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7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9/1270

  “如果小人筹集到了,大人能保证小人的安全吗?”
  “你敢怀疑将军大人的承诺!”
  “小人不敢,小人只是担心,毕竟明朝强大。”
  酒井忠清哈哈哈大笑:“这个你完全多虑了,明朝即便再强大,难道还能攻打到日本来?”
  要知道,当年强大的蒙古帝国,试图东征日本,也全军覆没。
  千百年以来,中原王朝并没有将军队派到日本,更别说攻打了。
  不仅仅酒井忠清,连德川家光也认为,明朝使者再如何强势,也就是来发泄发泄怒火而已,不可能真的动武。
  “小人明白!小人这就去筹钱!”
  “去吧!这件事到此为止了,你以后在台湾和福建行动要小心谨慎。”
  “嗨!”
  十二月二十五日,郑芝龙呈递上来一份调查汇报。
  什么调查汇报?
  关于刺杀郑芝虎的羽田家族的调查汇报。
  郑芝龙是这么说的:“陛下,这位酒井家是日本著名的大名,也是德川幕府的权臣,说明酒井家在私下与弗朗机人是有贸易往来的。”
  “好!办得好!到时候动员将士们的时候,要把此事说清楚,日本幕府权臣,派人刺杀我大明总兵。”
  “另外,将战船开到江户城的海港,点名让德川家交人。”
  “是!”
  “陈立到上海了吗?”
  “到了,应该已经和李岩见了面。”
  “朕会抽时间再亲自去一趟南京,走一趟上海,来年朝廷要重点发力上海府的贸易。”
  “陛下圣明。”
  毕竟现在手里的钱是真的不够用。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经过完年,推进到一月下旬。
  这个时候,出使日本的余大成回来复命了。
  余大成将出使日本的所有经过跟皇帝汇报了一遍。
  崇祯盯着那张地图上日本的位置,冷笑起来:“倭人是不是认为朕不能拿他们怎么样?胆敢对大明的使者不敬!”
  “陛下,以臣出使倭国看来,倭人是十分仇视我朝,并且他们非常的狂妄。”
  “臣在江户的时候,问过一个大名,问他对神宗时期朝鲜之战如何看待。他说那是一次不算失败的尝试,如果以后有机会,他们还会再来!”
  崇祯霍然拔出天子剑,大步走到地图前:“逼问朕手中剑利否!”
  余大成用一种有些凝重的语气继续说道:“陛下,臣觉得,倭人对我朝的野心并没有消失。并且,他们并不忌惮我朝,他们敢在臣面前公然如此说,并不担心我朝会派兵前往。”
  “何止没有消失,他们从未打消过这个念头!必须彻底扫平他们!”
  “陛下难道要对倭国用兵吗?”
  “怎么,你有何高见?”
  “倭国武士众多,虽说朝鲜之战被我军重创,但民风尚武,十分彪悍。”
  “朕打的就是他彪悍的民风,灭的就是他狼子野心!”
第687章
摊牌了,你们想让朕破产!
  无非就是缺钱嘛。
  以现在国营商社的生产规模,一旦蒸汽机批量投入生产,产能立刻暴涨。
  例如煤矿、铁矿等工业原材料的开采,例如纺织业的发展。
  甚至还可以应用到许多制造业。
  蒸汽机是一种动力机,只要解决动力转换的问题,是可以应用到许多行业的。
  这些改良,就不是他皇帝该操心的事了。
  毕竟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现在都有物理学了,大明朝的新学体系里聚集着一帮人才。
  中国古代,在生产方面,除了没有解决动力的问题,力的转化结构装置是不缺的。
  而且还有一件事,现在是可以做了的。
  这件事做好了,以后是不缺军费的。
  什么事?
  香烟的售卖。
  香烟这东西,在明末清初就已经呈现出不可控的局面,民间抽烟的人越来越多。
  按理说,这种对身体健康有害的应该严格控制。
  不过,这个世界上,从古到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真正控制住烟草。
  二战时的希特勒就是个禁烟狂魔,结果呢?
  禁烟失败。
  与其对抗,不如引导,顺便可以赚钱。
  如何引导?
  现在市场太乱,将生产权收归国有,经营权下放到民间,限量售卖,限制年龄,抬高价格。
  转眼已经到了二月份,崇祯启程走一趟南京。
  离开之前,他跟魏忠贤交代了这件事,让魏忠贤先去办,从顺天府开始办,将所有烟草生产商全部收集起来,归朝廷管控。
  清闲了许久的魏忠贤倒是乐意得很。
  二月下旬,崇祯已经抵达长江,此时的江南一带,气温明显回暖,路边的树枝也已经抽芽。
  长江边的商船规模,比天启年间更加繁多。
  从重庆、武昌、江西顺流而下的商船,载满了货品,在南京城外的长江渡口停靠。
  渡口上的搬运工人也明显比过去更多。
  崇祯倒是没有停下来,他过了长江,向南京城行去。
  南直隶巡抚钱龙锡带领南京城的官员,一早就恭候圣驾。
  等进了南京的紫禁城后,崇祯也没有休息,而是召集钱龙锡等人便开始谈起事来。
  因为吕宋岛那边已经给过来一大批订单,包括丝绸、茶叶、陶瓷、香料等等。
  据李岩说,金额高达80万两。
  而且这只是第一批,以后的需求还会越来越大。
  按照这个节奏来看,仅仅上海府出海到吕宋岛的贸易线,一年的收入恐怕会高达千万两。
  而这种规模的订单,肯定是一个刚刚建了几年的上海府承接不住的,需要南直隶在背后供货。
  这一次崇祯来就是为了彻底打通南直隶和上海府的隔阂。
  他亲自对南京城的官员们这样说:朝廷未来的一个大方向就在海贸上,南直隶有大明朝最丰富的产业。
  当天,崇祯就在钱龙锡的陪同下,一起参观了江宁织造局。
  江宁织造局就是现在的南京制造局。
  以前大明朝称呼它为江宁织造局,是皇家开设的,专门为皇家织造布匹、首饰等等。
  在新政改革中,改称南京制造局,并且编入国营商社总府管理。
  一月下旬的时候,李岩已经以国营商社总府同知的身份来参观过,并且找这里所有的官员谈过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9/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