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最强大佬(校对)第2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8/1357

  立在一旁的齐琥道:“如今天子有后,陛下春秋鼎盛,以陛下对督主之看重,未来数十年,内廷依然是督主的天下。”
  楚毅摆了摆手道:“行了,不管如何,陛下有后对我等而言乃是最大的喜事,大家只要安心做事便是。”
  嘭的一声,一间书房当中,就见一件上好的官窑瓷器花瓶被狠狠的踢到碎成一地,一身蟒服在身的宁王怒道:“朱厚照小儿,竟然有后,老天无眼啊!”
  书房当中,谋士刘养正这会儿捋着胡须看着发火的宁王,等到宁王稍稍平静一些这才开口道:“殿下且息怒,如今不过是皇后有喜而已,万一皇后所出乃是公主的话,东宫之位依然空悬!”
  宁王摇了摇头道:“先生当知本王为何发火,这些年经过我们努力,这江南之地早有传言,天子无德,获罪于天,以至无后,此乃正德最大的污点,也是本王他日起兵可以获得民心所向的一大优势。”
  为了帝位,宁王可以说早在多年前便已经开始做着各种准备,前几年更是命人在江南之地传播天子失德而获罪于天的谣传。
  民间小民最感兴趣的就是各种皇室的传言,而朱厚照的确是久无子嗣,虽然说只是谣传,但是在那些小民眼中,一个人若然无后,哪怕是天子,就算是谣传怕是也要被传成真的了。
  要知道民心之所向可是非常之重要的,尤其是涉及到天下之争,哪怕是宁王这般高高在上者,或许平日里不会将那些平民百姓放在心上,但是他好歹也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
  一旦百姓认为天子无道,若然有人登高一呼,起兵造反,未必不能够忽悠一群百姓为其所用。
  宁王所谋便是如此,可是现在皇后有孕的消息已然传播开来,相信要不了多久,这江南之地,宁王花费了好大的功夫才渐渐为百姓所接受的谣传就要不攻自破了。
  江南民心之所向,对于宁王来说,其重不下于数万兵甲。
  望风而降于寸土不让这可是两种概念,得人心者自可势如破竹,敌军望风而降,若然不得人心,四处皆敌,自是寸步难行。
  李士实眼睛一眯道:“殿下大可安心,这些时日,江南之多诸多豪绅大族皆在暗中隐隐有支持殿下起兵之意。只要得到这些江南大族相助,区区寡民之民心,殿下自可不必在意。”
  这倒是一个好消息,听到李士实说起江南诸多大族愿意支持他起兵,宁王脸上便忍不住流露出几分兴奋之色。
  江南之财富、物力、人力差不多大半都掌握在这些大族手中,大明京师位于北方,朝廷的主要精力也在北方边患,这自然就使得朝堂对于南方的掌控不如北方。
  如果说朝廷如掌握北方之地一般掌握南方的话,就算是这些世家大族、豪绅权贵们再如何胆大包天也绝对不敢做出围杀朝廷税吏的事情来。
  深吸一口气,宁王坐下,看着李士实二人道:“两位先生还得多多费心,既然这些大族选择支持本王,那么就让他们拿出一些诚意来,他日本王若是夺得天下,定不吝赏赐。”
  李士实拱手道:“殿下所言甚是,只要这些大族肯助殿下的话,到时无论是粮秣、兵甲乃至士卒皆不成问题,有江南之财富支撑,殿下绝对可以在短时间内武装起一支精锐大军,势如破竹一般杀入京师。”
  眼睛一眯,宁王皱着眉头道:“说到京师,我们派去京师的探子可有消息传来,京营重整之事究竟进行到了何等程度,本王可不想到时候一路杀到北京城下,结果到时候要去攻打兵甲齐整,固若金汤一般的京城。”
  李士实同刘养正对视一眼,刘养正苦笑一声道:“回殿下,此事由臣负责,重组京营之事乃是由司礼监总管、御马监总管楚毅亲自主持,预计组建十八团营!”
  “什么,十八团营?”
  宁王既然想要造反,自然不可能对京师兵力部署不清楚。
  京营虽然说几经整顿,但是总体而言其实变化并不大,正德初年京营重整为十二团营,满打满算也不过只有十二团营罢了。
  这其中还有不少老弱病残,其实真正能够上阵者,十二团营加起来也就那么五六万人而已。
  这一点从吕文阳起兵清君侧之时京师所能够动用的兵马便可以看出一二来。
  就算是如此,京营人马已经是宁王的心腹大患了,现在刘养正竟然告诉他,京营重组竟然要组建十八团营。
  一个团营就是一万人,十八个团营,那就是十八万人,如果说尽皆是青壮之辈的话,哪怕都是新兵,十八万士卒,再加上京城之险固,只是想一想,宁王就禁不住额头冷汗直冒。
  “天杀的阉贼,他疯了吗,朝堂衮衮诸公难道就任凭这阉贼肆意妄为,国库空虚,他要如何组建京营,如何供养近二十万之众的士卒。”
  宁王几乎是咆哮出声。
  他私下蓄养大军也不过两三万之众便已经令王府财政难以支撑,为此不得不剥削南昌之地百姓。
  朝廷的确是有国家赋税做支撑,但是国库并不充裕,十八万大军的消耗可不是一年两年,而是要一直供养下去,这对于朝廷来说绝对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搞不好都会压垮了朝廷之财政。
  轻咳一声,刘养正看了宁王一眼道:“殿下难道忘了楚毅那阉贼几番抄家所得海量金银财富吗?”
  宁王冷哼一声道:“本王如何不知,不是说一部分归了户部,一部分入了皇家内库,依本王对文武百官的了解,他们绝对不可能长期供应大军军饷,更何况朝廷也需要金银治理地方,至于说那些入了皇家内库的金银,难道正德小儿还会从内库当中拿出来不成?”
  宁王府私库当中存银不下数百万两,这些可是几代宁王上百年才积攒下来的家底,为了谋夺帝位,宁王从私库当中调出上百万两纹银用意蓄养私兵都感觉无比肉痛了。
  以己度人,所以宁王不信朱厚照会将进了皇家内库的金银取出来支持楚毅供养京营大军。
  刘养正苦笑道:“回禀王爷,我们的人传来的消息,此番重组大军,朝廷足足拿出来了五百万两之多的纹银,其中户部咬牙出了一部分,天子也从内库当中拨了一部分……”
  “嘭!”
  宁王一巴掌拍在桌案之上,怒目圆睁喝道:“文武百官误我,正德小儿误我,阉贼误我啊!”
  “殿下息怒,朝廷诸公乃是迫于楚毅凶威不得不支持,而朱厚照同楚毅君臣一心,如同一人一般,可是殿下却有江南大族支持,又有何惧!”
第二百七十二章
阁老南来!
  宁王瞪着刘养正、李士实二人道:“孤王如何不怒,那可是足足近二十万大军啊,你们让孤王如何能够安心!”
  无论是刘养正还是李士实皆是无言以对,实在是楚毅重组京营甚至将京营人数一下子扩充到近二十万之众,这对于一心谋划着要造反的宁王来说的确是一个晴天霹雳。
  发了一通火气之后,宁王深吸一口气向着刘养正、李士实二人道:“本王实在是心中憋闷,若是有什么不对之处,还请两位先生能够见谅。”
  李士实、刘养正二人连道不敢。
  坐下来,宁王喝了一口茶水看向刘养正二人,神色凝重道:“两位先生还请告我,如果本王准备年内起兵的话,介时我们可以聚集多少兵马?”
  听得宁王之言,刘养正、李士实二人不由的神色一变,显然是没有想到宁王竟然如此之心急。
  将二人的神色反应看在眼中,宁王自然能够猜到两人心中的想法,叹了口气道:“本王不急不行啊,如果说楚毅那阉贼没有重组京营的话,本王倒是能够再花费几年蓄势以增强自身实力以待天时,可是京营近二十万大军,如果说真的成军的话,那么本王想要攻入京师只怕希望渺茫啊!”
  其实两人做为宁王之心腹谋士,若是连这点都看不透的话也不可能会被宁王托之以大事了。
  两人何尝不清楚京师那近二十万大军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座大山,一旦大军练成,宁王造反成功的可能性几乎微乎其微。
  看着李士实二人,宁王推心置腹道:“两位先生,本王只能趁着京师大军尚未练成之时起兵以最短的时间内攻入京师,斩杀昏君,每拖一日,局势便对本王越发不利。”
  刘养正长长的吐出一口气,看着宁王道:“殿下,如果我们倾尽全力的话,在短时间内可以筹集三万大军,到时殿下高举大旗,斩杀不肯为殿下所用之官员将领,可尽收江西之地大军,当可聚集大军十万众。”
  李士实在一旁拱手道:“殿下这些年结交广西狼兵,赣南、漳州、福建等地方武装,也是时候让他们为殿下效力了!”
  刘养正眼睛一眯道:“还有巨寇杨清、李甫、王儒等人,殿下平日里暗中支持他们纵横大江之上,到时候一旦起兵,这些人便可为殿下之水师也!”
  捋着胡须,宁王微微颔首,他这些年为了谋夺帝位真的是结交、蓄养了许多的人马,哪怕是江湖巨寇背后都有他的支持。
  别看都不怎么起眼,可是真的聚集起来的话,那也是成千上万之多,而对于宁王来说,起兵之初最重要的就是声势要大,而人马众多恰恰最能够体现出声势来,所以哪怕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要能够襄助宁王起兵,宁王都会无比欢迎。
  不过刘养正看着宁王道:“殿下如果真的要起兵的话,尚且缺少一个天时,否则的话无故起兵,定然会不得民心,最好是能够获得大义名分,为天下所接受,如此方可民心所向。”
  眼睛一眯,宁王皱眉道:“有一人若是能够前来襄助本王的话,那么到时候本王定可获得相当一部分官员之认可,只是本王派出许多人却是没有寻到其行踪。”
  刘养正道:“殿下所言之人莫非是前首辅杨廷和?”
  宁王点头道:“不错,正是此人,杨廷和宦海沉浮数十年之久,于朝中根深蒂固,天下之间不知有多少官员与杨廷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说他被天子通缉,可是此人对于本王大业有着极大的助益,若是能够得其相助的话,至少可抵上万兵马。”
  杨廷和的影响力如何,刘养正、李士实两人自然心中有数,虽然知道一旦宁王接受杨廷和,那么他们二人的地位肯定会受到影响,但是两人也不能反对。
  实在是相对宁王之大业而言,他们两个人加起来都未必及得上一个杨廷和。
  宁王看着二人轻笑道:“两位先生皆是本王之股肱,本王会重用杨廷和,但是杨廷和却远远不如两位先生在本王心中的地位。”
  得宁王如此安抚,两人心中芥蒂消失,只听得刘养正道:“殿下可以召回那些寻找杨廷和的人手了。”
  宁王不禁一愣,疑惑的看着刘养正道:“本王召回那些人,该如何寻找杨廷和?”
  李士实看了刘养正一眼,捋着胡须冷笑一声道:“如今之大势如何,我等都能够看得分明,如果说杨廷和都看不明白的话,他也枉为内阁首辅,值不得殿下那么看重了。”
  宁王也不是傻子,听得李士实这么一说立刻就明白了过来,神色一震道:“先生的意思是说就算是本王不派人去寻他,杨廷和迫于大势也会主动前来见本王?”
  “既然当初杨廷和派了琉璃姑娘前来见殿下,那就说明杨廷和已经注意到了殿下的一些举动,以杨廷和眼下的情况,他若是想要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世人面前,唯有改天换地,再造乾坤,所以留给杨廷和的选择不多,他杨廷和不可能去造反,也不可能成功,因此他只能辅助如王爷这般的一方藩王起兵以清君侧的旗号推翻天子,重立新君。”
  刘养正在一旁补充道:“如殿下这般拥有雄心壮志者,藩王之中谁人可以同王爷相提并论,所以说留给杨廷和的选择不多,只要杨廷和自己不是傻子,他必然会主动前来拜见殿下。”
  听得刘养正、李士实两名谋士这么一说,宁王恍然大悟,颔首道:“本王受教,两位先生不愧是本王之股肱也!”
  正说话之间,书房之外一个略显嘶哑的声音响起道:“宁王殿下寻老夫久矣,今日老夫前来,可愿一见!”
  陡然之间听到书房之外有人,宁王还有刘养正他们真的是吓了一跳,三人心中惊骇万分,只听得宁王沉声道:“来者何人?”
  书房之外那人道:“殿下不是在寻老夫吗?”
  惊魂未定的刘养正、李士实对视一眼,只听得李士实向着宁王道:“殿下,外间来人极有可能便是殿下寻找的前首辅杨廷和!”
  “什么?竟然是石斋先生!”
  石斋先生乃是杨廷和之雅号,闻知来人极有可能是杨廷和的时候,宁王脸上露出惊喜之色,大步上前,不过却是被李士实一把给拉住道“殿下莫急,是否是石斋先生,且待臣前去一看便知。”
  心知李士实是担心有人对自己不利,宁王向着李士实点了点头道:“如此便有劳先生了!”
  李士实上前,推开书房大门,缓缓走出,正看到一身青衣,立于院子当中大树之下,微微背着双手的那一道身影。
  杨廷和青衣罩体,鬓角之间多了几分斑白之色,面目沧桑,显然自从离京到被天子通缉,再加上家中一家老小为天子所杀,这对于杨廷和来说,打击自然不小,若是依然意气风发的话,那才是怪事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8/1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