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最强大佬(校对)第11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8/1357

  已经意识到在这大劫当中,做为人间最强大的势力,人族必然会卷入其中,这一点绝非是他所能够阻碍的了的。
  他帝辛不能,楚毅不能,其他人更加不能,所以说帝辛所想的就是如何才能够让人族在这一场大劫当中不至于成为最大的输家。
  就如楚毅所说讲的那般,一场大劫过后,若是人族人王自此低了天帝一头的话,那他帝辛还有何颜面自称人王,有何颜面去见三皇五帝,历代人王啊。
  随着帝辛的王命下达,立刻便有使者赶往西岐之地。
  这几日正召集麾下心腹密议的姬昌刚刚送走了散宜生等西岐重臣,正将手中的茶盏放下,突然之间心中一阵悸动。
  姬昌面色微微一变,当即便取来卜算的八卦,施展手段演卦。
  文王演周易,如今姬昌在周易八卦上的造诣已然大成,哪怕是天机混沌,可是凭借自身在周易八卦上的造诣,姬昌却是自卦象当中推演出自己命中将有一劫。
  这一劫不单单是关系到他,更是关系到西岐的命运,顺利度过这一劫的话,他将一飞冲天,若然度不过,万事皆休。
  将面前的八卦收起,姬昌的目光不禁投向了朝歌方向,口中轻声呢喃:“大王,是你要对我西岐动手了吗?”
  从卦象之中来看,劫数来自于朝歌方向,姬昌都不用多想便能够猜到,这必然是帝辛对他起了忌惮之心,这才会因为气数波动,引来他的警惕。
  既然察觉到了危机的来源,姬昌不愧是一方诸侯中的佼佼者,很快便平复了心情,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本候倒是要看看,这一场究竟是你帝辛更胜一筹,还是我姬昌命不该绝。”
  姬昌此人赌性极大,心志可谓坚韧,毕竟能够将西岐治理的蒸蒸日上,将自身名声打造的无懈可击,姬昌又岂是等闲之辈。
  别看后来主持伐商的乃是武王姬发,可是比之姬昌来,姬发却是差了一筹,要知道姬发可是在封神大劫之后便迫于大商余族的压力退出朝歌,将朝歌还于商族,不过几年便早早身死。
  这边姬昌召集重臣以及伯邑考、姬发两个最受他宠爱信任的儿子安排他离去之后的事情。
  对于姬昌有未卜先知之能,众人可是知晓的,虽然说散宜生等重臣连连劝说姬昌不要冒险,可是姬昌什么人,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又岂是会轻易改变心思的。
  不过三日,朝歌的信使便抵达西岐之地,向姬昌传达了人王帝辛的诏令,召西伯候姬昌入朝为官。
  这已经不是姬昌第一次前往朝歌,甚至可以说他从朝歌回返西岐都没有几年,如今人王一道诏令,他不得不再次入朝歌。
  其实有得选择的话,姬昌绝对不会想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虽然他赌帝辛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将他怎么样,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便是他那周易八卦也不敢说卦卦精准,所以说一旦他此行出了意外的话,那他这一去,可就真的是再无生还之机了。
  可是姬昌心中也无比清楚,就算是他如今带着西岐反了,哪怕是有天命在,只怕也是凶险重重,虽有神通不敌天数之说,但是姬昌却明白一点,那就是天数在西岐,而非是在他姬昌,早早起来伐商,极有可能是为王前驱罢了。
  没了他姬昌,西岐之地一样会有王者出,只是那个时候,他姬昌一脉怕就要在西岐绝迹了。
  “臣谨遵王命。”
  信使不是别人,正是帝辛的近臣费仲,费仲居高临下看着接下王命的姬昌,微微一笑道:“侯爷,大王可是念叨着侯爷,希望侯爷能够早入朝歌,有侯爷这般贤名在外的贤侯坐镇朝堂,必然可使大商政治清明,国力昌盛。”
  说着费仲带着几分亲近道:“侯爷,大王这是对你何等的看重啊。”
  姬昌连忙道:“蒙大王如此厚爱,姬昌心中惶恐!”
  随之姬昌拍了拍手,就见一名仆从端着托盘走了过来,上面满是各种奇珍异宝,便是费仲见了也被迷花了眼,连连摆手道:“侯爷这是何意。”
  看着费仲那一副见钱眼开的模样,姬昌心中不屑,脸上却是笑意道:“费大人远道而来,一路上辛苦,姬昌一点小小的心意,还请费大人不要推辞才是。”
  费仲嘿嘿一笑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一日后,姬昌冲着身后一众西岐重臣挥了挥手道:“我去后,西岐便拜托诸位了。”
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懵逼的西伯候
  从西岐到朝歌,一路之上费仲可以说丝毫不敢耽搁,不过是短短几日便赶到了朝歌城。
  站在朝歌城之外,姬昌看着那巍峨的城墙,目光落在洞开的城门之上心中可谓是思绪万千。
  卦象之中显示,此番朝歌一行乃是他命中劫数,所以他来了。
  只是此行吉凶祸福,哪怕是姬昌精通周易八卦,却也无法判断,算人不算己,姬昌可以卜算周天一切事物,但是想要算他自身却是非常之困难。
  能够算到他命中劫数,那已经是他卜算之道远超常人了。
  看了姬昌一眼,费仲轻笑道:“侯爷,朝歌城到了,请进城吧。”
  姬昌抛开脑海之中纷乱的思绪,冲着费仲微微点了点头道:“费大人请!”
  在姬昌出现在朝歌城之外的时候,帝辛便已经从千里眼、顺风耳那里得到了消息。
  “让姬昌来见本王!”
  随着帝辛的命令传达下去,很快刚刚入城的姬昌便被带进了王宫之中。
  随着侍者走进宫殿之中,姬昌心中颇为疑惑,帝辛召他入王宫,单独见他,也不知所为何事?
  远远的看到帝辛的时候,帝辛正坐在那里处理政务,似乎是听到了脚步声,帝辛抬头看了一眼,见到是姬昌便冲着姬昌点了点头道:“原来是西伯候到了,侯爷且先自便,本王将这点政务处理完了便与侯爷叙话。”
  姬昌连忙拱手一礼道:“政务要紧,臣在一旁候着便是。”
  差不多盏茶功夫,帝辛将所有的政务处理完毕,命令侍者将作出了批示的竹简一捆一捆的抱了出去,这才将目光投向了姬昌。
  虽然说帝辛让他自便,可是帝辛在一旁,姬昌又怎么敢乱走,只好恭敬的站在那里,等候帝辛处理政务。
  “让西伯候久侯了,却是本王的不是。”
  姬昌连忙道:“大王千万莫要这么说,大王乃是君上,姬昌不过是臣子,如何当得起大王那般说,真是折煞臣了。”
  姬昌摆出一副忠心耿耿,惶恐老臣的模样,突然之间,帝辛冲着姬昌喝道:“姬昌,你好大的胆子!”
  姬昌不由的愣了一下,愕然抬头,满是不解的看向帝辛,显然是不明白方才还好好的,怎么就突然之间态度大变了呢。
  在他印象之中,帝辛不敢说是英明神武吧,至少也不是那种反复无常的暴虐之君,这会儿态度大变自是让姬昌一头雾水,搞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不过姬昌反应过来,连忙惶恐道:“臣惶恐,不知臣做错了何事,还请大王明示。”
  帝辛将姬昌的反应看在眼中,这要是换做其他的诸侯的话,可能已经吓得匍匐在地求饶了,但是姬昌却是一副不卑不亢的模样。
  盯着姬昌,帝辛缓缓道:“先王大行之前曾叮嘱本王言西伯候姬昌怀有不臣之心,孤王不信。老师也曾言西伯候姬昌广立贤名,实乃包藏祸心之辈,孤王也没全信,然则今日一见,方知父王与老师所言非虚。”
  听得帝辛之言,姬昌顿时一股冷汗冒了出来,噗通一声趴在地上痛哭流涕道:“冤枉,臣冤枉啊,我西岐上上下下对大王忠心不二,何来不臣之心……”
  帝辛居高临下走近姬昌道:“是吗,可是为何孤王所得到的消息却是,西岐上上下下只知晓你西伯候姬昌,而不知我这位大商人王呢。”
  姬昌开口欲分辨,不过帝辛却是一甩衣袖,根本就不给姬昌辩解的机会道:“来人,给我将姬昌押下去,择日处死。”
  “什么!”
  姬昌身子一软,难以置信的看着帝辛,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帝辛要对付他竟然会如此的简单粗暴,也不讲什么证据,更是不经朝堂,直接就命人将其拿下择日处死。
  “该死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说这就是我命中的劫数吗?”
  当姬昌浑浑噩噩之间被拖下去的时候,猛然之间抬头冲着帝辛叫道:“昏君,你枉杀忠良贤臣,你之恶名将遗臭万年!”
  帝辛闻言只是冷笑,楚毅曾与他说过,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胜者为王败者寇,只要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历史之上如何记载,那还不是任由胜利者掌控。
  随着西伯候姬昌被投入大牢并且择日处死的消息传开,不过是短短的半日时间,消息便传遍了整个朝歌城。
  不得不说西伯候姬昌这么些年下来,努力的打造他贤名之名还是有着极大的效果的,一时之间,市井之间,为西伯候的遭遇打抱不平着竟然不知凡几。
  王宫之中,帝辛此刻正面色铁青的看着面前的比干、商容、黄飞虎等大臣。
  “你们都是前来为姬昌说情的吗?”
  尽管说早就知道姬昌在朝歌城中同朝中许多重臣相交莫逆,可是真正看到比干、商容、黄飞虎这些人前来求见自己,帝辛心中的震动可想而知。
  亏得这会儿朝歌城之中,市井之间的传言还没有传入宫中,这要是让帝辛知晓了市井之间的反应的话,只怕帝辛的反应会更大。
  眼见帝辛发怒,比干、商容、黄飞虎等人神色不禁变得凝重起来。
  轻咳了一声,黄飞虎向着帝辛道:“大王,臣此来并非是为了给姬昌求情。”
  一声冷哼,帝辛盯着黄飞虎道:“既然不是给姬昌求情,那么你且说说,你来见本王所为何事?”
  黄飞虎张了张嘴,他此番前来还真的是为姬昌求情来的,毕竟姬昌贤名在外,虽然他同其交情不深,还不至于为了姬昌而激怒了帝辛。
  黄飞虎只是不想帝辛因为姬昌而落下残暴的恶名,谁让姬昌贤名在外呢,帝辛要是杀了姬昌,在那些不明就里的人眼中,杀了贤良之臣的必然是暴君。
  相比姬昌经营多年的名声,帝辛成为人王时日并不长,还没有在人们心中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象。这个时候杀了姬昌,对帝辛而言,还真的不是什么好事。
  比干、商容对视一眼,就见比干开口为黄飞虎解了围道:“不知大王因何要杀姬昌。若然姬昌该杀,臣等绝对不会阻拦。”
  帝辛冷哼一声,盯着几人道:“你们都给我听好了,姬昌他有不臣之心,西岐欲起兵谋反,你们说他姬昌该杀不该杀。”
  听的帝辛这么说,比干、商容、黄飞虎不禁一阵沉默,要是帝辛说其他诸侯有谋反之意的话,他们绝对不会赞同,可是如果说是姬昌,便是比干、商容这般的忠直之臣也不敢为姬昌辩解。
  实在是西岐的声势太过浩大了,而且姬昌之贤名在西岐之地鼎盛到了遮蔽人王之名的程度,这已经不是所谓的贤侯所该做的事情了,真要说姬昌没有谋反之心的话,或许他们还能信,但是要说西岐这一路诸侯没有谋反之意的话,纵使比干、商容他们都不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8/1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