地方,“所有的情报都要收集上来,我们现在的敌人不仅仅是皇太极,还有那些大户,他们随时会拥戴皇太极。”
  提到这一点,杨嗣昌还是有些天真,他说道:“这,陛下,臣还是觉得……”
  “不要你觉得。”崇祯的语气锋利而果敢,没有任何退让的余地,“大明朝的改制让有些读书人颜面扫地,他们以为躲在辽东来,就可以继续他们的圣人世界。”
  “即使王师不去征集他们的粮食,他们一样不会心向朝廷!”
  “你记住,朝廷现在有雄兵百万,朕不需要向他们妥协,你们也不准!朕要的是粉碎一切阻挡大明崛起的势力!”
  “朕要的是一个全面接受新政的辽东,不允许有任何不一样,谁都不准从中作梗,谁敢阻挠,朕就杀谁!”
  “你们作为朕的股肱大臣,应该知道怎么做。”
  “臣等誓死效忠陛下!”
  “去收集所有投靠了建奴的大户,先不要打草惊蛇,收集名单。”
  “是!”
  杨嗣昌走出去后,深吸了一口气。
  他这才开始慢慢习惯起来。
  “传令给额璘臣和俄木布,让他们二人加快对沈阳的进攻,都围了这么多天了,总得给朕一个交代吧。”
  传令兵立刻去传皇帝的命令。
  此时围攻沈阳的兵力,有一半都是蒙古人。
  两个统帅,鄂尔多斯部的额璘臣,土默特部顺义王俄木布。
  一个在东城门,一个在西城门。
  下午五点的时候,明军再次对沈阳发动了进攻。
  其实崇祯给额璘臣和俄木布施压并不是为了真的让他们立刻攻下沈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5/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