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8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9/1270

  夜晚降临,黑色如同永恒,将敦煌这座孤城包裹起来。
  不知何时,黑夜中出现了火焰。
  那是今日战死的士兵的遗体被燃烧腾起来的熊熊烈焰。
  黑夜是如此的漫长、难熬,但是它终究会过去。
  此时,苏里唐安心地入睡了。
  他已经确定明军没有粮食,明日就可以放心大胆全军出击。
  一战定乾坤。
  到了下半夜,天空慢慢移动的层云后面露出了一轮冷月。
  它像一只冰冷的眼眸无情地注视着河西尽头的那座孤城。
  千百年来,华夏无数男儿埋骨于此。
  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来到这里,马革裹尸。
  大约在六点钟的时候,冷月将雪原染成银白。
  在银白色的尽头,出现了一条黑色的长线。
  无数铁蹄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的声音。
  从高空俯瞰下去,一望无际的大军,正在向前面前进。
  旌旗在风中飞扬,士兵们披着钢甲,带着钢制面具,正安静地行军。
  敦煌的天大概要到北京时间九点以后才亮。
  探子不断回来汇报敦煌城最新的情况。
  曹文诏心中已经有数。
  敦煌的情况已经严重到没有任何可迟疑的地步了。
  他们没有时间做准备,来了就是决战。
  一战定胜负。
  军中有一口棺材,那是曹文诏为自己准备的。
  出发前,他将棺材放在全军军官面前,表示了自己必死的决心,也希望诸位和他一样有必死之心。
  八点半,天空稍微亮了一些。
  城外的吐鲁番军队开始做准备。
  一队队大军整齐排列,军鼓响彻在天地间。
  旌旗如同天上的云一样。
  围了几个月,苏里唐扔了8000人进去了。
  现在还有9万大军。
  这9万大军在八点半的时候,就将敦煌城四面的城墙围得水泄不通。
  城内的明军全部都集结起来。
  贺人龙用最后的力气说道:“吾等今日死战,明日忠烈祠见!”
  “死战!”
  “死战!”
  “死战!”
  城内响起了高昂的声音。
  城内所有军民都分布在四处的城墙,准备迎接今日敌军大规模的进攻。
  苏里唐骑在马上,他带着亲卫军,在大军的军阵种飞奔。
  他在检阅自己的军队。
  弓箭手密密麻麻排列,投石车也被推出来。
  还有一个个体格强壮的重步兵。
  他们大声聒噪着,刚刚喝过酒吃过肉,壮了胆子,扬言要将城内的明军活剥了。
  苏里唐意气风发,今日他誓要夺回敦煌,打击明军的气焰。
  甚至他还想要趁机将战火燃烧到嘉峪关,击破嘉峪关,直入河西。
  号角声响起来了,吐鲁番军队开始高呼:“杀!”
  声音如同海啸一样,冲上天际。
  一块块军阵如同地面坦克一样,朝敦煌城推进,地面在颤抖,连城墙都在颤抖。
第767章
血战敦煌
  崇祯十一年,四月十五日,清晨。
  在敦煌城,玉门关前,吐鲁番大军完成了大规模的集结。
  一直犹豫不决的苏里唐在得知明军早已弹尽粮绝后,终于对这座孤城发起了总攻。
  风从远处如同海浪一样一排排推来,掀起漫天雪雾。
  9万大军到底有多少?
  如果50个人是一个班,则可以分出1800个班。
  雪原上,一望无际的大军,仿佛海洋一样。
  锣鼓震天,轰鸣如雷。
  脚步声震天动地,呐喊声似山崩地裂。
  最前头的部队,一个个身高足有一米九。
  他们推着一根巨大的木桩,上面包裹着动物的皮,浇灌了水,这样会非常结实。
  二十人推着这样一辆攻城车,口中有节奏地呼喊着,用力往前推。
  他们表情狰狞、凶恶,额头上暴出一根根粗壮的青筋。
  攻城开始了!
  “调整火炮!”
  “火炮调整完毕!”
  “填充弹药!”
  “填充完毕!”
  “开炮!给老子狠狠打!”军官的声音沙哑,淹没在攻城敌军的怒海一样的呼啸声中。
  火炮士兵看到军官的嘴型了,开始点燃引线。
  红夷大炮发出一声怒吼,铁炮从炮膛里喷薄而出,朝下面的大木桩笔直冲去。
  砰的一声。
  木桩一震,头部被铁炮轰成粉碎,被一股巨力掀得朝一边横摆过去,翻倒在地上,一瞬间就压住了六个人。
  有的是直接压中了脑袋,当场毙命,有的压中了腹部,口吐鲜血,内脏破碎,还没有立刻死。
  一个木桩被打掉,后面的木桩紧跟上来。
  城头的火炮兵快速填充炮弹,一连发射好几炮,打废了三个木桩,只剩下最后一个木桩。
  前面的敢死队推着云梯快速朝城楼靠近。
  明军的火枪手一排排开枪,子弹击在下面冲锋的吐鲁番士兵身上,击中他们,将他们击倒在地上。
  一排又一排,轮换着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9/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