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最强大佬(校对)第3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1/1357

  但是大明藩王乃是有太祖亲封,纵然是当今天子,怕是也不敢背负上一个不孝之名,彻底废除藩王之尊号吧。
  楚毅摆了摆手,示意张俞离去,在张俞告退之后,就见孙秋大步而来,向着楚毅一礼道:“末将拜见督主,不知督主召见末将而来,可有什么吩咐。”
  楚毅看了孙秋一眼道:“孙将军,本督命你亲率一队人马,给本督将晋王府包围起来,没有本督之命令,不许一人离开晋王府。”
  孙秋闻言脸上露出几分惊愕之色,不过马上反应过来,沉声道:“末将遵命!”
  却说北京城之中。
  朱厚照一脸欣喜之色的看着由锦衣卫加急送来的奏章,这奏章乃是楚毅攻破太原城之后上书天子。
  看着奏章当中楚毅一条条的建议,朱厚照神色渐渐的变得有些凝重。
  下方的焦芳等几位文武重臣注意到朱厚照的神色变化,脸上不禁露出疑惑之色。
  太原城被重新夺回,这消息他们刚刚知晓,自是如朱厚照一般心中欢喜,但是看朱厚照的神色,似乎楚毅这奏章之中并非是只有这么一件事。
  朱厚照沉吟良久,目光扫过下方一众人,缓缓道:“焦阁老,英国公留下,其余卿家且退了吧。”
  大家闻言对视一眼,虽然说心中有些疑惑,不过却是一个个的拜过天子缓缓离去。
  谷大用挥了挥手,原本侍奉在一旁的大小内侍也都一个个的悄然离去,整个殿中就剩下了朱厚照、谷大用还有焦芳、张懋四人。
  朱厚照将手中楚毅呈上的奏章递给张懋道:“老国公且看一看,楚大伴的建议如何!”
  张懋接过奏章,凝神一看,顿时面色为之大变,神色之间带着几分凝重之色,就连捧着奏章的手都微微的有些颤抖。
  好一会儿张懋才将奏章转给一旁的焦芳,焦芳按捺心中好奇,可是当他看过奏章的内容之后,神色反应并不比张懋好多少,同样是脸上满是凝重之色。
  朱厚照神色平静的看着二人道:“两位乃是朕之股肱,朕深信之,大伴建议朕收回天下藩王之藩地,削减其俸银,不知爱卿以为如何?”
  张懋后背冷汗直冒,可是抬头看了朱厚照一眼,咬牙道:“陛下不可啊!大总管之建议实为荒谬,必然若收回藩王之封地,削减俸禄,却不知将太祖置之何地,纵观历朝历代,哪一位帝王如此苛刻于宗室……”
  张懋不得不开口,楚毅这摆明是要对大明宗室下手,以张懋的阅历如何看不出大明宗室已经成为拖垮大明的毒瘤,但是站在其立场之上,他是绝对不会同意天子行此事的,若然连大明宗室都削减了俸禄,那么下一步楚毅是不是就要对他们这些勋贵动手了呢?
  正所谓唇亡齿寒,以他对楚毅的了解,一旦开了口子,不知什么时候,楚毅就要对勋贵集团下手了。
  焦芳捋着胡须,神色之间带着几分苦涩,感受到朱厚照的目光,焦芳躬身一礼道:“陛下,此乃陛下之家事,臣不敢妄言。”
  端坐其上的朱厚照目光在焦芳还有张懋二人的身上扫过,缓缓道:“两位卿家之意,朕已知晓,此事关系重大,今日入卿家之耳,朕不希望再从其他人口中闻知此事。”
  焦芳立刻道:“臣定守口如瓶!”
  张懋也是点头道:“陛下放心便是,臣心中有数。”
  目送焦芳、张懋离去,朱厚照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奏章下的密函,密函同奏章一起,不过密函当中乃是楚毅对张懋、焦芳的反应的猜测。
  看着那密函,朱厚照轻叹道:“大伴啊大伴,果真如你所言,英国公坚决反对,焦阁老置身事外。”
  感叹一番,朱厚照将密函还有那奏章收好,看向谷大用道:“谷大伴,程将军、卢将军他们可有军情传回?”
  谷大用走上前,将一杯热茶奉上道:“陛下,程将军他们率领大军尾随鞑靼大军而去,距今已有半个月之久,每日都有军情传回,一切如常。”
  朱厚照眼中闪过一道精芒,豁然起身向着北方望去,口中低声道:“楚大伴,惟愿你此番顺利围杀巴尔斯博罗特一部,介时携大胜而归,朕与你之谋划,方可通传天下,无人敢于反对。”
  其实巴尔斯博罗特没有在第一时间攻破北京城便已经失去了攻破京师的机会,随着各地勤王兵马赶来,再加上鞑靼人久攻不下,军心不振,巴尔斯博罗特除了退兵之外,别无选择。
  半个月之前,鞑靼人最后一搏,一日之间,倾尽大军攻城,死伤达五千人之多,几度攻上城墙,却是被守城之士卒从容击退,最终留下一地尸体,数万大军,卷起滚滚烟尘,舍弃京师北还。
  在鞑靼人撤兵之时,楚毅一部甚至都没有抵达太原城,不过朱厚照却是亲自决断,以程向武为平虏大将军,卢大柱为副帅,统帅马步大军十五万尾随鞑靼大军。
  十五万大军之中,其中京营数万,其余近十万乃是近一个月之间,地方勤王兵马,虽然说大多都是老弱病残,可是不得不说,其中精锐还是达到了七八万之多。
  最关键的是,人多势众,士气高涨。
  如果说是溃败的情况下,莫说是十几万大军,就算是数十万大军怕是也没有什么用。
  而程向武、卢大柱二人虽然说紧随鞑靼人大军,但是行军之间却是小心谨慎,无论鞑靼人如何挑衅,皆是稳守营盘不出。
  几番之后,鞑靼人冲击营盘愣是没有讨得好去,却是不再将程向武、卢大柱大军放在心上。
  谁让卢大柱、程向武他们没有流露出丝毫攻击的态势,更像是一路紧随他们,收复城池,恭送他们回归草原一般。
  这一日,正在一座县城外安营扎寨歇息的鞑靼人大营之外,几道身影出现。
  一队鞑靼人士卒盯着前方明显是大明士卒的一队人不禁喝道:“来者何人?”
  为首的一员大明将领高声道:“吾乃楚毅楚大总管使者,奉命求见巴尔斯博罗特王子。”
  很快巴尔斯博罗特便见到了游击将军程楷。
  程楷不卑不亢,面无惧色的在一众鞑靼人的注视下行进了巴尔斯博罗特的大帐当中。
  巴尔斯博罗特坐在那里,先是打量了程楷一番,眼见程楷在一众人的注视下神色平静不由心中暗赞一声,缓缓开口道:“不知楚大总管派你前来,所为何事?”
  程楷看着巴尔斯博罗特抱拳一礼道:“末将奉命而来,我加大总管有一份礼物命末将转呈给王子殿下!”
  巴尔斯博罗特闻言不由一笑,带着几分好奇道:“哦,楚毅他竟然有礼物赠与本王,本王倒是要看看,他要送什么礼物于本王!”
第四百一十五章
封侯拜将只若等闲
  楚毅之名,巴尔斯博罗特自然是不陌生,甚至这些时日在京畿之地,巴尔斯博罗特对于楚毅之大名那是有了更多的了解。
  如果说先前巴尔斯博罗特只当楚毅是一个王振式的权阉的话,那么在了解了楚毅所做之事后,巴尔斯博罗特却是意识到楚毅绝非王振可比。
  尤其是得知京营乃是由楚毅亲自主导重组,巴尔斯博罗特对于楚毅便更加的欣赏与钦佩。
  一个内侍如果说靠着天子的宠信,成为王振、刘瑾那样权势赫赫的权阉的话,倒也正常,但是像楚毅这般整肃朝纲,平叛地方,功勋卓著者却是罕见。
  所以说巴尔斯博罗特对于楚毅很是好奇,这会儿得知楚毅竟然派人给他送了礼物,自然是让巴尔斯博罗特心生好奇。
  也不知楚毅会送他什么礼物。
  大笑一声,巴尔斯博罗特冲着身旁的侍者道:“将礼物呈上来,本王子却是想看看,这位楚大总管会赠给本王子什么礼物。”
  程楷将那四四方方的盒子交给了那名侍者,眼中满是凝重之色。
  别人不知道,可是他却是再清楚不过那盒子当中到底放的是什么了。
  盒子当中正是胡里木的人头,经过特殊手法处理之后,哪怕是时刻十天半个月,那被砍下来的脑袋却也不会腐化,依然是栩栩如生。
  程楷很清楚,一旦巴尔斯博罗特看到盒子当中所装的胡里木的脑袋,必然会震怒,搞不好自己都有可能会丢了性命。
  但是程楷却是没有慌乱,他在接下这个使命的时候便已经做好了身死鞑靼大营当中的准备。
  偌大的盒子放在桌案之上,为了以防万一,巴尔斯博罗特自然不可能亲自去打开盒子,而是由那名侍者缓缓将盒子打开,先行查看是否有什么危险。
  当盒子缓缓打开,那侍者自然是最先看到盒子当中的景象。
  当那侍者看到盒子当中的景象的时候几乎是一声惊呼,手微微一抖,手中的盖子都忍不住跌落在地。
  显然那侍者看到了盒子当中,胡里木那一颗栩栩如生的头颅。
  大帐之中,一众鞑靼人将领几乎是本能的握紧了腰间的弯刀,大有情况不对便行将程楷给斩杀当场的架势。
  而这会儿巴尔斯博罗特也看到了那盒子当中的景象,目光落在胡里木的头颅之上的时候,巴尔斯博罗特眼睛为之一缩。
  巴尔斯博罗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撼,眼中闪过一道寒光,死死的盯着程楷,冷冷的道:“好一个楚毅,本王子却是小瞧了他了!”
  说实话,巴尔斯博罗特怎么都没有想到楚毅所谓的赠给他的礼物竟然会是胡里木的脑袋。
  看着胡里木的脑袋,巴尔斯博罗特首先想到的便是太原城,连胡里木的脑袋都落入到楚毅手中了,可想而知,不出意外的话,太原城怕是已经重回大明之手。
  帐中其他的鞑靼人将领看到胡里木的头颅的时候皆是神色为之一变,同胡里木交好之人更是为之大怒,就见一员将领怒喝一声,拔刀向着程楷劈了过来。
  就在那弯刀即将劈到程楷近前的时候,只听得巴尔斯博罗特一声断喝道:“萨木河住手!”
  刀锋贴着程楷的额头,萨木河眼睛通红,向着巴尔斯博罗特道:“王子,让末将斩了他为胡里木兄弟报仇啊!”
  巴尔斯博罗特一拍桌案怒道:“本王子命你退下!”
  萨木河恶狠狠的看着程楷,最终无奈的收刀退回到一旁,不过那眼中的杀机却是丝毫没有收敛。
  程楷后背冷汗直冒,却是松了一口气,面无惧色看着巴尔斯博罗特:“我家大总管有句话让我带给王子殿下!”
  巴尔斯博罗特沉声道:“说!”
  程楷神色一正,以楚毅的语气肃声道:“巴尔斯博罗特,楚某在太原城恭候大驾!”
  眼睛一眯,巴尔斯博罗特一只手按在那装着胡里木脑袋的木盒之上,微微躬身,眼中闪烁着寒光,哈哈大笑道:“好,好,本王子又怎么会让楚大总管失望。”
  说着巴尔斯博罗特冲着程楷道:“且带话给楚毅,让他等着,本王子会亲手砍了他的脑袋,以祭奠我鞑靼勇士!”
  程楷不卑不亢的看着巴尔斯博罗特道:“我家督主恭候大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1/1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