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7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3/1270

  一共4200万石,取粮食平均价换算,需要3360两(约218亿元)!
  四、抚恤金。
  宁夏战死3万人,其中军长1人,师长2人,旅长有5人,团长5人,营长8人。
  镇远关全部守军殉国,此事军委会已经做了全国表彰。
  甘肃镇各个城寨死的人也高达1万,有团长15人!
  虽然宁夏镇的仗打得非常惨烈,但是甘肃镇的损失不算太大,整个西北在皇帝亲自抵达后,及时采取了主动进攻策略。
  如此看,西北的损失其实不算大。
  抚恤金总金额在350万两上下。
  但是辽东就不同了。
  辽河防线战死的人就有4万,锦州镇以及附近城寨战死的也有万人,广宁、大凌河等地战死人数达到2万人以上。
  这还不是最惨烈的,最惨烈的是沈阳之战。
  沈阳之战,京卫军(包括曹变蛟的御林卫)战死人数高达4万人,北府军战死了2万人,蒙古军战死2万人(攻城战死),关宁军战死4万人!
  为什么说沈阳城外尸山血海,仅仅明军就战死了12万人,基本上打得方圆十几里血流成河。
  其中军长这样的高级将领就战死了6人!
  师长高达12人!
  旅长更是高达30人!
  团长76人!
  营长268人!
  那种正面大会战下,基本上是用人堆出来的。
  看到这样的数字,军委会所有官员心里都在发抖。
  据说袁崇焕在统计关宁军战死的人数后,好几天没有吃进去饭。
  因为死的人实在太多。
  所以,辽东战场的抚恤金是多少呢?
  军委会也给出了一个答案:2380万两(约155亿元)!
  总抚恤金一共高达2730万两(约178亿元)。
  最后,从去年10月到今年5月,所有的军费开支是多少?
  1.015亿两(660亿元)!
  短短的8个月时间,在军费上燃烧了1.015亿两。
  要知道,崇祯九年,农税、商税,加起来的税收也就才4000万两左右。
  如果加上国营商社的收入,总收入差不多在6000万两左右。
  而这一仗,就打掉了朝廷一年半的收入。
  最最重要的是,据说南直隶的物价涨了。
  从南直隶抽调了近1500万石粮食出来。
  如果不是登州、海州、上海等市舶司对安南开放了,恐怕要维持这场战争的粮食补给,是非常紧张的。
  或者说,如果不是经历了之前那些年的土地改革,粮食藏富于民了,这一场战争根本不可能打下去。
  因为粮食如果都在大户、官员、贵胄手中,朝廷根本没法征调粮食。
  同时,从上海到辽东的海线,也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安南到大明的粮食,也保证了顺天府、山东、南直隶等地粮价的平稳。
  这些,都是保证这一仗正常运转的基础,缺一不可。
  实际上,战争的惨烈度体现在前线,而战争的综合实力,却体现在后方。
第653章
陛下,咱是真的没钱啦!
  有不少人在看待历史问题的时候,都会着眼于某一个时期每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
  然后将这个特定的历史事件放大,来推断对整个局面的影响,进一步论证个人对历史事件的影响进程。
  当然,个人在历史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例如南宋初年,没有岳飞的出现,恐怕南宋不一定能建国一百多年。
  例如隋末没有李世民的出现,历史可能会是另一番模样。
  不过,大多数时候,个人对历史的进程影响是比较小的。
  更多的时候,国家的存亡,都反应在当朝财政中。
  财政收入的崩溃,才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朝代灭亡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这么说?
  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可以体现出几个非常重要的国家管理指标。
  一、行政体系是否运转良好。
  财政收入一般有两块,一是税收,二是国营商社的收入。
  当收入暴跌,正面税收崩盘,以及国营商社破产。
  税收崩溃就意味着产业出了问题,而产业又是各地行政官员的考核指标,例如农业、商业等等。
  这反应出了行政的崩坏,具体表现就是贪官污吏太多,占据重要职位不干活,只收钱。
  二、国营商社入不敷出,要么是产业方向不对,要么是国营商社里的编制人员不干活。
  三、若是收不上来税了,说明顶层管理者也不思进取,不愿意改革,得罪利益集团。
  这些都反应出一个王朝灭亡的迹象。
  这个世界运转的逻辑是,当经济状况运行蒸蒸日上的时候,许多问题都可以被遮盖或者忽略。
  毕竟经济蒸蒸日上,大家口袋里的钱都在变多,没有人去在乎佃租是不是涨了,我是不是买得起田种地。
  但是,一旦经济增长整体放缓,大家口袋里的收入变少或者停止,而田的价格上涨,商品的价格上涨,以前被忽视的那些问题,就会浮出水面了。
  在经济学中,这些问题就有学名:灰犀牛。
  (灰犀牛:指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
  这个时候,社会的各个矛盾就会显露出来。
  如果这个时候,王朝还面临着巨大的外患,就会出现所谓的内忧外患。
  很典型的例如正统历史上明末社会既是如此。
  在内卷的社会中,整体社会财富没有增加,老百姓的土地被兼并走,社会矛盾日益加重,而辽东军事冲突越来越大。
  想要解开这个局面,并不是说那些片面的说袁崇焕不杀毛文龙,或者把东林党全部干掉就能解决的。
  因为根源就是财政制度问题,没有钱,就到处都是问题。
  有钱了,99%的问题都可以解决,另外1%的问题无非就是用更多的钱来解决而已。
  所以,到了21世纪,中国将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
  因为只有更好的发展经济,所有人的生活都得到改善,社会才会欣欣向荣。
  把饼做大,是执政者永远要考虑的第一目标。
  毕竟更加残忍的现实是:普通人只有在经济发展好的时候,才能过得稍微好一点。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经济发展如此重要,为什么张凡还要投入如此多的钱去打仗?
  这钱一算下来,国库肯定是不够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3/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