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8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5/1270

  现在是知州,五品官员,连升三级!
  这可是对天才的格外照顾。
  可是咱们的陈锦在离开北京的时候,眼中却含着泪水。
  是个正常人都不会认为去琼州(海南岛)儋州做官是升职。
  当年苏东坡被调到儋州去过,那是因为朝中有人想他死,所以将他调到那里。
  陈锦为什么有如此待遇,有人大概率上是猜到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朝堂下面的传言才稍微平息了一些。
  陈锦是北京大学的高材生,即便如此,乱嚼舌头,也是会付出代价的。
  更何况他的那份奏疏漏洞百出,崇祯看完后,当场就给吏部下了一道命令:升陈锦的职,让他滚到琼州去!
  陈锦这小伙子也的确是个憨憨。
  自己被人当了枪使都不知道,断送了大好前程。
  这件事并未结束。
  因为牵扯到军队,极其敏感的话题。
  现在辽北也在打仗,按照有些人的推论,既然西军内部有问题,是不是这种问题普遍存在?
  那辽东军内部是不是也可能存在?
  五月初十,武威知府李开文被押送到京师,和他一起来的还是杨广名。
  听说这两人进入顺天府后,北京城里就有人听到风声了。
  有小道消息说半路被人截杀过。
  但截杀未遂,廉政督察府的人殉职了一个,最后还是锦衣卫及时赶到,才化险为夷。
  当然,这些都只是传言,没有人知道是不是真的。
  初十的傍晚,天空被夕阳染成红色,有一种诡异的红,看得有些瘆人。
  崇祯到了昭狱里。
  骆养性将路上的经过汇报了一遍,崇祯皱起眉头来了,他只是说道:“往下查下去,查查是谁派来的人。”
  “是。”
  很快,崇祯见到了李开文和杨广名。
  李开文自然是见过皇帝的,他被带出来,立刻就认出皇帝,连忙跪拜道:“罪臣参见陛下。”
  一边的杨广名一听,脸刷的一下白了,连忙也跪在地上:“草民参见陛下。”
  “李开文,朕问你话,你一句句答,答好了,朕留你一命。”
  “臣不敢隐瞒君父。”
  崇祯盯着李开文说道:“好,武威军长贺守义到底有没有拿钱?”
  “臣……”李开文犹豫了一下,“臣没有确凿的证据,因为钱不是臣送过去的,杨广名跟臣提及过他拿了。”
  一边的杨广名连忙说道:“陛下,草民以项上人头做担保!”
  “拿了?”
  “拿了!”
  “拿了多少?”
  “100万两!”
  崇祯的手关节一下子有些发白。
  100万两(约6.5亿元)!
  一个军长,竟然拿了100万两!
  这是要造反吗!
  崇祯锋利如刀的眼神刷的一下又定在了李开文身上:“朝廷的款项是拨到武威城的,两年时间,一共拨发了300万两!”
  已经感受到了皇帝语气中的怒意,李开文将头埋在长袖之间,一动不敢动,全身都在发抖。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说道:“钱都是怎么给到贺守义的,你们是如何瞒过宪兵司的?还是说……”
  “钱到了武威城,臣以招标民间商社的名义,先是将钱转给了杨广名。”
第772章
朕是多久没有诛人九族了,都忘了?
  杨广名接过话来,说道:“听说贺军长那里有几瓶好酒,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喝酒的人,就拿钱,不,搬钱过去买了两瓶。”
  崇祯盯着他看:“多少钱?”
  “一瓶十万两,前后买了十瓶。”
  “还有没有别的证据?”
  杨广名说道:“武威城宪兵司李复也收了钱。”
  崇祯心头一沉,他娘的,监察院有人果然掉链子了。
  “收了多少?”
  “30万两!”
  “还有其他证据吗?”崇祯语气和善,但额头上已经暴出一根根青筋来,“只要你们说出来,朕饶你们一命,朕还饶你们家人一命,说,都说出来。”
  李开文说道:“臣在京师宏远运输商社里存了一份名单,臣知道的所有收过钱的官员名册都在那里。”
  这李开文也是个老手,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他这就是给自己留的一条后路,一旦哪一天自己翻船了,这就是和廉政督察府谈判的筹码。
  按照最新的律法规定,所有坦白从宽的都可以视具体情况获得减刑的机会。
  这一规定是为了最大程度引导犯罪者认罪,加快案件的推进进度。
  案件侦破越快,对国家对朝廷肯定都是有好处的。
  “怎么取到名单?”
  “就说是山西晋阳王家村的王文才取件。”
  “王承恩。”
  “奴婢在。”
  “你现在立刻带一些锦衣卫去京师宏远商社走一趟。”
  “是。”
  京师宏远商社是什么?
  相当于后世的快递公司。
  而且他们还专门提供一种寄存服务。
  这几年北京城大力扩张,土地供应充足,商业日渐发达起来。
  不少商人将货物运输到北京,没有地方寄存,于是就诞生了这样一个新的需求。
  而运输商社们平日里帮商人们运输货物,他们本身有许多寄存的库房。
  既然民间有寄存的需求,索性这些运输商社就兼顾起寄存的生意。
  一般都是和寄存者核对好口号。
  运输商社都是朝廷商务部拿了注册资质的,战时状态和民生进入紧急状态后,必须听从官府调令。
  所以这些商社的审控和管理非常严格,对客户的信誉度也非常高,一直都严格地执行着这些规矩。
  一旦出现不给东西的,必然影响他们的商誉,甚至可能吃官司。
  毕竟现在朝廷正在加大对契约司法的推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5/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