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最强大佬(校对)第3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7/1357

  如今控制了东瀛一部分矿藏的大明在高强度的开挖冶炼之下,矿山之中的奴隶比之以往足足多了数倍之多,所以说能够产出的金银翻上一两倍也就不奇怪了。
  在楚毅给朱厚照的密函当中言明一点,那就是价值近五百万两的战利品那是送入国库的,而楚毅则是给朱厚照准备了另外一份令人心惊的礼物。
  足足一千万两之巨的金银,这是大明在东瀛所占据的那些金银矿藏差不多半年之间所开采出来的金银数量。
  这可是一千万两的纹银啊,尽管说几次抄家灭族下来,无论是国库还是天子内库都非常之充盈,可是无论是近五百万两的战利品还是一千万两的纹银,对于国库还有天子内库那都是非常之惊人的。
  任何人都不会嫌弃银子太多,哪怕是当初楚毅曾同朱厚照讲述过石见银山产银到底有多么的恐怖,可是朱厚照心中都有些不大相信。
  不是不相信楚毅,而是在楚毅道来,石见银山的产银太过惊人了,如果说不是亲眼所见的话,怕是没有几个人会相信。
  现在朱厚照了解到那上千万两之多的纹银当中,差不多有七成都是出自于石见银山这一座金银富矿,朱厚照才算是相信这世上真的有石见银山这样的富矿。
  同时朱厚照也越发的坚定了派兵前往东瀛的想法,这还只是占据了东瀛十几个小国的收获啊,如果说真的将整个东瀛给占据了的话,是不是可以搜刮到更多的财富呢。
  大明实在是太缺金银了,这一点做为天子的朱厚照心中那是再清楚不过了。
  先前那是不知道东瀛蕴藏着如此之丰富的金银之物,如果说早就知道这些的话,莫说是远隔重洋,就算是再大的困难,大明也会想尽办法将东瀛占为己有。
  陈鼎咕噜一声咽了一口口水,眼睛睁得大大的,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看着杨一清。
  显然身为户部尚书的陈鼎也被这数字给震得不轻。
  大明国库当中如今还有存银近亿两之多,可以说自大明立国以来罕见,实在是楚毅抄家灭族,给大明积攒下了丰厚的国库。
  但是大明朝廷花钱的速度那也是如同流水一般惊人,其他不说,单单是为了造船,户部就先后拨出去上千万两纹银。
  再有就是眼下大明到处都在进行的兴修水利的大小工程,这些工程可都是按照楚毅的建议施行有偿雇佣。
  其他不说,单单是这些,每个月朝廷都要拿出上百万两的纹银用来支付工钱,所以说尽管国库当中还有大量的纹银,但是身为户部尚书,陈鼎可是体会过一钱银子掰开了花的那种日子。
  如今楚毅出征东瀛不过半年之间竟然收获了近五百万两之多的战利品,这如何不让陈鼎为之震惊。
  就听得陈鼎下意识的道:“东瀛蛮邦之地,竟然能够收获如此之多的战利品?”
  只听陈鼎的语气,显然是对于楚毅在东瀛之地收获如此之多的战利品感到很是惊讶,毕竟在陈鼎这些人眼中,除了大明乃是天朝上国之外,其他国家那都是蛮邦异国,穷乡僻壤之地。
  看着诸多稳如皆是露出如陈鼎一般的神色,朱厚照心中禁不住一声轻叹,他算是能够理解楚毅当初为什么会说大明的这些官员一个个目光就盯着眼前这一亩三分地了。
  明明大明之外有广阔的天地,可是这些人却是沉浸在所谓的天朝上国的自我感觉当中难以自拔。
  深吸一口气,朱厚照一声轻咳将满朝文武的目光吸引到自己的身上,就听得朱厚照缓缓道:“诸位卿家想来都认为东瀛之地乃是蛮邦之地,皆是穷乡僻壤,可是大家是否知晓,每年自东瀛之地流入我大明的白银究竟有多少?而在东瀛之地,单单是一个石见银山,每年又能够产银多少?”
  朝中诸多文武大臣之中或许有那么极个别的人因为出身的缘故,多多少少对东瀛有一些了解,知道东瀛其实并非是什么贫瘠之地。可是真的要说东瀛每年流入大明多少白银,石见银山又产银几何,还真的没有人能够说出来。
  不过大家皆是看向了朱厚照,既然朱厚照提出这般的问题,那么朱厚照肯定对此有所了解。
  焦芳身为文臣之首,上前一步冲着朱厚照一礼道:“还请陛下明示,,为臣等解惑!”
  朱厚照所知晓的也都是楚毅当初所讲,就听朱厚照缓缓道:“朕随不是太清楚,可是大伴曾言,东瀛小国每年流入我大明的金银足足有数百万两之巨,而东瀛多金银矿山,其中尤以石见,佐渡、伊豆等地为最,其中石见银山年产银上百万两之巨……”
  一个个惊人的数字从朱厚照口中道来,却是听得大殿之中一众文武大臣脑袋嗡嗡做响。
  大明白银如何缺少,这一点在场的一众文武那是再清楚不过了,偌大的大明,每年产银竟然也就只有数十万两,这么点白银又怎么够呢,再加上那些权贵、豪绅都有藏银的喜好,这就使得大明民间白银流淌极其稀少。
  甚至在大明立国之初,大明都不得不发行宝钞来缓解白银缺少的危机。
  如今朱厚照竟然言及东瀛每年产银数百万两之多,这如何不让一众人为之震撼。
  那些文臣皆是一脸的震惊,反倒是在场的一众武将勋贵则是两眼放光,一副恨不得马上带人杀上东瀛,将东瀛占据的架势。
  只见一员将领咕噜一声咽了口水,情绪颇为激动的向着朱厚照道:“末将恳请陛下发兵,臣愿为陛下提兵前往东瀛相助大总管!”
  随着这名将领开口,其余的武将勋贵反应过来顿时拜倒了一片,一个个的叫嚣着率军前往东瀛之地,为天子朱厚照打下东瀛。
  如果说先前杨一清恳请天子发兵十万前往东瀛还有人反对的话,那么这会儿甚至包括了那些文臣也都露出了意动之色。
  如果说真的如朱厚照所言的话,那么这便意味着东瀛乃是一处宝地,其他不说,单单是每年产银数百万两,这样的地方若是不占据的话,那么他们也不配站在这里了。
  焦芳恭敬的向着朱厚照道:“陛下,老臣附议!”
  至于说其余的文武百官看到大势如此,再加上可以看到的利益的诱惑,终于所有人尽皆向着朱厚照拜倒,恳请朱厚照发兵。
  朱厚照脸上洋溢着几分笑意,他都说到这般程度了,如果说这些文武百官还坚持反对的话,那么就不要怪他不客气了。
  楚毅出征东瀛之前便曾几番叮嘱过他,对于这些文武官员,该下狠手的时候便要下狠手,否则的话天子威严难以树立起来。
  朱厚照的确是性情宽厚,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朱厚照就不会杀人了,对于那些触及了朱厚照的底线的人,朱厚照杀起来同样是丝毫不会犹豫或者手软。
  看着下方一众文武,朱厚照嘴角露出几分笑意,心中暗暗道:“大伴儿,你看到了吗?朕说服了满朝文武……”
  这一日大早朝之上,一众文武百官下朝的时候,不少人神情有些恍惚,等到这些文武百官散去,一个消息在京城当中一下子传开了。
  无论是朝廷将再次发兵十万前往东瀛之地还是关于东瀛之地盛产金银的传言便一下子在京城之中传的甚嚣尘上。
  大家只知道出征东瀛半年之久的大总管楚毅派人押送着战利品回返京师,区区半年时间,竟然运回了价值五百万两之巨的金银财物,这可是将京城之中的百姓给震的不轻。
  酒楼之中,靠近窗户的一张桌子之上,几名书生坐在那里,其中一人脸上带着几分惊叹之色道:“几位年兄可曾听说了关于东瀛盛产金银的传言?”
  一人手中折扇一抖,眼睛一眯道:“这个消息早已经传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我等自然知晓。”
  说话之间,这人看着几人道:“诸位认为那东瀛真的如朝中文武所传的那般,年产金银几百万两之巨吗?”
  先前那名书生抬头看了这人一眼道:“怎么?冯兄不会认为诸位老大人会那么容易就被骗吧,还是说咱们那位大总管会欺骗朝堂一众文武?”
  就在两人争论的时候,在座的一名青衣男子轻咳一声道:“两位,咱们不妨请郑兄来为大家说一说东瀛的情况。”
  顿时几人的目光便落在了在场一名男子的身上,这人看上去差不多二十多岁,一身的秀才服,看其所坐位置,显然在几人当中,这人的地位应该是最低的。
  郑柯微微一愣,不由的反应过来,在他们这个群体当中,做为唯一的一个商人之家出身的郑柯无疑地位是最低的那一个,素日里从来都是陪衬,从来都没有成为过众人焦点的时候。
  现在郑柯却是被一众人给盯着,这让郑柯如何不紧张。
  不过郑柯在几名同伴的注视下,缓缓点了点头道:“托大总管的福,随着朝廷开海,我们郑家的海贸生意越发的兴盛起来,恰好我们郑家商船常年往来东瀛与大明,对于东瀛还是有几分了解的。”
  一名书生不禁急切道:“郑兄弟快说,东瀛真的有那么的富裕吗?竟然年产数百万两之多的金银,这……这听起来简直是不可思议啊!”
  郑柯在几人的注视下缓缓的点了点头道:“东瀛每年具体产银多少,说实话怕是没有人会知晓,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东瀛之地的确是盛产金银,或许朝廷所言有些夸张,但是也相差不远。”
  “嘶……如此说来的话,单单是为了那些金银,我大明也当出兵占据东瀛之地!”
  就在这时,边上的一名大汉在桌案之上留下了一小块散碎银子,看了郑柯几人一眼转身离去。
  京城之中,一间看上去非常之普通的院落当中,一道身影轻飘飘的落入院子当中,正是先前在酒楼之上的那名精壮汉子。
  上官云站在一间房间之前,带着几分恭敬之色向着那紧闭的房间道:“属下上官云,求见教主!”
  吱呀一声,就见那紧闭的房门缓缓开启,一个飘忽的声音自房间当中传出道:“上官堂主,进来吧!”
  这声音飘忽之中透着几分诡异,上官云深吸一口气,缓缓迈步走进房间当中。
  这是一间看上去颇为雅致的房间,最令上官云心中惊骇的是自家东方教主这会儿一袭红衣坐在那里,在其面前,赫然是一副月夜酣战图。
  只看一眼,上官云便可以肯定这一副图上的内容明显就是描绘的当初东方不败同如今如日中天一般的大总管楚毅交手的场面。
  随着朝廷日渐强盛,在面对江湖帮派的时候自然是底气足了许多,尤其是如日月神教这般的门派,朝廷一改先前那种放任乃至不管不问的态度,如今但凡是为祸一方的门派,皆要考虑大军登门的后果。
  所以说在此大势之下,即便是昔日强势无比的日月神教,如今也不得不保持足够的低调,否则的话一旦被朝廷大军给盯上,莫说是一个日月神教,就算是再翻几倍,那也不是朝廷大军的对手。
  缓缓转过射来,一袭红衣罩体的东方不败伸手一招,顿时就见一坛美酒落入东方不败手中,饮了一口美酒道:“可曾打探到关于楚毅的具体消息,他究竟要何时才会自东瀛回来?”
  当初东方不败同楚毅交手,两人差不多是拼了个旗鼓相当,因为漕运总督大军溃败的缘故,东方不败果断收手离去,在离去之前,东方不败曾言有朝一日他修为有所精进,定然还会再来寻楚毅一战。
  结果就是当东方不败自闭关当中醒来,兴冲冲而来,试图寻楚毅一战的时候,却是得知楚毅竟然率领大军前往东瀛去了。
第四百七十章
朝臣的改变
  上官云微微低头,似乎是不敢去看东方不败,缓缓道:“回禀教主,楚毅此番只是派了一员小将回来,自身仍在东瀛之地!”
  一口美酒下腹,东方不败眼眸之中带着几分醉意,轻笑道:“看来这位大总管是不急着回京了啊!”
  上官云张了张嘴,似乎是有些犹豫道:“既然楚毅此人不在京师坐镇,教主何不趁机前往紫禁城之中,杀了天子……”
  日月神教历来便被朝廷所镇压、通缉,可以说同朝廷乃是天然的对头,之所以日月神教没有被朝廷彻底磨灭,一方面是因为日月神教自身自有其自保之道,另外一方面也是朝廷没有刻意的去覆灭日月神教。
  站在上官云的立场上,行刺大明天子对于日月神教来说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当初东方不败便是受了邀请入京,同楚毅一战,如果说那一战楚毅落败的话,东方不败肯定不介意顺手将天子给除去。
  现在楚毅并不在京师之中,在上官云看来这自然是行刺天子的最佳时机。
  淡淡的看了上官云一眼,陡然之间就见东方不败猛地一甩衣袖,顿时那衣袖如同闪电一般抽打在上官云的胸膛之上当场就将上官云给震飞了出去。
  上官云噗通落在院子当中,下一刻一道红影闪过,就见东方不败居高临下看着上官云冷冷的道:“是谁人授意你来鼓动本教主前去行刺天子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7/1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