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8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5/1270

  到了早上八点,蒙古人被杀的被杀,溃散的溃散。
  明军一路追击了几十里。
  杀得松花江的百米江面都被染红了。
  如果车臣汗知道了,估计会原地爆炸。
  车臣汗:不能再杀了,再杀我们人不多了!
  直到下午三点钟,出去追杀的明军才回来。
  当天就统计完战功。
  歼敌17998人!
  蒙古人一共也来了三万人,被杀了一大半,剩余的一小半,有的人裤子都没有提起来就跑了。
  当然,其实还有不少蒙古人当时在被袭营的时候选择跳到松花江里。
  蒙古人都不太会游泳,被淹死的肯定不在少数。
  两天之内,罗斯人和蒙古人,全部被李定国给干掉了,这一点鳌拜肯定想不到。
  连祖大寿都想不到,当然,正在北上的赵率教也不知道。
  战局已经悄然发生变化。
  这支轻装上阵的御林卫,注定要在这一次的辽北之战中大放异彩。
  李定国的名字,也注定要在大明朝的军中绽放出光辉来。
  如果说当初李定国带领800御林卫铁骑拼死撕开禁卫旅,为御林卫杀出一条血路来是他人生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那么现在,无疑是他的人生第二个高光时刻。
  因为他还有下一个目标。
  他们发现了建奴的一个隐秘根据地,大致的位置是在后世的齐齐哈尔那一带。
  他不知道那里其实是皇太极亲自组建的一个隐蔽城寨。
  阿勒楚喀城是辽北核心地带的要塞,那是皇太极吸引和牵制明军用的。
  李定国在砍完蒙古人后,就快速消失在松花江。
  七月三日,鳌拜快速行军,他朝西北方向赶来。
  此地位于阿勒楚喀城南面一百五十里,再往西行军百里,就可以将明军引入三军的核心区域,三路包抄明军。
  鳌拜觉得自己是个天才。
  用这种方法打明军,明军就算再强,也扛不住。
  一旦吃掉这支明军,明军的军心必然受损,他可以乘胜追击。
  七月五日,鳌拜终于停下来了,没有再走了。
  祖大寿也停下来了。
  祖大寿:既然停下来了,就开干吧!
  鳌拜:哈哈哈,你已经中了我的计了!
  范文程:我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到底哪里不太对劲,我一时半会儿也说不上来。
第806章
自认为牛逼的鳌拜
  “王大人,不对劲啊,这么多血迹,这里发生过一场大战。”
  辽东军第二军团第三军第一师参谋周建深望了望周围,警惕地说道。
  空气中还漂浮着淡淡的血腥味,伴随着夏风和水汽,甚至还有些粘稠的不适感。
  周围的树上还有不少刀砍过的痕迹,地上的泥土到处是挣扎和厮杀的狼藉。
  王开山说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我们应该是到了扶余。”
  “最多才过去两天,两天前,这里有过一场血腥的战争。”
  地上还散落着一些内脏,已经开始发臭。
  不远处有大火焚烧的痕迹,还有一些骨架没有烧干净。
  在树林的角落里还能找到几漏掉的死尸。
  周建深惊讶道:“大人,这些死的都是……看样子是罗斯人!”
  树上还插着一柄锋利的匕首,王开山拔下来那匕首,上面镌刻着小字:御林卫王虎。
  王开山大吃了一惊:“是御林卫来过!”
  “快,速速检查周围,然后汇总一份报告给赵帅!”
  “是!”
  七月三日下午,一封关于罗斯人与御林卫在扶余有过一场大战的消息被快马加鞭送往后方。
  王开山所在的部队主要是后勤,有800骑兵做侦察兵,另外3000军民押送辎重。
  也正是在七月三日,祖大寿已经收到了赵率教的信。
  赵率教10000重装骑兵已经北上,又以3000火枪做侧翼掩护,七月六日可以跨过松花江南河段,也就是扶余所在之地。
  在东北大平原上,重装骑兵显然非常占据优势,一旦铺开进行冲锋,就如同地面坦克群一样。
  七月四日,行军中的赵率教收到了王开山送来的信。
  赵率教疑惑道:“御林卫什么时候北上的?”
  时间过的飞快,七月六日,赵率教跨过松花江,抵达扶余,在扶余做了粮食补给。
  他在扶余转了一转,这里的确发生过大战。
  但目前为止,无法推断是御林卫胜还是罗斯人胜。
  赵率教心头难免有些忧虑,他问王开山:“你们在这里的几日,有发现过罗斯人的踪迹么?”
  “没有,我们派探子在方圆百里都搜查过,没有罗斯人的踪迹,那座只修建了一半的城寨里一个人都没有。”
  这下北部军区第二军团的高层们都迷惑起来。
  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罗斯人去哪里了?
  前面会不会有罗斯人其他的城寨?
  罗斯人是不是已经埋伏好了?
  赵率教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他开始派出大量的探子在前面侦查。
  此地离阿勒楚喀城已经只有200里,前方可能有大量的敌军,他不可能贸然前进。
  七月七日,阴天,层云仿佛要从天上压下来。
  天气闷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一队队建奴大军安静地穿过前方的松林,他们斗志昂扬,军纪严明。
  范文程说道:“大人,我们为何不等蒙古人和罗斯人来了再动手?”
  鳌拜说道:“范先生,你的确足智多谋,但打仗你还是缺了一点。”
  “我通知蒙古人和罗斯人,三军围杀明军,前提是明军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进入埋伏圈。”
  “若是让他们赶到,我再动手,明军必然有所察觉。”
  “其一、明军军阵就会有所变化,用以对付三军包抄之势。”
  “其二、明军甚至可能会撤退。”
  “而现在,明军以为只需要对付我们一路大军,他们摆出来的军阵,是用来攻打我们的,对其他方向的防御会很薄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5/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