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8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8/1270

  鳌拜立刻将那个投降的明军探子找过来。
  这个人叫汪小卫。
  “出动了两千人,不太可能再有其他人马,定北寨是要留人手的。”
  “好!太好了!”鳌拜粗着嗓子,声音洪亮,“立刻调集1万人马!”
  “嗻!”
  夜幕是深青色的,风停了,但雪没有停。
  在阿勒楚喀城外,一片黑压压的洪流朝前面的雪原流去。
  二十七日上午,探子前来汇报,在十里之外发现了一支约两千人的军队踪迹。
  俄军统帅阿列夫大喜,来到远东,终于第一次遇到了目的的军队了。
  阿列夫可能不太懂远东的行情。
  远东的水比他想象的要深。
  为什么这么说?
  在俄国人看来,两千人的兵力已经不少了。
  此时沙俄的总兵力也不会超过10万人,大量的兵力都投入到欧洲。
  超过20万那是二三十年之后的事了。
  但是,这种级别的兵力,拿到远东来,是真的不够塞牙缝的。
  由于从来没有跟明军正式交过手,俄军并不太看得起明军。
  又由于之前扩张领土掠夺实在太顺利,俄军颇有些傲慢。
  上午九点的时候,俄军主动向明军发动了进攻。
  明军很快也发现了这支俄军。
  上午九点半的时候,明军明显看到前面的雪松林里面涌出来了一大片人。
  那些人穿着貂绒大衣,戴着大帽子,手里拿着长枪,向这边快速奔来。
  俄军明显是非常野蛮的冲锋,没有什么防御战术。
  这是一种极度自信的姿态。
  张杨大吼一声:“列阵!”
  明军的线列阵快速摆出来,小伙子们开始给燧发枪上子弹。
  左右翼则是轻步兵的自由射击队列。
  俄军嘶吼着:“冲!干掉他们!”
  他们冲得飞快,直到冲进明军的射程。
第748章
被打到怀疑人生的俄军
  什么?
  俄军是来送人头的?
  瞎说什么!
  人家是明俄友好往来的前锋大使。
  你想想啊,以前俄军几乎没有接触过明军吧?
  俄军从欧洲一路平推到远东,冲着西伯利亚的熊都要高喊两声:乌拉!别跑!弄死你!
  他们能瞧得起明军?
  他们当然瞧不起明军。
  所以就来送人头……哦不,是来为友好交流打下坚实基础的。
  你想想,沙俄派2000人被碾成肉渣后,又派1万人可能还是被碾成肉渣。
  最后给了紫禁城的皇帝开战的理由,结果这些年征服的土地可能全部要吐出来,最后莫斯科开城欢迎。
  所以今天这算不算友好交流的开始?
  既然是友好交流的开始,对于远道而来的“客人”肯定要给予最猛烈的火力,否则对方怎么会客客气气地谈话呢?
  砰砰砰……
  明军的火枪手开枪射击了。
  子弹的精准度虽然不高,不过密密麻麻的排列冲击出去,轻而易举推倒了冲在最前面的十八个俄军。
  燧发枪的子弹连铁甲都能击穿,更别说他们穿的只是动物身上的皮而已。
  俄军也打算涉及,不过要再等二十几年,欧洲的燧发枪才会传到沙俄。
  这个时候的俄军还配置的火绳枪。
  并且这支远征军其实是俄军中非常次的军队,就是那种放养类型的。
  而火绳枪的有效射程才不过40米到50米。
  而且沙俄现在还没有接受彼得大帝的改革,军队里还没有排队枪毙。
  这一冲上来,又没有到自己的火枪射程,又是零散的冲锋队。
  立刻将肉包子往吃货嘴里扔,有去无回。
  而明军第一排发射完后,第二排立刻跟上,中间衔接的非常好。
  第二排射击完后立刻第三排。
  三排切换的时间才不过十几秒钟。
  三排一下来,直接就毙了俄军五十几人。
  五十几人可不少了啊。
  21世纪中小学一个班级就是五十几个人。
  你想想,十几秒钟,一个班级的人全部被干掉。
  那种场面,非常有震撼力。
  正统历史上,俄军一路东征,打下东面大部分土地,很多地方就只是派五六十人,多的也就一百多人。
  结果现在一出场,十几秒被干掉五十几人。
  这就相当于明军西征,明军一般派几万人出征一个地方,结果一上场十几秒钟几万人都被干死了一样。
  俄军还没有回过神来,后面的明军一看俄军被火力压制住,立刻有自由射击队冲上前补位。
  自由射击者又干死了十几个。
  俄军的前锋部队一下子懵逼了。
  从来没有打过自己死得这么干净利索的仗。
  懵逼得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一个个牛高马大、满脸长毛的俄军,那一刻在雪地里真像是迷途的小可爱一样。
  仿佛在说: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干什么?
  连长伊万诺夫在后面一看前面那架势不对,眼睛都看直了,下巴差点掉在地上。
  他怔了几秒钟,脑瓜子就只剩一个字了:逃!
  只见他掉头就跑,跑得飞快。
  前几天在阿列夫面前吹的牛逼有多响,现在跑的就有多快。
  他这一跑,恨不得把宇宙第一速度跑出来。
  他这一跑,其他人立刻刹住脚步,转身连滚带爬地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8/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