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最强大佬(校对)第3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8/1357

  既然做了天子,那么必然要承受这个位子所带来的一些约束,正所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英国公求见!”
  殿外传来内侍的声音,朱厚照回神过来,沉声道:“传!”
  很快就见英国公在一名内侍的搀扶之下缓缓行了过来,只看英国公那神色,明显身子骨已经是大不如以往。
  否则的话,以英国公的性子,但凡是他自己能够安然行走的话,必然不会让其他人搀扶。
  这些日子,虽然说守城之战用不到英国公亲临,但是英国公乃是天子敕封的三军统帅,终归是要花费心思在两军大战上面。
  英国公这些时日可以说是一直都守在城墙下,随时掌握着双方的攻守态势。
  即便是如韩坤、程向武这般的铁汉身体都有些吃不消,更不要说是英国公近八十岁高龄的身子骨了。
  眼见英国公那一副一阵风吹来可能就会倒地的身影,朱厚照不禁起身走下来,上前几步行至英国公近前,伸手扶着英国公道:“老国公为国分忧,却是辛苦了!”
  英国公脸上满是感动之色道:“臣一把老骨头,能够在埋进黄土之前再为陛下尽忠一场,老臣死亦瞑目矣!”
  朱厚照摇头道:“朕不许老国公死,朕还需要老国公继续扶持朕,大明离不开老国公啊!”
  看着君臣相宜,焦芳等人脸上都带着几分满意之色,对于朱厚照越来越有为君之风范,一众大臣自然是心中甚为开怀。
  毕竟如果朱厚照乃是一名有为之君主的话,那么将来他们这些辅佐朱厚照的大臣,未必不可能同朱厚照一同名留青史。
  如果说朱厚照是一名昏君,到时候他们这些臣子,怕是在史书之上也不会有什么好名声。
  到了焦芳他们这般地位,所求的无非就是名利二字罢了。
  朱厚照落座,目光扫过一众人,向着边上的谷大用微微点了点头,就见谷大用自一名内侍手中接过托盘,大家的目光落在那托盘之上,其上则是一封奏章。
  焦芳疑惑道:“陛下,这是……”
  朱厚照微微一笑,接过密函看着一众人道:“这是不久前,楚大伴派人呈给朕的奏章。”
  “大总管!”
  “楚督主!”
  大殿之中一众人不由的一愣,显然是没有想到这是楚毅派人送来的奏章。
  王华眼睛一眯道:“莫非大总管已经彻底平定了江南之动乱?”
  距离宁王叛乱差不多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时间,不久前楚毅便曾上奏,宁王已然被拿下,江南之叛乱已然进入了最后的阶段,这会儿楚毅派人呈上奏章,倒也不怪王华以为江南平定。
  朱厚照示意内侍将奏章给一众人传阅。
  不过是盏茶功夫,在场一众人尽皆将那奏章看了一遍,一个个神色各异。
  最后到了英国公张懋的手中的时候,张懋看过那奏章先是一愣,接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一边大笑一边道:“好一个楚毅啊,好一个楚大总管,他这是想要一口吞掉城外所有鞑靼大军啊!”
第四百零三章
苗老爷心里苦!
  楚毅那奏章之中说的很清楚,直接禀明天子,他已经回师,并且在天津上岸,这会儿已经奔着太原镇而去,准备夺回太原镇,将南下进入中原的巴尔斯博罗特一部鞑靼大军后路彻底堵上。
  一众人算是明白过来,为什么朱厚照会一脸的欣喜之色了,完全是因为楚毅回师的缘故啊。
  不过大家得知楚毅回师,并且打算一口将鞑靼人大军给吞掉的计划之后,在场众人,莫名的松了一口气,仿佛一下子安心了下来。
  楚毅行事可谓是滴水不漏,一直以来大家从来没有见到过楚毅做事有过什么纰漏,久而久之,只要楚毅想要做什么,大家都不会怀疑楚毅是不是能够做到。
  就像现在一般,楚毅准备一口吞掉巴尔斯博罗特一部鞑靼大军,大家就莫名的认为楚毅既然说了,那么就一定能够做到。
  至于说要如何吞掉城外那数万鞑靼精锐大军,大家都下意识的忽略了,反正楚毅敢那么做,肯定有办法。
  楚毅自己怕是都不知道焦芳、韩坤等人乃至天子对他都有一众迷之自信,认为只要是他想要做的事情,就没有做不到的。
  焦芳捋着胡须一脸笑意道:“大总管亲自出马,鞑靼人此番怕是插翅难飞矣!”
  韩坤、程向武几人更是哈哈大笑,一脸兴奋的向着朱厚照道:“陛下,大总管让我们尽可能的拖住鞑靼人一些时日,为其夺回太原镇争取时间,臣等恳请陛下允准我等出城同鞑靼人一战!”
  话音落下就听得焦芳、陈鼎等人齐声道:“不可!”
  焦芳、陈鼎几人却是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几乎是本能的提出反对的意见。
  这城守得好好的,有城墙做为依仗,鞑靼人根本就不可能攻破城池,傻子都知道同鞑靼人在野外大战,那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一个不小心都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毕竟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真的论及野战的话,生在马背上的鞑靼人无论是骑射还是野战都不是大明士卒所能够相媲美的。
  当然如果当年太祖、成祖驱逐蒙元的精锐大军还在的话,即便是野战那也无惧鞑靼人,关键眼下大明军队到底是什么样子,别人不清楚,做为朝堂之上的重臣,他们心中却是再清楚不过了。
  焦芳向着一脸意动之色的朱厚照道:“陛下万万不可啊,鞑靼人数万骑兵,我大明将士出城,岂有胜算,就算是想要为大总管争取时间,那也不能够拿我大明士卒的性命开玩笑啊。”
  说着焦芳冲着韩坤、程向武几人道:“几位将军皆是知兵之人,难道不知道出城于鞑靼人野战,那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吗?老夫即便是不读兵书尚且知晓这点,几位将军莫非连这点常识都不清楚吗?”
  韩坤、程向武几人脸上露出几分尴尬之色,他们又如何不知晓这点,眼下被焦芳盯着。
  只听得程向武一声轻咳向着焦芳道:“首辅大人说哪里话,我等如何不知。”
  焦芳冷哼一声道:“既然知晓这些,那又为何蛊惑陛下,劝陛下允准大军出城,你们这是要将北京城拱手献给鞑靼人吗?”
  眼看着被焦芳上纲上线,韩坤向着焦芳一礼道:“首辅大人,我等不是为了帮大总管拖住鞑靼人吗,再说了,我们并非是要大军齐出,只是派出一支万人左右的骑兵队伍出城罢了。”
  说着韩坤又道:“想来区区一支万人左右的骑兵队伍出城,还不至于影响到城中的防御吧!”
  朱厚照脸上带着几分犹豫之色,看了看一脸不赞同之色的焦芳等人,再看看有理有据的韩坤、程向武等人。
  深吸一口气,朱厚照看向程向武、韩坤几人道:“几位将军,若是允准骑兵出城,你们可有把握保证,大军不被鞑靼人所灭吗?”
  朱厚照显然是不愿意手头上这点骑兵就这么的被鞑靼人给灭了,但是论及骑兵的威势的话,就是朱厚照也没有想过大明骑兵能够杀得过鞑靼人一方。
  不只是鞑靼人天生就是合格的骑兵,还有就是城外鞑靼人太多了,他们所能够拿得出手的骑兵也就只有万余人,就这还是凑起来的。同鞑靼人数万大军相比,不提其他,单单是这人数上面就差了许多。
  程向武同韩坤对视了一眼,就见程向武上前一步向着朱厚照道:“陛下,臣会亲自率领骑兵出城,不过出城之后,臣不会同鞑靼人大军正面拼杀,只会寻机骚扰对方,尽可能的将鞑靼人拖在城外。”
  一直坐在那里的张懋这会儿缓缓起身,向着朱厚照道:“陛下,臣认为,大总管之计策甚妙,我等当助大总管一臂之力,这骑兵必须派。”
  听得张懋这么说,朱厚照不由的眼睛一亮,焦芳、陈鼎几人微微一叹。
  其实在程向武、韩坤说出只派骑兵出城的时候,他们原本的反对念头便已经弱了许多。
  就如韩坤所说的那般,就算是派出骑兵出城,也不会影响到北京城的防守,最差的结果无非就是损失万余骑兵罢了。
  以大明的国力而言,万余骑兵若是真的损失了的话,的确是非常的肉痛,但是还不至于危及国本,况且这直接关系到楚毅的谋划是否能够顺利。
  对于楚毅谋划一口吞掉巴尔斯博罗特这一部鞑靼大军,说实话焦芳等人心中是非常的赞同的。
  只要能够吞掉巴尔斯博罗特这一部鞑靼大军,十万鞑靼大军覆灭,对于鞑靼人来说那绝对是伤筋动骨,怕是数十年都未必能够恢复元气。
  一个是万余骑兵,一个是数万鞑靼大军,风险肯定是要承受的,毕竟想要获得更大的收获就必须要冒险。
  焦芳等几名阁老对视一眼,只听得焦芳向着天子道“陛下,如果说只派骑兵的话,臣等没有什么意见!但是程将军必须要保证,不到万不得已,万万不可同鞑靼人硬拼!”
  朱厚照见焦芳等人点头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目光一凝看向程向武道:“程将军,既然如此,那么朕便允你率领一万骑兵出城,寻机牵制鞑靼人大军,务必要给大伴争取足够的时间,朕此番要将巴尔斯博罗特一部鞑靼大军留在这中原大地之上。”
  程向武上前一步,一脸喜色拜下道:“末将领命,定不负陛下所望。”
  却说楚毅,率领足足五万大军,直接饶过了北京城,直奔着山西而去。
  不得不说鞑靼人太过自信了,虽然说在北京城四周洒出了一部分哨探,但是这些哨探也就是围绕着北京城一二十里方圆罢了,至于说更远处根本就没有关注。
  虽然说楚毅他们人马众多,足足数万之众,动静一点都不小,可是从北京城到天津,两地之间距离也不算近了,鞑靼人却是一点都没有察觉。
  但凡是鞑靼人先一步拿下天津城,就算是阻挡不住楚毅大军登陆,至少也能够提前得到消息。
  可是眼下,鞑靼人根本就不知道大明一方,一支数万人的精锐大军正奔着太原镇而去。
  如果说鞑靼人知晓的话,必然不敢掉以轻心,就算是在怎么的张狂自信,他们也绝对不可能坐视后路被数万大军给堵上。
  自天津到太原,路途可是一点都不进,几乎千里之遥,,亏得楚毅早早的做了安排,有所准备,即便是如此,从天津抵达太原也至少要二十余日。
  若非如此的话,楚毅也不可能会让天子配合他尽可能的将鞑靼人给拖住。
  鞑靼人在北京城下如果说攻城不顺利的话,一旦选择退军,那么凭借着骑兵的速度,最多也就是十几日便能够抵达太原镇。
  而楚毅手下则是一群的步兵士卒,行军速度方面根本就比不得鞑靼骑兵。
  这可是至少十日以上的差距,所以说如果鞑靼人不在北京城下耽搁一二十天的话,怕是等到楚毅率领大军抵达太原之时,鞑靼人都已经出了太原,回返草原去了。
  大军行军,烟尘滚滚,从空中望去的话就如同一条长龙盘卧在大地之上。
  一辆马车在大军之中缓缓前行,车中正是楚毅。
  一通快马急奔而来,就见林平之接过一封信函向着楚毅道:“大总管,京城来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8/1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