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最强大佬(校对)第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1357

  朱文庚却是连看都没有看朱烨一眼,直接提着朱长明身形几个起落消失在那一片院落当中。
  这会儿曹少钦出现在楚毅身旁,看向朱文庚远去的方向道:“督主,要不要派人去追杀他们。”
  楚毅微微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精芒道:“他方才所言也没有什么错,除非是本督抛下一切去追杀于他方才有几分希望将其斩杀,至于说你们,不管是谁,去了都是送死,本督在一日,他便只有隐姓埋名,待到多年以后,哪怕是本督不在了,这天下也再无他朱氏复兴之机!”
  对于楚毅来说,逃走那么一两人根本就算不得什么,他此番目的便是打压程朱理学,待到王阳明心学大成便扶持王阳明,使之成为儒学之主流。
  说到底除非是他能够彻底打破大明眼下的这种制度,否则的这治理天下断然少不得儒家,打压理学,扶持心学,如此才能够将天下文人收归朝廷所用。
  走了朱文庚,却是让朱家一众人的心气一下子被抽走了,原本还能硬撑一阵,结果朱文庚舍弃朱家的打击似乎太大了,哪怕是家主朱烨都受到了极大的刺激。
  程向武手下士卒不过是一冲便将朱氏家族护卫冲散,除了寥寥一些人反抗之外,剩下的那些人竟然一个个束手就擒。
  这会儿略显狼狈的齐琥手中提着一颗脑袋大步而来向着楚毅道:“见过督主。”
  楚毅目光扫过李贞的那一颗头颅,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道:“齐档头却是辛苦了。”
  齐琥带着几分兴奋道:“这李贞修为当真不差,只可惜心性却是不足,属下与其以命换命,结果最后关头他却是犹豫了那么一下,所以他这大好头颅便落在了属下手中。”
  楚毅点了点头,说来李贞的修为其实并不差,甚至是同齐琥旗鼓相当,然而李贞却是心性差了齐琥太多,至少没有齐琥那一股子狠劲。
  搏命一击又岂能有丝毫犹豫,结果死在齐琥手中倒也不稀奇。
  除了李贞之外,尚且还有方逸风这位先天强者,如果说不是方逸风不愿意同朱文庚联手的话,怕是此番楚毅就没有这么轻松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楚毅才任凭方逸风离去,当然在程向武攻破朱府大门的时候,方逸风选择离去,他正在同朱文庚交手,却也没有功夫去留下对方。
  摆了摆手,楚毅向着曹少钦道:“曹少钦,你且去带人抄没朱氏家产,本督前去朱氏藏书楼看一看。”
  曹少钦领命而去。
  这会儿齐琥带着林平之随同楚毅前往藏书楼。
  朱氏做为朱子后人,自然极其看重典籍,数百年间,朱家的藏书楼不知道搜集了多少典籍。
  可以说论及典籍之丰富,天下间怕是也只有寥寥几处方才能够与之相媲美。
  朱氏藏书楼位于一座偏僻的大院当中,一座高高的藏书楼却是以一块块的大青石堆砌而成。
  显然朱家也知道藏书楼最重要的是防火的问题,在这大院当中,可以看到数十个装满了清水的大缸摆放在那里,不用说这些都是为了防火所准备的。
  几名负责打理藏书楼的童子却是不知道朱家已经成了昨日黄花,陡然之间见到楚毅几人进入藏书楼几乎是本能的上前阻止。
  齐琥身上甚至还沾染了鲜血,一股子煞气涌现喝道:“朱家以被天子下令抄没,督主在此,尔等难道想要找死不成?”
  这些童子不过是朱家的仆从罢了,一个个听了齐琥的话皆吓得噗通跪在地上,楚毅自然不会同这些童子计较,迈步走进藏书楼当中。
  一股子书香气息扑面而来,入眼便是密密麻麻的书架,在那些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
  门口处,齐琥看了一脸好奇向着房间当中那么多书籍望去的林平之道:“平之,你且前去随侍督主!”
  林平之微微一愣,反应过来连忙进入藏书楼当中。
  楚毅打量着这书海一般的众多书籍,一眼望去,大概估算一下,只怕此间的藏书不下数十万册之多。
  数十万册书卷,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要知道就算是一般的乡绅之家,能够数百上千册藏书都敢自称是书香门第了。
  而朱氏数百年足足搜集了数十万册书卷,不过考虑到朱家在文人士子当中的影响力以及地位,只要愿意,搜集如此之多的典籍倒也正常。
  华夏许多典籍,诸多璀璨的文化没有能够传至后世却是大多毁于战乱,以及种种意外,就好比朱家所收藏的这些书卷,要说其中没有孤本、绝本的话,楚毅自己都不信。
  若然今日朱家选择玉石俱焚的话,一把大火烧了整个朱家,那么可想而知,这藏书楼当中数十万册的书卷最终能够保全下来的怕是寥寥无几,在这其中,又不知会有多少典籍就此失传。
  大儒、先贤手书之典籍对于楚毅来说不只是蕴藏着先贤之人生感悟,更是能够助长其气运点。
  心中一动,楚毅看了随侍一旁的林平之道:“林平之,你且去问一问那些书童,这藏书楼当中可有名家大儒之典籍。”
  林平之领命而去,很快就带了一名书童前来向着楚毅道:“督主,这童子知晓那些典籍藏在何处。”
  楚毅目光落在那童子身上,就见那童子浑身颤抖行至角落处,将一处书架缓缓移开,就见一处地下密室出现在视线当中。
  楚毅丝毫没有露出意外之色,这藏书楼修建如此之大,如果说连一处地下密室都没有的话,那只能说朱家对于藏书也太不用心了。
  石壁之上,一盏盏油灯被点燃,将面积不小的地下密室照亮了一片。
  只听那童子颤声道:“两位大人,这里便是整个藏书楼藏书当中的珍品、孤本之所在,名家大儒之典籍也在这书库之中。”
  楚毅摆了摆手,径自行至一张书架之前,目光一扫,楚毅露出几分惊讶之色,原来这书架之上数十本书卷竟然是一本本的武功秘籍。
  《正气歌》、《浩然心经》、《太祖长拳》等数十册秘籍的确是令人深感意外,不过朱氏能够出了朱文庚、朱瀚这般的先天强者,要说没有武功秘籍那才是怪事呢。
  刨除大半江湖之上流传甚广的一些武功秘籍,楚毅对于朱家所传承的功法却是颇为好奇。
  儒家自有传承,这一点在皇史宬当中,楚毅便曾浏览过不少儒家功法。
  待到楚毅将十几册没有见过的秘籍翻阅过后,楚毅禁不住点了点头,这些功法当中有几门若然流落江湖的话,只怕又要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争夺。
  毕竟能够修炼至先天之境的功法,放眼江湖之上,也只有寥寥几家内部才有传承。
  这些功法对于楚毅来说更多的是增长见识,开拓视野罢了,毕竟于他而言,葵花宝典才是其根本,就算是再强的功法,不适合,于他也是没有什么意义。
  越过那写秘籍,楚毅行至一张书架前,这一张书架上只有寥寥几个锦盒,在众多书籍当中却是颇为显眼。
  心中一动,楚毅上前将其中一个锦盒打开,就见其中一卷发黄、斑驳的书册静静的放在其中。
  《太极图说解》
  这一册书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十有八九便是朱熹亲笔手书的那一册太极图说解,否则的话不可能会被这么珍而重之的藏在这锦盒当中。
第二百六十七章
突然暴涨的气运点
  朱熹所著典籍若然留在朱家,必然会被朱氏后人奉为无上珍宝。
  小心的将已经斑驳不已的典籍自锦盒当中取出,楚毅还真怕自己稍微用力,这一册书便要破碎了呢。
  毕竟这一册典籍已经传世数百年之久,能够保持眼下模样,那已经是朱氏小心保管了,这要是风吹日晒的话,只怕要不了十几年,一册书也就彻底破损了。
  楚毅这些年翻阅过的典籍不知凡几,可以说精通儒、释、道三家文化,只是看了开篇便清楚这一典籍乃是朱熹对道家太极的理解以及诠释。
  缓缓翻阅,楚毅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识海之中,气运祭坛震动,不用说这一册典籍自然蕴含着气运。
  将太极图说解放下,楚毅一一将其他几个锦盒打开,其中皆是泛黄斑驳之典籍,不用说这些之中有大半乃是朱熹亲笔所著传于后世的典籍,不过也有几本乃是其师李桐所著典籍。
  李桐名虽不如朱熹,甚至没有多少人知晓,但是李桐乃是程颐、程颢三传弟子,更是朱熹之恩师,可想而知,这位虽名声不显,但也可称得上一声大儒。
  足足大半个时辰,楚毅才算是将这些典籍一一翻阅完毕,心神沉入识海,顿时楚毅便查知此番从这些典籍之上所收获的气运点。
  足足八千点气运点,却是让楚毅如今的气运点突破到了七万点之多。
  不过楚毅却是心中轻叹,刨除一部分修炼所消耗的气运点,他来到这一方世界已经有十几年之久,加起来也不过只收集到了近十万气运点。
  双目睁开,楚毅将那些锦盒一一合上,冲着林平之道:“林平之,将那些武功秘籍整理一下带走,同时派人将这里的孤本、珍本也带走,挑选其中工科、医书、农学等典籍令人誊抄,传于天下。”
  楚毅这些年来可是长期令人搜集各种孤本、典籍将之印刷、誊抄传播开来,尤其是其中涉及医学、农学等典籍更是楚毅传播的重中之重,此举却也让楚毅在一些读书人当中收获了一些拥护者。
  建阳县县衙之中,身为县令的彭川在程向武率领大军离去之后整个人更是坐立不安。
  及至傍晚时分,一队人马源源而来,早已经望眼欲穿的彭春看到了曹少钦等人的时候一颗心总算是落了下去,脸上露出惊喜之色。
  楚毅走轿子上走了下来,彭春上前恭敬拜倒于地。
  楚毅挥手道:“彭县令且起身。”
  对于彭春,楚毅印象不差,此人没有那种文人的酸儒之气,更是能够一心为民,至于说其能力如何,以楚毅来看,倒也足可以治理好一县之地。
  朱氏一族既然倒下,那么建阳县在一段时间内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这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官员来主持建阳县的事务,不用说,这个人非彭春莫属。
  以往彭春被朱氏给架空,可是现在朱氏遭劫,那些依附于朱氏的官员同样也逃不掉,很快就会被拿下,这也就意味着一切权利都会集中在彭春手中。
  将眼下的局面给彭春讲明,楚毅看着一脸惊喜之色的彭春道:“彭县令,本督会帮你拿下朱氏余孽,令你可以放手施为,你可有把握稳住建阳县局势?”
  彭春肃声道:“下官定尽心尽力而为。”
  建阳县会不会出现什么乱子,这一点就算是彭春也不敢保证,所以他自然是不敢满口妄言什么。
  楚毅闻言反倒是微微点了点头,如果说彭春真的是开口便向他保证一定能够稳住建阳县的局势的话,那他才担心呢。
  显然彭春没有妄言证明彭春有自知之明。
  沉吟一番,楚毅看着彭春道:“此番抄没朱氏,至少可得良田数十万亩,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本督决定将朱氏之良田交由你来分配给县中百姓。”
  彭春闻言先是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继而一脸惊喜恭敬的道:“若是有朱氏之良田在手,下官可以向督主保证,绝对能够稳住县中局势,若是有任何意外,下官愿以项上人头担保。”
  对于百姓而言,土地才是根本,县中田亩可以说几乎全落入了朱氏,如果说没有田地的话,朱氏又突然倒下,那么建阳县的秩序必然会就此崩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1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