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7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9/1270

  崇祯十年五月,就在南海局势稍作稳定,大明开海新政如火如荼,崇祯计划攻打日本的时候,漠北、沙皇俄国和皇太极,在车臣汗的撮合下,暂时达成了一个军事联盟。
  这个盟军计划是驻扎到辽北。
  显然,皇太极和车臣汗打算一起忽悠俄国人,他们将明军描述地并不是很强大,但也绝对不弱小,并且说服彼得·戈洛文向西伯利亚总督写信,调拨更多的军队。
  车臣汗非常了解俄国人对东方的征服欲望,如果有人想要当炮灰,他是很愿意的。
  当然,皇太极也是非常愿意有人主动站出来去虚弱明军的。
  而为了扩张更多的资源,接受蒙古帝国的遗产,漠北三部共举皇太极为盟主,准备西征。
  国际局势远远没有大明朝的官员们想的那么乐观。
  当然,皇帝也不指望大明朝的某些官员能够展望国际形势,做好自己手里的事就好了。
  国际形势,会有专门的部门来去研究、分析。
  不过,也得时刻认清一个残酷的事实,留给皇帝的时间并不多。
  为什么?
  因为大明朝周边太多敌人了。
  华夏这块位置实在太好了。
  沙俄想扩张,日本一直垂涎三尺,西班牙人想占领,英国佬做梦都想来。
  无论是东方的敌人,还是欧洲,都想来。
  想要一个个干掉,是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的。
  到了五月中旬,朝局逐渐稳定下来后。
  崇祯就开始闭门和郑芝龙、袁可立商讨东征日本的战略。
  而去年十月,余大成出使日本,让日本半年之内交出多尔衮。
  现在时间已经到了。
  好消息!好消息!好消息!
  日本没有交人!
  当然,还有一个好消息。
  日本也没有就刺杀郑芝虎给一个交代!
  日本俨然一副,我和你有大海之隔,你拿我没办法的架势。
  这颇有一点像历史上拿破仑时期,拿破仑干废了欧洲,英国佬却十分猖獗的架势。
  张凡仿佛看到一群日本人站在海对岸蹦跶:就不交人,就不交人,你来打我呀!
  张凡:这么贱的要求,我不满足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五月二十六日,身在朝鲜的卢象升秘密回到北京,参与到整个战略计划的制定中。
  军委会最新的秘密情报汇报上来,已经有十五艘苍龙战列舰停靠在朝鲜南岸,另外调来运输的商船100艘。
  军委会给出最新的指令,以卢象升为左路征讨统帅。
  上海军港的郑芝豹是主力军,上海战线有大军十五万大军,郑芝豹也到了北京。
  其中有苍龙战列舰50艘,普通的商船200艘。
  进入四月份的时候,民间一部分商船基本被调了过来。
  无论是上海,还是朝鲜南部,都囤积了大量的粮食。
  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都是军委会、内阁首辅、户部尚书的机密会议。
  从两路大军分别多长时间登岸,目标是什么,需要多长时间完成目标,可能发生的意外有哪些,应对之策有哪些,全部探讨到了。
  不仅如此,还有随行的医疗队、后勤部队、宪兵队、工兵队,全部都有讨论到。
  可以说这是一次准备最齐全的东征,连打皇太极都没有这样。
  毕竟是去日本本土作战,所以需要发展日本的投降派。
  当然,少不了武器的配置。
  首先,苍龙战列舰上肯定是配置了火炮的,标配的是红夷大炮。
  其次,还配置了大量威武大将军炮,这是为登陆后,陆军作战用的。
  另外,火枪有一半是配置的第三代燧发枪,有效射程已经到了100米。
  不仅如此,震天雷也迭代到了第三代。
  第三代的震天雷是什么样子的?
  已经很接近原始版的手榴弹了。
  在研制威武大将军炮的时候,明军的火器引入了引信这个装置,才有了开花弹。
  随后,引信这个装置又用到了震天雷上。
  以前的震天雷是靠着长长的引线延迟爆炸。
  基本上用来守城,例如北宋末年,金国人攻到东京城下,宋军就用震天雷守城。
  但第三代震天雷,已经有了拉火环,拉动拉火环,摩擦点燃拉火绳,由于装备了引信,能做到延迟爆炸了。
第696章
炮轰日本港口
  第三代震天雷配置了10000枚。
  这种刚迭代出来武器,不要以为它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做了大量的实验,最终才定下来的。
  初代生产10万枚,每一枚的成本高达1.5两银子。
  10万枚就是15万两。
  多不多?
  对于整个军费预算3000万两来说,九牛一毛。
  可是生产线还没有完善,生产速度有限,有10万枚已经很不错了。
  什么?
  3000万两哪里来的?
  呃,不好意思,今年两个案子,抄家就超出了1300万两。
  国债又收了一批,加上去年年底还剩的,除掉年初投入的行政、军费开支,再加上国营商社赚的,以及这几个月的税收。
  现在国库里有有5000万两。
  钱肯定是够的。
  现在的大明朝,现在这种体制,真的要想办法搞钱,怎么可能没钱呢?
  问题的重点,仗要打赢。
  仗如果打不赢,3000万的投入就打水漂了,无数人就白死了。
  而且还会引发朝堂上的政治危机,例如军委会要被清洗,郑芝龙再也没有机会进入中枢。
  新上台的人甚至会对开海新政产生影响。
  这些才是崇祯脑子里在思考的东西。
  六月初一,一大早,北京城的街头像往常一样。
  工人们正在劳作,农民挑着菜到菜市场售卖,街头吃早餐的人正在闲谈着最近的一些趣事。
  朝阳新区一车一车的椰子从天津港刚运过来,被运输进城,储存在城内的仓库里。
  不多时,街头就传来了卖报郎的声音:“朝廷要为抗日援朝战死的士兵举行祭奠大典!”
  不少人转身,有人笑道:“小子,给我来一份报纸。”
  “好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9/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