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最强大佬(校对)第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1357

  这话明面上是在称赞魏国公徐俌,可是徐俌什么人,微微一愣不禁笑了,楚毅这是在告诉他已经老了啊。
  真是个小狐狸啊!一点都不吃亏!
  魏国公颇为感慨,瞥了身旁自己选定的下一代魏国公,孙子徐鹏举一眼,与楚毅相比,原本在各家勋贵子弟当中颇为出众徐鹏举倒是一下子泯然于众人矣!
  心中感叹的同时,魏国公冲着徐鹏举道:“鹏举,过来见过楚督主!”
  能够被徐俌选做继承人,徐鹏举显然自有其不凡之处,只见徐鹏举上前一步,冲着楚毅一礼道:“鹏举于坊间听闻督主之形象,身高八尺,凶神恶煞一般,今日一见方知传言不可信啊!”
  楚毅含笑道:“未见小公爷楚某尚以为小公爷如北京那些勋贵后人一般只知寻花觅柳,沉浸女色之辈,今日一见方知小公爷不愧是中山王之后人,仪表堂堂,气宇非凡。”
  眼见自己孙子在楚毅手上没讨得什么便宜,徐俌倒也不着恼,笑着道:“楚督主,本公来给你介绍一位世外高人!”
  楚毅目光向着立于徐俌身旁恬静淡泊的道人看了过去,其实从一开始,楚毅见到道人第一眼便心中震动,大为好奇,这道人究竟是何方神圣,那一身若有若无的气息,昭示对方分明是一位先天境存在啊。
第六十一章
杖责可扬名!
  这一方世界当中,能够达到先天之境的存在绝对是凤毛麟角,哪怕是江湖之上,达到先天之境者也就那么几位而已,可是思来想去,楚毅也想不出,这道人是何身份。
  不管这道人是何等身份,哪怕只是其先天强者的身份都足以赢得楚毅的尊敬。
  道人注意到楚毅的目光,冲着楚毅微微颔首,然后一记道家之礼道:“贫道龙虎山正一道邵元节见过楚督主!”
  楚毅闻言眼眸之中微微一亮,瞬间自脑海之中浮现出这位的一些记载。
  说来邵元节在正德一朝并不出名,然而这位道人却是在嘉靖一朝名动天下。
  谁不知嘉靖帝崇道到了极致,譬如赫赫有名的严嵩、徐阶便是以青词获得嘉靖帝的青睐与欢心,位列内阁,官至首辅,由此甚至被称之为青词宰相。
  青词又被称之为绿章,因为在青藤纸上以朱红字书写而得名,本是道教举行斋蘸仪式时献给天界神明的章表奏文,文风极其华丽。
  嘉靖帝不止喜好青词,甚至在位期间,十几个内阁首辅,至少大半都是以青词而博得嘉靖帝欢心自此平步青云。
  可想而知,如此之崇道的帝王身边自然少不了得道之高人,其中邵元节恰恰便是其中之一,可以说终其一生都为嘉靖帝信重。
  天下道教分为两派,正一道正是其一,邵元节做为正一道之高人,以道家之底蕴,这位能够达至先天之境倒是不稀奇。
  深吸一口气,楚毅冲着邵元节一礼道:“原来是龙虎山正一道邵仙长,楚毅也曾闻得仙长之大名,今日一见果真不愧为有道真修!”
  对于邵元节,楚毅倒是观感不差,这位道人品德无损,身为嘉靖最为宠信的道人,为人处事却是谨慎小心,安守本份,从不插言朝廷大事,荣宠数十年却没有留下什么恶名,却也罕见。
  魏国公哈哈大笑道:“邵道长乃是得道高人,楚督主可以多亲近一二!”
  楚毅冲着徐俌微微拱手道:“老国公所言甚是。”
  这会儿一名曾经拜访过魏国公徐俌的文人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向着徐俌道:“国公大人,你一定要为我们做主啊!”
  其他被吓得魂儿离体的一众文人士子这会儿总算是缓了过来,眼看有魏国公还有赫赫有名的道门高人在场,胆气不禁为之一壮,齐齐向着徐俌道:“国公大人,黄侍郎疯了,徐觉被楚毅所杀,您老人家一定要为他们讨一个公道啊!”
  在一众文人士子印象里,这位老国公就是一个老好人,平日里对他们也颇为礼遇,不时会有名满江南之大名士被邀请进入魏国公府邸做客。
  魏国公目光扫过地上徐觉尸身,再看看不远处被点住了穴位嘴里更是被塞了脏兮兮布片的黄侍郎,眉头禁不住一皱。
  眼看魏国公神色变化,一众文人士子自然认为魏国公这是偏向他们,正等着魏国公为他们做主惩治楚毅的时候,只见魏国公神色一肃,满是威严的盯着一众人道:“此乃何地?”
  被徐俌威势震慑,曾有幸拜见过徐俌的那位名士微微一颤道:“守备中官府!”
  顿时徐俌怒喝道:“尔等也知道这里是守备中官府,此乃官府衙门之所在,尔等竟然围攻冲击官府衙门,甚至对范亨大人不利,你们眼中可还有王法,可还有大明天子之威严!”
  噗通,那位名士被镇住了,甚至在徐俌的呵斥之下连连后退,一屁股坐在地上,显得无比之狼狈。
  就算是那些文人士子这会儿也一个个的露出慌乱之色,他们自然知道这里是守备中官府,乃是官府之重地,更清楚这等地方非是谁都可以擅闯的,但是他们是什么人啊。
  他们乃是大明所供养的文人啊,享受着种种之特权,不纳赋税,甚至见官不拜,只要他们愿意,堵官府大门那还不是家常便饭,谁让他们不痛快,呼朋唤友之下,随时都可以去堵官府大门。
  一代代天子优渥待遇之下,这天下与其说是天家之天下倒不如说是他们文人之天下。
  做为天子,老老实实的呆在宫中便是,这天下自有我等为天子牧守,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一思想便成为主流,为诸多文人士子所推崇。
  然而徐俌一通呵斥让他们明白过来,他们真的被平日里情形给蒙蔽了心神,若是果真遇到像楚毅这样的杀星,单单是他们冲击官府这一条,就算是今日重演嵩阳血案之事,只怕他们也只能白白去死。
  想明白这些,一众人一个个再看楚毅就像是看着什么可怕的恶魔一般,先前还心有所持,可是这会儿除了恐惧还是恐惧。
  徐俌将这些人神色看在眼中,心中轻叹,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愿意来理会这些人,然而尚书冯吉不在南京城,这南京城之中自然以他为尊,若是果真任由楚毅大开杀戒的话,到时候他至少会落下一个督查不严之罪,一方面恶了天子以及朝中大臣,另外一方面更会得罪这些文人士子背后的势力。
  所以说徐俌此行不得不来,甚至必须在楚毅手中保下这些人。
  轻咳一声,徐俌喝道:“都愣着做什么,还不给范大人赔罪!”
  一众文人士子看了看冷着一张脸的徐俌,再看看一旁似笑非笑看着他们的楚毅,心中一寒,扭扭捏捏,满是不情不愿,却是不得不向着范亨拜倒赔礼。
  范亨看着这些先前嚣张无比,叫嚣着要打杀他的一众文人士子拜倒在自己面前,心中那叫一个舒爽啊。
  不过范亨却是没有忘记楚毅,没有理会那些文人士子,而是向着楚毅道:“不知督主意下如何?”
  范亨将自己的位置摆的很正,在楚毅面前更是给足了楚毅面子。
  楚毅微微沉吟,向着徐俌、邵元节几人微微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了那些文人士子身上,眼中闪过一道寒光冷冷道:“尔等冲撞官府衙门,按照我大明律,此乃死罪!”
  噗通,听了楚毅冷飕飕的言语,当即就有几个心理素质极差的文人士子吓得昏了过去。
  王阳明、杨慎乃至徐鹏举不屑的看了那几人一眼,只听得楚毅话音一转道:“不过有老国公为尔等求情,范亨大人心善仁厚,楚某也不愿意做那恶人,然而律法森严,今日若是不惩戒尔等一番,只怕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楚毅的话只令这些人一颗心那叫一个起起伏伏,心理素质差点的已经瘫坐在地了。
  扫了众人一眼,就听楚毅道:“拖出去,每人杖二十,以儆效尤!”
  不少人顿时为之释然,长出一口气,甚至有人眼中隐隐露出几分兴奋之色。
  楚毅目光何等犀利,对于这些人的神色自然是看在眼中,他当然明白这些人为何受了杖责却暗自兴奋。
  虽然说大明一朝,不少文人以冲撞天子获得杖责而扬名,但是达至巅峰却是自嘉靖一朝而始,不过眼下却已经出现了这种眉目。
  向着曹少钦看了一眼,曹少钦顿时心领神会,将那几名隐隐露出兴奋之色的文人士子记下。
  他楚毅可不是大明天子,竟然有人想要通过他来扬名,呵呵,首先你得能活下来再说吧!至于其他人,真以为楚毅那么好说话?二十杖下去难道打不残他们吗?
第六十二章
家有麒麟儿!
  莫说是杖责二十,他手下这些番子可是个中好手,要是愿意的话,一杖下去就能要人命。
  徐俌微微点了点头,楚毅这是卖了他面子啊,否则楚毅敢在嵩阳书院大开杀戒,自然也敢在这守备中官府大开杀戒。
  占着足够的理由,纵然是将这些冲击官府衙门的文人士子一个个当做暴民屠了,哪怕是将官司打到天子那里,楚毅也吃不了亏。
  不过无论是徐俌还是楚毅都不想将事情闹大,楚毅的确是受朱厚照宠信有加,那是因为楚毅行事有分寸,一次嵩阳血案已经让朱厚照蒙受极大的压力了。
  若是楚毅在这江南文人汇聚之地再搞出什么血案来,一次涉及上百文人,恐怕到时候朝野也要为之沸腾,纵然楚毅占理,可是某些人可不会同天子讲理啊。
  恐怕那个时候,在重重压力之下,朱厚照也得下旨夺了他东厂督主之位,让他在身边安生几年。
  看着这些文人士子一个个排队去接受杖责,楚毅眼中寒光一闪,看来他得推刘瑾一把啊,先借刘瑾之手将这江南之地掀翻了,到时候他才有足够的力量镇压江南。
  楚毅没有藏着掖着的意思,杖责就在守备中官府大门之前,几名文人趴在长长的木凳之上,嘭嘭的杖责落在身上,虽痛却没有达到不可忍受的程度。
  但是立在徐俌身旁的邵元节扫了一眼几名行刑的番子不禁眼中闪过一道异色,以他的眼力如何看不出那几名番子杖责之间所做之手脚。
  别看打在身上不痛,但是二十杖下去,受杖之人双腿筋脉尽数被震裂,最多三日,这些人下半辈子只怕是只能与拐杖,床榻为伴了。
  至于说其中妄图以杖责扬名的几名文人士子更是被震伤了五脏六腑,回去之后,要不了三日,必呕血而亡。
  邵元节虽知这些人乃是咎由自取,可是也禁不住颇为忌惮的看了楚毅一眼,这位楚督主真真不可轻视啊。
  王阳明看在眼中,邵元节看出的问题,王阳明自然也能看出,但是他也只是张了张嘴,最终却是不知如何开口。
  守备中官府对面不远处一座酒楼之上,十余名锦衣华服的富家员外模样之人此刻立于高楼之上窗口处,居高远眺,遥遥可见守备中官府门前的那一幕。
  蹬蹬一阵急促脚步声传来,就见一名仆从快步上楼,向着其中一名员外道:“老爷,大事不好,少爷他被那阉贼施以杖刑……”
  那名员外微微一愣,脸上继而露出兴奋之色,猛地击掌赞叹道:“天佑吾吴氏,吾儿将名传天下矣!”
  酒楼之上,其他几人不禁一个个用艳羡的目光看向那位吴员外道:“恭喜吴兄,家有麟儿,一朝乘风起,天下闻名!”
  吴员外不禁捋着胡须哈哈大笑,他吴家嫡子为东厂督主施以杖责,到时只需发动吴家力量大肆宣传,还怕他家麟儿成不了大名士吗?
  有了偌大的名声,到时候他们吴家再推动一番,到时候平步青云,直入内阁,到那时,他们吴家将收获金山银海一般的利益。
  又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就见几名仆从匆匆上楼。
  “老爷,少爷被杖责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1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