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1270

  他们的脚步沉稳而飞快。
  “启禀督师,建奴此时就在150里之外驻扎,卑职等查看了,建奴此次一共来了三万人。”
  祖大寿微微一惊道:“你确定是三万,不是说的六万么?”
  “祖帅,千真万确,卑职等经过半个月的观察,绝对不会超过三万人!”
  祖大寿看了袁崇焕一眼,一边的何可纲道:“督师,末将怎么听起来觉得建奴这次根本不是来打仗的?”
  袁崇焕也陷入了沉思。
  建奴的三万大军,放在以前,当然是足够多了。
  但是对于去年已经赢得过一次辽东之战的明军来说,三万就想来攻打广宁城,有些痴人说梦了。
  现在的关宁铁骑已经被锤炼出来了,更何况锦州还有孙传庭的三万御林卫,那是精锐中的精锐。
  “继续观察,建奴若是有一举一动,立刻来报!”
  “是!”
  祖大寿道:“督师,末将愿领三万儿郎,去将建奴杀得丢盔卸甲。”
  “不妥,皇太极非常狡猾,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守住广宁,然后再往辽河边筑城寨。”
  何可纲道:“督师,末将觉得,这事跟孙军帅去商量一下,咱们双方对建奴来一个双路夹击,取胜的把握非常大。”
  何可纲去年在锦州城外亲眼看见孙传庭的御林卫重骑兵是如何像钢铁洪流一样击败多尔衮的,所以他觉得只要孙传庭愿意联合,肯定可以打一场胜仗。
  祖大寿道:“放屁!我辽东军猛将如云,还需要去找孙传庭那厮!”
  袁崇焕瞥了祖大寿一眼,道:“管好自己的嘴!”
  祖大寿立刻收敛起来。
  祖大寿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桀骜不驯的武将,但他唯独只听两个人的话,一个是孙承宗,一个就是袁崇焕。
  袁崇焕笑骂道:“孙军帅是皇帝陛下钦点的御林卫军帅,战功赫赫,背后辱骂御林卫军帅,若是被宪兵司听到了,小心找你去喝茶!”
  辽东关宁军与京卫军有矛盾,并不是什么秘密。
  去年京卫军在辽东的战果太耀眼了,关宁军也非常强,双方大有一争高下的势头。
  若是要双方现在联合起来打配合,没有一个更高级别的统帅来做协调怕是难度很大。
  事实上,身在锦州的孙传庭现在也在密切关注着建奴的动向。
  他也得出了一个结论:建奴可能不是来打仗的。
  袁崇焕和孙传庭分别给崇祯写了两封奏疏,在奏疏里都提到了建奴异常的举动。
  崇祯看完后,给孙承宗也看了。
  孙阁老直言不讳地说:“若真是如此,恐怕皇太极另有目的了。”
  崇祯站起来,走到地图前面,看了看地图,笑道:“朕当然知道皇太极另有目的,他真正要得到的是蒙古!辽河西岸的军队,只不过是声东击西的把戏。”
  孙承宗道:“请陛下立刻撤回卢象升,老臣以为没有必要派遣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到辽东。”
  他担心的是对的,军队一出去,每天都是花钱如流水,打仗就是在烧钱。
  两万天雄军,不是开玩笑的。
  崇祯淡淡道:“那是皇太极他不打,不代表朕不打,跟朕玩声东击西,朕就将计就计!”
  孙承宗心头一震,道:“老臣愚钝,请陛下明示。”
  “朕已经给卢象升密旨了,让他不要顾虑,让他行冠军侯之举,给朕狠狠的打,让皇太极知道越过辽河也不行!”
  少年天子铿锵有力的声音回响在乾清宫里。
  孙承宗立刻明白过来,袁崇焕是肯定不会动的,因为袁崇焕的任务就是守住广宁,广宁至关重要,绝不可有任何差错,而孙传庭打仗是出了名的稳,又是在锦州,离建奴有些距离。
  只有卢象升是从宣府赶过去的,这是绝密。
  建奴根本不知道有一支精锐已经深入到辽东了。
  皇帝这明显是要出奇兵!
第94章
战略围堵皇太极
  崇祯三年七月,注定是一个不太太平的月份。
  南京户部尚书李元起被抓之后,牵扯出私卖粮食案,买卖的对象还是大明朝的头号敌人,辽东建奴。
  这件事在南京简直是炸了。
  几天之内,就有十几人受到牵连,被抓进了牢狱之中。
  南直隶的舆论眼瞅着发酵起来,而这才只是刚刚开始,因为有传言说不仅仅李元起与驸马冉兴让是合谋,浙江的屠家也参与了这件事。
  杭州也是风声四起,知府和知县全部被带走,震惊了杭州的官场。
  似乎有人嗅到了一丝政治风暴的气息。
  有人说,看似平静的表面,各方已经频繁走动起来。
  而这还只是七月的小插曲,据说辽东现在已经是剑拔弩张了,北线战火重燃。
  不少商人已经预感到发财的机会来了,都开始屯粮。
  在这种多事之秋,朝堂上也出现了众多声音。
  都围绕着内政和外战开始争论,有大臣说,皇帝再这样一意孤行,新政危矣。
  还有的大臣心中正在期待着皇帝对外开战,一旦战争打出胶着状态,必然会引发内政危机,出现政治动荡,一旦如此,又是新一轮的朝堂洗牌,则会释放出大量的机会。
  总之,忠心为国者在担心,政治投机分子在潜伏伺机而动。
  七月十七日,崇祯召见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
  谁?
  陈新甲。
  为什么说他非常重要?
  因为他要立刻出使朝鲜。
  在崇祯的心中,朝鲜是这一次风波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为什么这么说呢?
  明明人家朝鲜待在一边当着吃瓜群众,谁也没有得罪,谁也没有打扰,怎么就成了不容忽视的存在了?
  原因还得从崇祯严查张家口、大沽口,封闭杭州湾说起。
  国际战略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说说而已。
  张家口、大沽口和杭州湾都查出了卖往建奴的粮食。
  现在都被崇祯堵住了。
  如果你是皇太极,少了很多粮食,下一步会怎么做?
  没错,找朝鲜要!
  所以,这一系列的行动之后,必然会让朝鲜成为皇太极接下来的重点打击目标。
  朝鲜也是农耕社会,
  而且早在天启七年年底,皇太极就爆锤过一顿朝鲜,朝鲜打趴下后,乖乖给了不少粮食和物资。
  从去年开始,崇祯见完朝鲜使臣,双方就约定在朝鲜北边的义州建立联合军事重镇,这件事已经在落地执行了。
  执行人正是登莱巡抚袁可立,前往朝鲜北境的是刘兴祚。
  但是陈新甲现在必须立刻过去一趟,以钦差大臣的名义从毛文龙的皮岛抽调一批人过去补充兵源,加速义州军镇的建设。
  “陈爱卿,你的时间不多,朕已经给毛文龙写信了,你要在9月之前,完成皮岛1万兵力的调度。”
  “臣必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这段时间就辛苦一下,皇太极要是知道咱们把他的粮食来源砍了,很快他就会找朝鲜的麻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