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特区(校对)第7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0/2211

  “老子吃不起饭呀?”可可霸气地回了一句,推门就进屋了。
  “唉!”
  秦禹叹息一声,扭头看向了察猛和小白,见二人正用非常同情的目光看着自己。
  “什么眼神?”秦禹问。
  “我都替你难。”察猛撇嘴回道。
  “难啊难。”小白附和了一句。
  “嘭!”
  秦禹气的一脚踹过去:“太监不得干政。”
  ……
  当天晚上。
  秦禹落地燕北,跟顾言和二柱碰面。
  “你可以啊,兄弟!”顾言听闻吴迪已经帮秦禹把钱的问题解决了,顿时也高看了他一眼:“你在松江的这几个铁子,还是非常给力的。”
  “艹,这几年我虽然钱没少花,也没攒下啥家底儿,但就朋友多。”秦禹有点飘地回道。
  “小伙子很行,我看好你。”顾言欣慰地拍了拍秦禹的肩膀,立马冲着二柱说道:“走吧,整台车去你地盘转转。”
  “我就不回去了吧。”二柱有点不太愿意动地说道:“你们谈事儿,我跟着没意思,而且一回呼察,我就得回家。最近……我不太想回去。”
  “咋了?”顾言问。
  “我爸给我介绍了个对象,比你长得还磕碜呢。”二柱耿直地说道:“我一回去,她就上我。”
  “哎呀,婚姻是婚姻,搞破鞋是搞破鞋,你分得清楚就行。而且这自古以来,大人物的媳妇都没有长得好看的。”
  “艹,那也不能长得像你啊!老子也不做皮鞋,受这刺激干嘛?!”二柱言语风趣的跟他斗着嘴。
  “哎呀,别磨叽了,小禹头一回到你地盘,你能不安排吗?”顾言生拉着二柱说道:“走吧走吧,陪我们回去一趟。”
  “唉,我真是服了你俩了。”二柱被磨的没办法,只能答应跟他们一块回呼察谈事儿。
  ……
  由于车上要装大量现金,秦禹感觉坐轻轨不是很方便,所以五个人是开了一辆大越野,直接从陆路赶往呼察。
  八区的呼察市是粮食,蔬菜,牛奶等食物的生产原地,有着三大区最大的牧场,果蔬大棚区,和粮食大棚区等一系列的农业生产基地。
  呼察土地面积约有60多万平方公里,也是三大区占地面积最大的城市。每年从这里产出的粮食,果蔬,几乎影响着整个三大区的运转。
  毫不客气的说,呼察的农业有一天要是崩了,那三大区就乱套了,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饿死,有多少人要揭竿而起。
  这里的公路要比九区和七区的都好,因为这涉及到粮食能否顺利运出的问题,所以八区政府每年给呼察的拨款,也是足够让财政总局头疼的了。不过为了保障民生基本需求,大家对这种有倾向性的拨款,也没啥怨言。
  二柱的老家就是在这个被重点照顾的呼察市,但他家具体有多大能量,其实秦禹也不知道,心里只清楚人家的买卖干得很大而已。
  汽车沿着公路行驶了八九个小时后,终于抵达了呼察市中心,而这时已经是凌晨时分了。
  众人赶了一夜的路,都很疲惫,也没有出去吃饭,只在酒店对付了一口,就早早睡下了。
  ……
  第二日一早,燕北政务署署长办公室内,一名中年穿着白衬衫,已经开始了一天密集的工作。
  “咚咚!”
  敲门声响起。
  “进!”中年喊了一声。
  秘书闻声走进来,态度恭敬地说道:“署长,韩家那边的人递过信儿来,想约您一下。”
  中年抬头:“要干什么?”
  “军政那边可能有动作,还是想掺和铁路的项目。”秘书低声回道:“这个消息很准,韩家是确定了才通知咱们的。”
  中年斟酌半晌:“好,下午我见一下他们。”
第八四五章
风暴前夕
  晚上六点多钟。
  秦禹和顾言在呼察市区的一家饭店内,招待了替黎沧源给他们办事儿的陆晓峰。
  由于三人谈的话题比较私密,二柱,察猛和小白就非常懂事儿地去了旁边的房间吃饭,并没有跟进去听。
  包厢内,秦禹将装有四百万现金的两个大皮箱,推到了陆晓峰的脚边,轻声说道:“这事儿就麻烦你了。”
  “呵呵,没事儿。”陆晓峰一笑,轻声冲二人说道:“项目部在区外考察呢,估计这一两天就会回到市区,到时候我给你们引荐一下。”
  “项目部有八个主要负责人,是吧?”顾言问。
  “是。”陆晓峰点头。
  “你引荐的是……?”顾言笑眯眯地把话问了一半。
  “许涛的秘书。”陆晓峰如实相告:“黎叔跟他关系很好,他要点头了,这事儿就可以试一下。”
  “明白了。”顾言点头。
  “这个许涛胆儿很大,敢收礼,但口碑还不错,如果接了东西,他肯定会给你办事儿。”陆晓峰话语委婉地提点道:“……灾后重建,道路,铁路,机场,城市规划,基础设施承建,这都是几十年难得一遇的风口。很多人熬了半辈子,呵呵,就指着这点事儿呢!你们放心,黎叔已经给我打过招呼了,只要有一点机会,我都会把你们往里带。”
  陆晓峰明显是一个很圆滑,很聪明的人,但这对顾言和秦禹来说没啥影响。因为对方就是职业给黎沧源这样的人跑腿的,他们不机灵一点,也干不了这种差事。
  三人聊了半个多小时,陆晓峰就拿着整整四百万现金离开了,并且告诉他们这几天不要去呼察市外玩,因为那个秘书不知道啥时候会回来,他们得等在这里,随时准备谈事儿。
  包厢内,秦禹吃着卤牛肉,轻声冲顾言问道:“四百万现金啊,我都能运作个区议员当当了。呵呵,这小子办事儿靠谱吗,不会自己扣出去一半的礼钱吧?”
  “黎沧源敢接我的活儿,就不敢扯别的。”顾言喝了口饮料,话语很稳地说道:“至于下面跑腿的人扣点钱,那是避免不了的,只要事儿能办就行呗。”
  “嗯,那倒也是。”秦禹点头,轻声又问了一句:“这个黎沧源是你们军政那边的吗?”
  “不是。”顾言摇头:“但他想是,不然不会接这个活儿。我找他是看了很久的,你放心吧。”
  秦禹听到这话,彻底放下心来,端起饮料杯调侃道:“兄弟,有机会交流交流怎么投胎。”
  ……
  市区,另外一家餐厅内。
  燕北市二把手,政务署署长坐在包厢首位上,正低头吃着青菜。
  韩三千手下顶级高管之一杨宇舟,坐在次位上,轻笑着说道:“军政那边,大人没动,但小孩动了。”
  “谁啊?”署长问。
  “小顾言。”杨宇舟擦了擦嘴角:“他联系了一家松江新注册没多久的建筑公司,领着负责人去了呼察。”
  “这是不是顾言自己的行为啊?”署长思考一下又问。
  “我觉得不是。”杨宇舟摇了摇头,低声说道:“铁路项目是咱党政派发起的,但得到了学院派部分人的认可,所以才能这么快地闹出动静。可这么个大事儿,军政那边却被卡地伸不上手,你说他们能不着急吗?”
  署长吃着东西,没有接话。
  “老顾要登基坐殿,那就不可能不想掌控铁路。三大区,数十条铁路线,上百个小车站,都要放在待规划区里,那日后这个安全问题怎么解决?管理问题怎么解决?”杨宇舟摊着手掌说道。
  “扩充警力,增设大量铁路管理警署,沿站设立安全警司,就这么解决呗。”署长秘书话语简洁地回道。
  “问题就在这儿啊!”杨宇舟立马附和道:“待规划区外的维稳,一直是部队在弄。而咱现在借着铁路的事儿,把警务系统铺到了区外,那等于是增强了咱们警务系统的力量,无限增大了区外的控制权。我觉得,这是军政那边绝对不会允许的。”
  “上面对铁路的管理问题,是绝对不会妥协的。”署长轻飘飘地回道:“他们急也没用。”
  “小顾言去呼察,绝对是在运作这个事儿。”杨宇舟再次补充道:“他是打前站的。”
  署长斟酌半晌:“那也就是说,项目部的那八个负责人里,可能有人是军政那边的?”
  杨宇舟点了点头,但没有明着接话。
  “晚上我问一下吧。”署长模棱两可地补充了一句。
  “好,好。”杨宇舟点头。
  ……
  第二日,晚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0/22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