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7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3/1270

  “经过两个多月的测试,现在已经调整好,可以正式投入。”
  “好!还有印刷厂,印刷厂也可以用!”
  如果用到造纸厂和印刷厂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赚钱?
  不不不,赚钱是次要的。
  书本的费用会大大降低,书本的普及会大大增加,对新学的推动是革命性的。
  总之,蒸汽机一旦真的实现对外转化动力,它能利用到的场景就太多了。
  “今年北京制造局能投入多少台使用?”
  “回禀陛下,投入20台没有问题,不过臣觉得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哦,你说说看,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黄宗羲说道:“北方原材料缺乏,真正纺织大省都在南方,朝廷应该将这些蒸汽机优先普及到南方,例如南京江宁纺织局,杭州纺织局,武昌制造局,成都制造局,当然,还有上海纺织局,泉州纺织局,广州纺织局。”
  黄宗羲虽然年轻,但不愧是经常跟随在皇帝身边的。
  他说的这些地方,要么是国内位置非常重要的地方,要么是沿海出口商贸发达的地方。
  反倒是北京的原材料有限,即便配置再多的蒸汽机和纺织机,也受限于原料。
  “说得好。”崇祯转身说道,“曹化淳。”
  “奴婢在。”
  “各地纺织局需要配置多少台,这事朕交给你来处理,只能多不能少,找各地纺织局的官员进京先学习。”
  “是,奴婢知道该如何办。”
  “这事要快,朕相信,各州府的知府,各省的布政使,对它兴趣也非常大。”
  “陛下放心,奴婢这就去办。”
  现在泉州与南洋的商贸,每年可以赚数百万两。
  只要蒸汽机投入使用,一个泉州港的收入就能破千万两,完全不在话下。
  而且将来收复西域,在那里设置棉花厂,完全可以将国内的棉衣快速普及。
第672章
西班牙人的绝望
  现在扩充南部军区和西部军区为什么?
  从政治和文化层面来说,是为了施王化,布恩泽,让大家一起加入友好的中华大家庭,一起愉快的玩耍,不要被西方的奔放价值观带偏了。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还不是为了确保开辟更多的贸易线。
  生产力一旦提升起来,产能暴涨,除了满足内需,外贸肯定是要做的。
  朝廷从外面赚更多钱回来,是可以反哺国内的经济的。
  如果张凡不做这些事,百年后,英国也会做。
  英国做了,西方崛起,全球大航海进入第二代大殖民时期(第一代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时代),东方将会陆沉。
  所以啊,其实现在张凡是在和时代竞争,是在凭一己之力,改变全球局势。
  从北京制造局回去的路上,崇祯心中非常兴奋。
  黄宗羲他们可能只是认为蒸汽机开始用到纺织业、造纸业,会大大增加产出。
  只有张凡才知道,这是新时代真的要来了。
  在不久的未来,各行各业,都将迎来大规模的变革。
  这种变革和张凡在大明朝朝堂上的变革不同。
  朝堂上的变革是制度的改革,而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投入市场后,将会进一步打破旧有的生产关系、生活习惯,甚至对世界的认知。
  刚到紫禁城城门口,崇祯看见朱慈烺在宫女的陪伴下,骑自行车玩。
  已经七岁的朱慈烺,正是精力无限的时候。
  张凡心里想着,等朱慈烺长大后,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的了。
  想一想,他自己还是很期待的。
  八月二十日,福州。
  南京廉政总督察曹程坐在布政使司衙门里。
  在他面前的是福州府、泉州府的知府,还有福宁州的知州。
  “三位,本官也不是不讲理的人,这些都是举报三位贪污受贿的招供书,三位还有什么好说的么?”
  三人跪在下面,一声不吭。
  “身为朝廷命官,收弗朗机人的钱,为弗朗机人办事、说话,本官只能说,你们有什么,就去北京跟皇帝陛下说去吧。”
  泉州知府说道:“和弗朗机人打仗,朝廷又能落到什么好处?”
  福州知府义正言辞说道:“我们劝解陛下与弗朗机人议和,也是为了大明!”
  “好啊,三位签字画押吧,这样本官的任务也完成了,你们去北京跟陛下好好说。”
  “哼!曹程,你卑鄙无耻!”
  “你们骂我可以,不过我听说最近李自成回北京了,去了北京,说不定还要他来问一遍,到时候你们就知道,本官有多和蔼了。”
  曹程写了好几份汇报,一份是给皇帝的,一份是给北京都察院杨所修的,还有一份留底给北京廉政督察总府,最后一份是给泉州的周延儒的。
  八月二十三日,周延儒就收到了曹程的汇报。
  主要内容是说弗朗机人在沿海一带安插了眼线,三位知府都收了贿赂。
  这也是皇帝的意思,市舶司身为海关,得在往来人群中仔细留意。
  八月二十五日,郑芝虎吃完早餐,陪着范景文一起去巡查。
  一大早,一颗颗火炮就往已经开始热热闹闹的往本就满目疮痍的城头砸。
  郑芝虎看了一眼,经过这么些天的轮番轰炸,城门早就没影了,城墙也差不多了,勉勉强强还立在那里。
  这半个多月来打了多少炮?
  也不多,3万颗!
  为什么不在城门轰塌后攻进去?
  西班牙人可不傻,早就在城门后面布下了各种陷阱。
  如果要强攻,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需要死一批人。
  而郑芝虎不太愿意用那种打法。
  明明火炮多,完全没必要无谓牺牲。
  毕竟明军的一条人命还是很值钱的,朝廷的抚恤金可不低啊!
  郑芝虎说道:“范公,这些弗朗机人倒是有几分骨气,到现在还不投降。”
  刚说完,下面的人就跑来:“郑帅,泉州有来信。”
  郑芝虎接过来打开看完,眉头就皱了起来:“他妈的!老子在前线打仗,后面居然有人收黑钱!”
  “何事?”范景文接过信看完,也是一惊,好家伙,福建沿海三个知府都收了弗朗机人的钱。
  每人2万两(约1300万元)!
  范景文叹了口气,他说道:“郑帅,我终于知道这城里的弗朗机人为什么到现在还不投降了。”
  “你是说,弗朗机人正在等这几个官员的消息?”
  “诚如他们所言,和弗朗机人做贸易,对大明来说也不亏,但是他们没想到陛下会如此强硬,不愿意跟弗朗机人贸易,一定要破了这座城。”
  郑芝虎也有些疑惑:“陛下如此强硬的理由是为何?”
  “我也是听说的,前段时间,韩阁老去面见陛下,陛下提及万历二十二年吕宋岛那件事,非常生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3/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