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8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8/1270

  这一年的唐子陵,也就才二十八岁。
  可以说是大明朝最年轻的巡抚,从基层官员一路上来。
  这可是崇祯手把手提携的新人,和李岩、李自成、顾炎武他们一样。
  有人私下里说,唐子陵到任湖广省巡抚,预示着新学派开始进入大明朝权力上层,将为大明朝带来全新的气象,为新政的可持续化注入鲜血血液。
  而新的巡抚制里,巡抚衙门里的官员其实包含了巡抚、布政使、廉政督察府督察、按察使、治安督察府督察等省内核心官员。
  你可以理解为,省各个部门的一把手,组成了巡抚衙门的核心。
  巡抚虽在地方,但属于京官,管理一省的官员纪律、思想建设、朝廷政令传达。
  并统领经济、工业、农业等基础建设。
  他的职责与布政使平行,他无权任免布政使,也不能随意干涉布政使管理省。
  不过,他手里有朝纲,即大明朝所有官员都必须遵守的朝纲。
  朝纲由御前大臣联合编写,廷议决策,最后皇帝签字盖章生效,相当于大明朝官员的纪律。
  如此来看,巡抚的职责,更偏向于朝廷对地方官员的管理,既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制,又加强了地方官员自身的纪律,进一步防止贪污。
  例如这一次麻城案,官员卖酒给商人,百姓有难题官府不审理,都是违背的朝纲,巡抚可以联合巡抚衙门的内议,免除官员的官职。
  并且廉政督察府可以进一步调查,并提交北京都察院,由治安督察府配合都察院,对官员进行调查,进行后续的罪名处置。
  以前事无巨细的人事权都集中在北京吏部,这就造成了地方上出了事,北京不知道,中间也延缓,则很容易被人半路拦截。
  现在不同了,从省、府、州、县、镇和村,都有一个这样的角色,来在地方上专门负责官员的纪律、思想建设等等。
  这是一次地方权力架构的调整,虽然行政权没有动,但由于巡抚制的常规化,地方的权力明显发生了重大的转移。
  这才是一切听朝廷指挥的开始啊!
  “子陵,你今日刚来,朕在你前面先抓了一批人,这批人朕就交给你处置。”
  唐子陵立刻就听出来,皇帝这是助他新官上任三把火。
  “臣领旨,臣一定彻查此案。”
  “朕这里有一份名单,你好好看看。”
  唐子陵接过来,看了一遍,都是陌生的名字,但官职全部标记在那里。
  “湖广省廉政督察府已经介入进来调查,巡抚衙门的人也要立刻展开行动,该罢免的全部罢免。”
  调查权在廉政督察府,任免权在巡抚衙门,最终是死是活,暂时还是皇帝直接开口。
  崇祯又说道:“虽是江陵人,但初来湖广官场,却也不必忌惮,朕不需要你在官场里权衡各方势力,谁违背了新政,就罢免谁,谁违反了朝纲就罢免谁,谁触犯了律法,就罢免谁!”
  “臣明白。”
  “你的第一届巡抚内议,朕就不参与了,尽快将湖广省的巡抚班子组建起来,将镇和村也落地下去,事关重大。”
  “是。”
  镇和村可以说是朝廷动员基层农民至关重要的组织单位,镇和村如果做不好,朝廷和基层的百姓依然还是半脱节状态。
  见完唐子陵,崇祯便去休息了。
  三天后,武昌城《大明日报》的头条震惊了全城。
  一共有三十二名官员被湖广省廉政督察府请回来喝了茶。
  新上任的巡抚一口气干掉了这三十二名官员。
  这简直引起了巨大的权力海啸。
  这是大明朝以前完全没有过的事情。
  一个官员,罢免三十二个官员,在以前的大明朝,想都不敢想。
  谁都不敢这么玩。
  但是这一次,新任的巡抚就这么干了。
  其实并不是唐子陵这么干的,罢免官员,是必须经过巡抚衙门的内议,也就是巡抚衙门内议官员根据廉政督察府提供的信息,依据朝纲举手表决。
  这一次的罢免,无疑是开启了中央对地方管制的新篇章。
  当然,这三十二个官员中,不包括李家清这样的布政使官员。
  涉及到三品以上的官员罢免,都必须由北京吏部提报,北京廷议决策。
  而在巡抚衙门罢免三十二名官员后的第二天,皇帝就直接颁布了对这三十二个人最终处理结果。
  斩立决!
  六月五日,三十二颗人头在武昌城外滚滚落地。
  临死前,黄连平哭得稀里哗啦的。
  城内依旧繁华、忙碌,但整个武昌府的官场都陷入恐慌中。
  这种恐慌在向湖广省地方州府蔓延。
  杀完后,仅仅还只是开始。
  在六月初,省廉政督察府的命令开始陆陆续续往州府里传达。
  由巡抚衙门牵头,几条线的衙门开始快速新建起来。
  一、州府的廉政督察局,县里的廉政督察处和镇上的廉政督察所。
  二、镇和村的行政衙门开始快速组建。
  三、州府的治安督察局,县里的治安督察处和镇上的治安督察所。
  四、州府、县、镇、村的各级巡抚都开始组建。
  这些全部是人事相关的,按照新规,由省巡抚衙门牵头安排。
  人员就从武昌大学里选拔。
第800章
频繁跳动的鳌拜
  六月上旬,武昌城的人经常可以看见一队队人马从街头快速小跑过。
  那三十二名被处斩的官员,除了脑袋搬家了以外,还被抄了家。
  并且家属全部在接受进一步调查。
  凡是参与贪污、结党营私者,全部被拖出去砍了。
  往日一个个荣华富贵、趾高气扬的少爷小姐们,如今贵气不在,要么被调查,要么被赶出家门,流落街头。
  每天都有人头在草地上打滚。
  至于没有直接参与进来的家属,也就释放了,但其后人用不得公考。
  六月十一日,麻城县。
  麻城知县张合在衙门里数钱,最近刘忠全又送来了1000两。
  他嘴里的笑容还没有合拢,就听见外面传来声音,正恼怒谁敢在知县衙门闹事,把银票收好,打算出去看看。
  刚走到门口,门就被踢开了。
  “什么人!敢擅闯知县衙门!”
  “麻城知县张合,我们是省廉政督察府的人。”
  另一边的人说道:“我们是锦衣卫。”
  张合还没有搞清楚状况,锦衣卫便将他的官帽摘了,然后抓住头发就往墙上撞。
  撞了五下,撞得张合头晕目眩。
  “张知县,我们现在证据确凿,你勾结刘忠全,贿赂黄州府通判赵成至,承宣布政使司左参政黄连平,草菅人命。”
  张合还一脸懵逼。
  “现在依法逮捕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8/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