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9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8/1270

  “做买卖。”
  “那你认为王彬为何会杀死阿尔克斯?”
  “民女也不知道,当民女出来的时候,阿尔克斯已经死了。”
  崇祯沉默片刻,他说道:“你对红夷人有多了解?”
  “谈不上了解,民女只是有几艘船和红夷人有生意上的往来,陛下恕罪,民女只是想做点小买卖,没有想到事情会这样。”
  “朕知道了。”崇祯站起来。
  柳如是也站起来,跟着皇帝往外走去。
  等出了昭狱,崇祯对骆养性说道:“给她安排一个房间住着,饭菜管饱,保证她完好无损。”
  “是!”
  出了北镇抚司衙门,上了马车,崇祯看着柳如是说道:“你觉得这个人说的是真的吗?”
  “一半真,另一半是在欺骗陛下。”
  “哦?说说你的理由。”
  “女人的直觉。”柳如是微微蹙眉说道,“臣感觉这个女子并不想表面看起来的那样。”
  果然啊,只有女人看得出来绿茶,在男人眼中,哪有什么绿茶,都是心疼哥哥的好妹妹。
第844章
南洋的好消息
  女人的直觉很准。
  就像张嫣的直觉,张凡内心想骗哪个妹子到床上聊聊天,只要张嫣一在场,立刻就可以感知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崇祯今天要让柳如是一起过来的原因。
  崇祯说道:“你走一趟市舶司总署衙门,去让人查查,赵清月,在过去一段时间,来过北京几次,再派人去泉州核实那个阿尔克斯的身份。”
  “是,臣这就去。”
  等回到乾清宫,崇祯站在地图前。
  如果阿尔克斯真的是科恩的儿子,那就准备打仗吧。
  科恩是不会就此罢休的。
  那是一个铁血强人,必然会立刻发动在南洋对大明朝的军事打击,甚至不排除派人到台湾。
  而这一次,朕绝对不能坐以待毙。
  理由朕都想好了:红夷人总督的儿子,跑到北京来闹事。
  当然,这一条罪名还远远不能作为出战的理由,前段时间的火器走私,就按在这个阿尔克斯身上,就说他是荷兰人来大明走私的首犯。
  不仅如此,还调戏一个无辜的汉人女子。
  阿尔克斯:我他妈死了都不放过!
  至于那个赵清月,张凡还不能具体推断出她的真实身份,真是目的,但很明显,她有挑拨双方开战的嫌疑。
  其实火器案发生后,崇祯就想打仗了。
  只不过他想暂时忍着,等把汉奸抓出来,再对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动手。
  为什么一定要把汉奸抓出来再动手?
  这个问题可以回到为什么打仗一定要师出有名这个问题上。
  打仗一定要找理由,因为打仗是集体意志,战争是残酷的,当士兵们在打仗的过程中,心理会有许多挣扎和骄傲。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理由他支撑他们继续下去。
  例如: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为国家而战,为保卫我们的家园而战,如果不坚持下去,敌人就会侵占我们的家园,践踏我们的国土。
  再例如:在某某地方发现了大规模生化武器,如果我们不坚持下去,我们就挖不到石油……啊呸!如果我们不坚持下去,世界就会为此遭到毁灭,我们现在在拯救世界。
  所以啊,在中国古代,就有师出有名的说法。
  在战前动员的时候,也会将出兵的理由传达三军,激起全军对敌人的仇恨,唤醒士兵们的斗志。
  这个阿尔克斯,好家伙,可以编个故事出来说说咯。
  崇祯已经不关心王彬为什么动手了,无非就是因为女人。
  至于为什么赵清月出来后发现阿尔克斯死了,那中途发生了什么,对于皇帝来说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知道赵清月骗了他,他怀疑赵清月挑唆战争。
  更重要的是,有战争的理由了!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杀掉赵清月?
  原因也很简单,这个女人来历非常神秘,似乎突然出现,一出现就死了个荷兰人总督的儿子。
  而且与她简单对话,张凡觉得这个女人并不简单。
  她一直保持着惊魂未定的样子,但说话条理清晰,仅仅这一点,张凡就觉得她绝不是她自己表述的那样只是个普通商人。
  但张凡还无法推断出她的真实身份和目的。
  所以,先留着不杀,不仅不杀,还要释放她。
  不仅释放她,还要扶持她。
  通过她,来看看,她背后到底是谁,处于什么目的。
  这才是一个上位者的思维:我拥有绝对的力量,随时可以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但是有太多人隐藏在私底下想要谋害朕,如果能都引出来,是最好的。
  不过,跟荷兰人开战,要做一些准备。
  因为是长线的海战,其中牵扯到诸多贸易,涉及到无数人的生计。
  那具体做哪些准备呢?
  一、要打击荷兰人,先干掉西班牙人,最好是对西班牙人进行闪电打击,快速作战。
  二、与此同时,麻痹荷兰人,先不要跟荷兰人摊牌,先跟荷兰人加码贸易,让荷兰得知大明朝与西班牙人作战后,不要动手,至少让荷兰人内部陷入意见不统一。
  当然,这就需要隐瞒阿尔克斯的死。
  三、等干掉西班牙在吕宋岛的势力后,就发布一系列战前信息,先停掉泉州与爪哇的贸易线。
  最好是能够找到一个替代的贸易线给那些商人。
  如果找不到也没有关系,出口转内销,这两年国内一些省的经济发展得还不错,消费市场有了一定量的增加,可以消化那些原本出口的商品。
  只要进口的粮食不减少,对大明朝的经济不会有什么影响。
  就在崇祯想着怎么对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动刀子的时候,一个好消息传到了北京。
  什么好消息?
  孙传庭的好消息。
  占城国王投降了,并且归顺大明。
  这个消息,就在今天送进了紫禁城,就在崇祯看地图的时候,送到了乾清宫。
  王承恩跑过来说道:“皇爷,袁大人在外面求见。”
  “进来。”
  不多时,袁可立进来了,他步履飞快,喜不自禁说道:“陛下,陛下!捷报!安南送来捷报。”
  崇祯微微愣了一下,才回过神来,顿时大喜。
  袁可立走到前面,将捷报呈递给他。
  崇祯打开看完,一股狂喜涌上心头。
  真是天佑华夏!
  这个时候要打吕宋岛,必然会导致吕宋到大明的贸易线受到影响,吕宋岛到大明朝的其他商品都好说,有一部分粮食会减少。
  而这个时候占城投降,无疑是填补了粮食的空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8/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