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最强大佬(校对)第3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0/1357

  紫禁城之中,随着江南一波一波的捷报传来,天子朱厚照脸上的笑容比之平日都多了几分。
  这一日朱厚照刚刚召集过以焦芳为首的内阁首辅商议政事,此番正回到宫中歇息。
  谷大用陪在朱厚照一旁,君臣二人说笑不已。
  正说话之间,就见一名内侍匆匆而来道:“陛下,内阁几位阁老有急事求见陛下!”
  朱厚照闻言不由一愣,按说焦芳等人才离去没有多久,若是没有什么紧急之事的话,就算是有什么事情也会等到明日才会来求见于他。
  能够让焦芳等人去而复返,一日之间两次觐见,可见必然是有什么要紧之事。
  朱厚照深吸一口气,沉声道:“速传诸位阁老!”
  看了谷大用一眼,朱厚照道:“谷大伴,依你看,焦阁老他们去而复返,所为何事啊?”
  谷大用摇了摇头道:“老奴不知!”
  就见焦芳等人一脸急色进入大殿之中向着朱厚照一礼,朱厚照看到焦芳几人神色不禁心中一沉,如果说不是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的话,焦芳几人断然不会这般的神色。
  伸手一挥,朱厚照道:“诸位爱卿不必拘礼,快快免礼。”
  说着朱厚照看着几人道:“焦爱卿,你们匆匆而来,不知有何事啊?”
  焦芳自袖口之中取出一封急奏道:“陛下,北方八百里急报!”
  朱厚照闻言顿时心中咯噔一声,而这会儿谷大用将急报接过呈给朱厚照,朱厚照连忙将其打开,一看之下不由惊呼一声道:“什么,可恶的鞑靼,竟然出兵二十万寇边,其中一路兵马已经攻破太原,直入山西之地!”
  看到那急报,朱厚照顿时忍不住豁然起身,边关九镇之地乃是大明朝廷设立用以抵御北方蒙古残部的边关重地。
  其中尤以太原镇、大同镇、宣府镇等最为出名,此几镇可以说乃是北京城的屏障重镇,一旦越过大同、宣府便可直接威胁京畿腹心之地,所以说此几镇极为重要。
  先前鞑靼寇边,楚毅南下江南平叛之前,朝廷已经做出了布置。
  北地边镇由杨一清总督,全权署理抵御鞑靼寇边之事,为此京师抽调了十万京营大军北上。
  加上边镇十几万大军,足足二十多万大军,刨除边镇一部分老弱病残加上吃空饷,边镇之地差不多有近二十万的大军。
  只可惜做为守势一方,单单是边关重镇就有近十处之多,纵然是有二十万大军,这么一分散开来,一处地方也就万把人罢了。
  就算是如宣府、大同这些重镇中的重镇,杨一清也最多是能够留下两万多人罢了。
  如太原镇,杨一清便安排了一员将领率领一万大军坐镇太原重镇,然而此番鞑靼南下起初的确是十万大军攻宣府、大同两地,试图自宣府、大同两地入寇。
  只可惜十万鞑靼大军却是被杨一清借助边关重镇的防御抵挡在外,足足大半个月时间愣是无法寸进。
  本来杨一清松了一口气,却是不料那达延汗竟然不止调动了十万大军,而是足足多了一倍之多。
  三王子巴尔斯博罗特悄然率领十万大军绕开大同、宣府,趁着杨一清的注意力为达延汗所率大军所吸引,直奔太原镇。
  太原镇可谓是猝不及防,加之太原镇之中豪绅苗氏一族趁夜袭击城门,迎鞑靼入城。
  太原镇不过一日便陷落,城中朝廷上万大军,战死数百人,余者尽数被俘。
  苍茫大地之上,一座巍峨的大城盘卧在大地之上,正是边关重镇之一的太原镇,不过这会儿太原镇城墙之上大明的旗帜已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鞑靼人的旗帜。
  此刻太原城外一片荒凉的丘陵之间,被俘的数千朝廷兵马此刻正被捆绑成一串自战俘营中带到了这里。
  身为鞑靼三王子,巴尔斯博罗特深得达延汗之喜爱,达延汗命其执掌几处地方皆是濒临大明的富裕之地。
  而巴尔斯博罗特也是能力不俗,可以说这些年来历次寇边背后皆有巴尔斯博罗特的影子。
  毕竟边关之地,同大明所接触的鞑靼几大部落皆由巴尔斯博罗特所统领,没有其主导,绝对不可能会有那么多的鞑靼人频频寇边。
  此刻巴尔斯博罗特骑在高头骏马之上,身着长袍,头顶只留下一个小辫子,满面的络腮胡子一脸的兴奋之色看着那一片大明俘虏。
  站在巴尔斯博罗特身旁的一名胖乎乎的士绅正是此番迎鞑靼人攻入太原镇的太原苗氏家主,苗远。
第三百九十四章
急召大总管回京啊!
  苗远一脸谄媚的看着巴尔斯博罗特道:“王子殿下,不知殿下招老朽来此,可是有什么吩咐吗?”
  巴尔斯博罗特瞥了苗远一眼道:“此番我鞑靼大军能够这么顺利的攻破太原城,实在是多亏了苗先生鼎力相助啊!”
  苗远连忙躬身道:“殿下折煞老朽了,这不过是老朽该做的,这些年若非是殿下照拂老朽的话,我苗家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跃成为太原城数一数二的豪商。帮殿下破城,乃是老朽应做之事!”
  巴尔斯博罗特满意的看着苗远,点了点头道:“我鞑靼一族绝对不会让自己的朋友吃亏的,此番在太原城中所得的玉器珠宝之类便交由先生帮我们自中原购得粮秣、军械吧。”
  苗远闻言不由的眼睛一亮,他可是很清楚此番鞑靼大军在太原镇到底劫掠了多少的财富。
  别看太原镇位于北方之地,其实因为地处边镇的缘故,许多的行商都会在太原镇设立据点同大草原上的草原民族进行交易。
  所以说在这太原镇积累了许多的财富,至少在北方之地,边镇之地并不一定都是贫瘠之地,尤其是位于山西之地的太原镇,豪绅可不止一家两家。
  此番鞑靼大军在太原镇便劫掠了许多的财富,那些玉器珠宝之类的对于鞑靼人来说其实用处并不大。
  相对于更为实用的粮秣、军械等物资鞑靼人自然对玉器、珠宝没有太大的占有欲望。
  巴尔斯博罗特愿意将那些玉器、珠宝交给他,由他从大明将之换成粮秣、茶叶、军械等对鞑靼来说极为重要的物资显然是对他的一种看重。
  只是这么一经手,他们苗家至少能够获利数十上百万之多,若是这样的事情多来几次的话,他们苗家绝对可以在短时间内在北方成为数得着的一方豪绅。
  苗远强忍着内心的惊喜向着巴尔斯博罗特一礼道:“老朽定不负殿下所望,倾尽全力为殿下筹集军械、粮秣。”
  巴尔斯博罗特拍了拍苗远的肩膀道:“很好,本王子观苗先生之女不错,不如送给本王子做一房妾侍吧。”
  苗远闻言不由一愣,显然是没有想到巴尔斯博罗特竟然会看上自己的女儿。
  他膝下只有一女,如今不过只有二八年华,虽也到了婚配的年龄,可是苗远却待之如掌上明珠一般,如今巴尔斯博罗特开口,苗远脸色微微一变,心中虽然颇为不舍,可是他更清楚,这是巴尔斯博罗特要同他联姻,准确的说是让双方关系更为紧密,更为稳定一些。
  所以说苗远只是微微犹豫了一下,立刻便向着巴尔斯博罗特点头道:“殿下能够看上小女,那是小女的荣幸,稍后老朽便会派人将小女给殿下送来,还请殿下怜惜!”
  巴尔斯博罗特点头道:“很好,此番请苗先生前来,却是要邀请苗先生看一场好戏。”
  苗远脸上露出几分疑惑之色,心中很是不解。
  巴尔斯博罗特指着前方那一片大明士卒道:“苗先生可曾看到那些俘虏了吗?”
  那么多的大明士卒,黑压压的一片,至少数千之多,苗远一过来便看到了,又怎么可能会注意到呢。
  带着几分狰狞之色,巴尔斯博罗特看了苗远一眼,然后冲着身边的亲军道:“传令下去,送这些人上路!”
  “什么!”
  听了巴尔斯博罗特的话,苗远不由一惊,脸上露出惊骇之色,愕然的看向巴尔斯博罗特。
  巴尔斯博罗特淡淡的道:“按说这些俘虏本王子是准备带回草原上的,只是此番父汗目标是攻破北京城,生擒天子,所以说再带着这些俘虏就是一种负担。”
  苗远颤声道:“殿下这是要杀俘?”
  巴尔斯博罗特理所当然的点头道:“不错,留着这些人本王子还要分派一部分手下看守呢,倒不如杀了干净。”
  苗远看着远处那些大明士卒,再看看四周一队队的鞑靼人骑兵一个个的将箭矢对准了那些士卒,额头之上不禁渗出几分冷汗来。
  说话之间,巴尔斯博罗特的命令下达,顿时就见那些鞑靼人骑兵手中箭矢向着被捆在了一起的士卒射了过去。
  这些士卒被带了出来,尤其是还带到了这荒郊野外之地,四周更是一片鞑靼人骑兵凶神恶煞一般的看着他们,不少士卒心中都泛着嘀咕,隐隐的有几分不妙的感觉。
  如今巴尔斯博罗特一声令下,顿时就见一片箭矢如同瓢泼大雨一般落下。
  惨叫声,求饶声乃至咒骂声不绝于耳的传来,许多士卒更是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跑。
  然而一众战俘都被捆成了一串,你往这里跑,我往那里跑,后果就是谁也跑不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箭雨落下。
  数千降卒就这么的一个个的被射杀当场,那场景简直是残酷而又凄凉,血腥之气冲天,从开始到结束足足持续了一个多时辰,当最后一名士卒身上插满了箭矢倒下的时候,就见那一片开口之地上密密麻麻的躺着一地的尸体,鲜血染红了大地,令人观之心中忍不住生出无尽的寒意来。
  可是那些毫不犹豫的将手中箭矢射出的鞑靼骑兵们却是无比的兴奋,一边射出手中的箭矢一边兴奋的大叫不已。
  好像在他们手中射杀的不是活生生生命一般,至于说站在巴尔斯博罗特身旁的苗远这会儿整个人差点背着可怕的场景给吓得昏过去。
  他不过是一个商人而已啊,哪怕是为了利益没有他不敢做的事情,但是像这般的赤果果的杀戮的场面,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啊。
  如果说可以的话,他宁愿不来这里,也不想看到如此可怕的场景。
  巴尔斯博罗特哈哈大笑向着苗远道:“先生看到了吧,我鞑靼勇士纵横草原,无敌天下,此番定兵临北京城下,再现土木堡之役的辉煌。”
  当年土木堡一役,大明数十万大军一败涂地,就连御驾亲征的天子都落入到了瓦剌人的手中。
  瓦剌、鞑靼本就是蒙古后裔,无非就是称呼上的不同罢了。
  土木堡一役不过是过去数十年而已,可以说是草原民族自大明太祖、成祖之后对中原王朝所取得的最大的胜利,自然是为草原民族所推崇。
  忍着内心的惊惧,苗远脸上努力的挤出几分笑意道:“那老朽便祝殿下此去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巴尔斯博罗特大笑不已,冲着一众手下士卒喝道:“所有人都听着,大军整军出发,随本王子兵发北京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0/1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