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最强大佬(校对)第3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2/1357

  “如果说大伴能够封王的话,想来大伴一定会非常的高兴吧!”
  心中闪过这般的念头,朱厚照眼中渐渐的亮了起来,就差没有当场拍板了。
  而朱厚照的反应,一众人也都看在眼中,不少官员仍然是沉浸在提议楚毅封王的建议当中。
  大家将朱厚照的神色看在眼中,在场的文武重臣哪一个都是人精一样的存在,如果看不出朱厚照这是心动了。
  张懋不禁皱了皱眉头,看了看朱厚照,张了张口,可是却不知道该如何劝阻。
  楚毅如今之权势已然是达到了巅峰,可以说天下间除了朱厚照之外,任何人都不及楚毅如今权势之重。
  甚至可以说如果楚毅愿意的话,甚至都能够改天换地,操纵帝位之更替。
  但是权势归权势,对于封楚毅为王,在张懋看来却是有些过了。
  一旦楚毅封王,那便是大明百年来第一位异姓王,远超他们这些公侯,尤其是楚毅身为宦官,一介宦官封王,纵观历史,可谓寥寥。
  即便是北宋末年被敕封为广阳郡王的童贯那也是因为宋徽宗遵从神宗能复燕地者给以封地,赏以王爵之遗训。
  一介宦官想要封王,显然是难如登天一般。
  没有令人信服的功劳,只怕就是百官都不会答应。
  然而楚毅之功勋,哪怕是文武百官当面都无可挑剔,一战平定江南宁王之叛乱,然后又灭北方异族二十万精锐,生擒达延汗等鞑靼贵族,此两大不世之功勋甚至足以青史留名,即便是封王也足够了。
  深吸一口气,焦芳心中闪过诸般念头看了看朱厚照,缓缓上前一步开口道:“陛下,封王之议,还请陛下三思啊!”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焦芳乃是楚毅一手提拔,可以说焦芳能够坐稳内阁首辅之位全赖楚毅之功,若然没有楚毅的话,也就没有今时今日之焦芳。
  在朝中,焦芳对于楚毅那是言听计从,可谓是地地道道的阉党首脑。
  正因为如此,没有谁会想到焦芳在有人提议封楚毅为王的时候会站出来表示反对。
  虽然焦芳只是劝说天子三思,可是谁都能够看得出,焦芳对于封楚毅为王是持反对的意见的。
  有人会站出来反对,这一点哪怕是朱厚照都不会觉得意外,毕竟封王之议可谓关系重大,要是所有人都一致赞同的话那才是怪事一件呢。
  但是有人反对朱厚照不奇怪,让他赶到惊讶的反倒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不是别人,而是焦芳。
  焦芳的反应让朱厚照微微一愣,满是惊讶与不解的看着焦芳。
  要说焦芳同楚毅有什么嫌隙,故意阻止楚毅封王,怕是没有谁会相信,那么焦芳开口阻止必然有其缘由。
  倒是张懋看着焦芳,眼中闪过几分了然之色,张懋老于世故,只是稍稍转个念头便看出了焦芳的用意。
  说到底焦芳还是为了楚毅而考虑,就算是张懋都能够看出楚毅封王必然会掀起偌大的波澜。
  其他不说,单单是皇族宗室怕是都不会轻易答应,要知道自开国之后,王爵那都是宗室所独享,异姓为王者几乎不存在,现在竟然突然要封楚毅为王,宗室皇族要是能够答应才怪。
  当然,宗室王族几乎是被当成猪一般在养,就算是反对,也最多就是口头上嚷嚷罢了。
  但是刨除宗室之外,相信百官之中也必然有一批老顽固不会那么轻易答应太监封王。
  以朱厚照对楚毅的宠信,楚毅封王的话,可能就不是郡王之类,搞不好就是一字王。
  一字王之尊贵可想而知,那些老顽固要是不跳出来反对的话,才是怪事。
  张懋目光不禁在那名提议封楚毅为王的官员身上多看了两眼,要不是确定这名官员也是阉党一派的话,张懋都要怀疑这人是不是要捧杀楚毅了。
  毕竟楚毅如今虽然说可谓一手遮天,权势涛涛,但是这也意味着楚毅的敌人众多,楚毅杀了那么多人,直接倒在楚毅手中的权贵不知有多少。
  这些权贵虽然倒了,可是上百年来,权贵之间通过姻亲等方式结下了一张大网,这一张大网笼罩整个大明上上下下。
  别看如今楚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朝中更是一言九鼎,无人敢于反对其意见,但是一旦楚毅露出一点的破绽的话,保管到时候有无数人会跳出来落井下石置楚毅于死地。
  而楚毅封王明显就是一个突破口。
  老与算计的张懋甚至能够通过楚毅封王想到几种算计楚毅的办法。
  最简单的便是离间楚毅同天子之间的关系,都说帝王无情,或许眼下朱厚照对于楚毅感情深厚,无比之倚重,这个时候朱厚照就算是封楚毅为王都不会有丝毫的犹豫。
  但是谁又能够保证将来朱厚照就不会对楚毅生出其他的想法呢,尤其是楚毅权势赫赫,而朱厚照身为帝王,权势与威望却是不及楚毅,一时半会儿或许没什么问题,然而时间久了,难保朱厚照不会有意见。
  焦芳显然就是看出了这点,不管那名提议封楚毅为王的官员是不是要捧杀楚毅,反正焦芳就当是捧杀了来应对,第一时间便站出来劝阻天子。
  大家看着焦芳,一些人眼中闪过几分异色,显然是已经如同张懋一般反应了过来。
  原本想要站出来阻止的一些官员眼中异样的神采闪烁不定,不知做着什么样的盘算。
  焦芳神色郑重的看着朱厚照道:“陛下三思!”
  被焦芳所劝阻,朱厚照心中自然是有些不喜,毕竟他是真的想要封赏楚毅,而以王位许以楚毅,绝对是朱厚照所最希望看到的。
  结果这会儿其他官员还没有反对呢,楚毅最大的支持者焦芳竟然站出来反对,这就不得不让朱厚照好好思量一番了。
  不过朱厚照看了在场一众官员一眼,缓缓道:“众卿家且回吧,楚大伴封王之议,明日大早朝之上,朕希望大家能够好好的议一议!”
  显然朱厚照的意思还是想要坚持封楚毅为王的,既然朱厚照让众人在大早朝之上拿出来商议,这便是表明了朱厚照的态度。
  就在一众官员离去的时候,朱厚照开口道:“焦阁老,英国公,你们且留下!”
  二人一文一武,可谓是文武百官之表率,对于朱厚照留下二人,众人倒是一点都不惊讶。
  大殿边上的御书房之中,焦芳还有张懋二人正在御书房当中候着。
  焦芳看着张懋道:“老国公,等下还请老国公能够劝一下陛下,否则朝中必然又要掀起波澜。”
  捋着胡须,张懋向着焦芳道:“焦阁老又何必阻止陛下呢,于公于私,楚毅封王才是最好的结果吧。”
  焦芳盯着张懋道:“英国公心中真的这么想吗?大总管权势赫赫,无论发封王与否都影响不到大总管之权势,无非就是虚名罢了,可是一旦封王,必然会惹来一些人的反对,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的朝堂,到时候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来。”
  张懋捋着胡须只是笑道:“老夫赞同如何,反对又如何,说到底焦阁老所担心的无非就是有朝一日,大总管与天子之间生出嫌隙罢了,可是这却非是我等可以参合,这是陛下与大总管之间的事情。”
  张懋这是摆明了要置身事外了,焦芳听出张懋的意思,心中一声轻叹,似张懋这般的老狐狸,这等大事之前,明哲保身,置身事外倒也不稀奇。
  想到朱厚照这位天子,焦芳便禁不住一阵轻叹,他只能寄希望于楚毅能够劝谏天子了。
  正想着离宫之后即刻派人传讯给楚毅,就听得一阵脚步声传来。
  焦芳还有张懋两人听到脚步声连忙起身向着御书房门口处望去。
  这会儿已经换下了一身龙袍的朱厚照穿着一身玄色的常服,龙行虎步而来,转身落座,看了二人一眼微微一笑道:“却是有劳两位卿家久侯了!”
  焦芳、张懋二人连道不敢,然后在朱厚照示意下各自落座。
  谷大用将泡好的茶水给三人放好,焦芳还有张懋向谷大用点头以表谢意,然后谷大用回到朱厚照身旁站定。
  端起茶杯,品了一口茶水,朱厚照看向焦芳道:“焦阁老,朕素知你一向为楚大伴所信重,何故此番劝阻朕封大伴为王呢?”
  焦芳露出几分苦笑,向着天子一礼道:“回禀陛下,老臣不是反对陛下对大总管进行封赏,以大总管所立之功勋,即便是真的封王那也不为过!”
  朱厚照一脸赞同的点头道:“既然焦阁老也认为大伴之功勋足可以封王了,那又何故反对呢!”
  焦芳神色一正道:“陛下,大总管虽立下不世之功勋,按理应当加以厚赏,可是却万万不可封王,否则的话,大总管必为人所嫉恨,老臣是怕有人想要捧杀大总管啊!”
  “捧杀?”
  朱厚照不禁一愣,眼中闪过一道厉色,身为天子,如何不知捧杀为何意。
  要是焦芳不提及的话,朱厚照还真的没有想过这些,毕竟在朱厚照看来,以楚毅之功勋,就算是封王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他也没有想那么多,更加不会想到有人想要对楚毅进行捧杀。
  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驱驰不已,至于死!杀君马者道旁儿!
  以楚毅如今之权势地位,即便是有人想要针对楚毅,怕是也没有谁敢直面同楚毅对抗,而捧杀反倒是那些对楚毅心存不满之人最好的选择了。
  但凡是聪明人都能够看得出,随着楚毅权势越来越盛,而天子渐渐成长起来,到时候两者之间必然会产生冲突。
  如果说楚毅主动交出权势的话,或许能够善始善终,若然有一点冲突,那便是君臣失和,到时候不知会闹出什么乱子来。
  朱厚照面色渐渐沉了下来,深吸一口气,看着焦芳还有张懋二人,缓缓道:“朕此生绝不负大伴!”
  无论是焦芳还是张懋闻言皆是一愣,心中惊叹不已,他们如何听不出朱厚照此言乃是发自肺腑,乃是肺腑之言,如果不是发自肺腑的话,身为帝王的朱厚照也绝对不可能说出如此动情的话语来。
  看着焦芳,朱厚照神色郑重道:“朕绝对不会有负大伴,所以焦阁老大可不必担心朕会同大伴之间闹出什么嫌隙,大伴为朕平定宁王之乱,保朕之帝位巩固,为我大明生擒达延汗,保我大明江山永固,此等功勋,朕无以为报,区区王位,朕何惜之!”
  焦芳心中轻叹一声,他不曾想到朱厚照竟如此至情至性,将来朱厚照会如何焦芳不敢说,至少眼下朱厚照封楚毅为往乃是发自肺腑。
  “罢了,既然陛下心中已然有了决断,老臣便不再多言!”
  看到焦芳改口,朱厚照脸上露出几分喜色,目光落在了张懋身上。
  张懋捋着胡须向着朱厚照道:“老臣对此没有什么意见,一切皆以陛下旨意为准!”
  朱厚照点了点头道:“朕希望明日大早朝之上,文武百官能够通过朕之决议!”
  焦芳同张懋对视一眼,只听得焦芳躬身道:“臣当竭尽所能劝说百官。”
  目送焦芳、张懋二人离去,御书房之中也就剩下了谷大用、邵元节几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2/1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