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最强大佬(校对)第5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0/1357

  葡萄牙总督气的暴跳如雷吼道:“该死的明人,传令下去,给我反击,反击啊!”
  都不用吩咐,一部分夜宿在战舰之上的联军士卒反应了过来,连忙开始反击。
  只不过因为大部分的海军士卒都上岸歇息去了,留在船上的只是一小部分的海军船员罢了,这种情况下,哪怕是没有被炮火所击中,甚至集结起来了部分船员,想要反击却也非常的困难。
  一艘战舰之上至少有数门乃至十几门的大炮,想要操控这么多的大炮那可不是几名船员就能够做到的,尤其是负责操炮的炮手,那更是要经验丰富的炮兵来掌控。
  一般的海军士卒很难掌控火炮的射程以及落点范围,做为炮手在海军当中自然是高高在上的阶层,这些炮兵大部分都下船歇息去了,这也就导致了许多战舰在反应过来之后试图反击之时却发现他们根本就米有优秀的炮兵来掌控火炮还击。
  稀稀疏疏的炮声自港口当中传来,一些勉强开火的战舰向着大明一方还击。
  但是这些还击的舰队第一时间受到了明军战舰的注意,这些战舰射出几发炮弹,大明一方却是立刻换以数十乃至上百发的炮弹,不过是一转眼的功夫而已,联军当中还击的战舰就燃起了熊熊大火,至少有几艘战舰一半船体沉没在港口当中,另外一半的船体则是浮在水面之上熊熊燃烧着大火。
  等到以威廉王储为首的联军高层赶到港口之中的时候,虽然不敢说大局已定,但是港口当中联军的情形却是非常之不妙。
  因为深夜之间,明军突袭的缘故,联军根本就来不及做出什么反应,再加上本身联军内部便是一片的混乱,各管各家,这种情况下遭受突袭,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完了,大军完了啊!”
  一名小国将领一脸的绝望之色看着自家船队数十艘战舰大半已经被炸沉,剩下的一部分也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在港口当中乱冲乱撞,非但是没有能够冲出港口,反而是将港口当中搞得一团糟。
  一家乱了起来,其他几家受到影响也都乱了起来,随处可见碰撞在一起的战舰。
  港口之外,借助着港口当中的火光,俞大猷等将领一脸平静之色的看着那一片混乱的景象,好一会儿俞大猷方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道:“联军也不过如此罢了。”
  不久之前,譬如那海盗库克还曾说过这样的话,结果才不过几个时辰的功夫而已,局势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明舰队就那么的堵着港口,一边防止有舰队冲出来,另外一方面也是在接近所能的借助港口的地势来消灭更多的联军战舰。
  上千艘战舰那真的是一个令人恐惧的数字,实在是双方之间在规模上面差了太多,即便是这么一场大乱,如果说不好好的抓住机会的话,一旦等到联军反应过来,单凭所剩下来的数百艘战舰,也极有可能会威胁到大明舰队的安危。
  一夜之间,炮火几乎没有停息过,返回港口所补充的弹药差不多砸进去了七八成之多。
  上百艘战舰,加起来就是上千门的大炮,一夜之间,足足几万枚的炮弹便被打了出去,若非是如此饱和的炮火打击的话,港口之中也不会一派凄惨的景象了。
  意识到大局已定,即便是上帝出现也不可能改变结果的时候,如威廉王储,葡萄牙总督等一众联军高层在陆军的护卫之下第一时间便撤出的港口。
  天边第一缕阳光洒落下来,明媚而又温暖,照耀在一众士卒的身上,使得忙碌了一夜的大明士卒精神为之振奋,几乎是本能的向着远处的港口方向看了过去。
第六百六十四章
祭坛竣工了!
  就见港口之中一片狼藉,到处都是沉没的战舰,许多战舰半沉在港口当中,熊熊燃烧着大火。
  在这港口当中,不只是有燃烧、沉没的大船还有就是夜间试图跳船逃命的联军士卒,只不过这些联军士卒显然运气不好,不少人直接被淹死在了港口当中,浮尸漂浮在水面之上,显得非常之凄惨。
  站在船头之上,俞大猷、戚景通等人脸上洋溢着欣喜之色,只听得戚景通赞叹道:“西方联军此战一败,大势去矣!”
  任是谁都知道此番西方各国联军汇聚在一起,组成声势浩大的联军队伍征伐大明舰队。
  从开战之初,各国联军便坚信他们一定可以覆灭大明舰队,这一点联军从来不掩饰,也从来不认为上千艘战舰竟然连二百余艘的战舰都斗不过。
  持着相同念头的不单单是联军一方,其实就连大明一方也有不少将领对这一战不看好。
  尽管说他们占着一定的优势,但是双方战舰的数量差距太大了,令人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可是一切的一切都随着昨夜那一场突变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千艘战舰沉没的沉没,烧毁的烧毁,尚且还保持着几分完好的竟然不足一成。
  这些战舰自不必说,当然就成了大明舰队的战利品。
  一名海军将领一脸遗憾的叹道:“真是可惜了,竟然没有能够抓到联军的高层将领。”
  显然在这名将领的心中,不单单是消灭海军舰队,能够抓住联军高层的话,那也是一种功勋不是吗。
  俞大猷轻笑道:“区区一群自大的联军将领而已,放他们一马也好,这些庸人领军的话,总好过换成一些聪明人来领军吧。”
  戚景通看着一艘艘的小船划入港口当中开始接收联军所遗留下来的战利品。
  最大的战利品自不必说便是这些还算完好的战舰,马马虎虎统计一下的话,差不多有一百多艘的战舰还能够开动起来。
  自身不过折损了十几艘的战舰而已,却是收获了上百艘的战舰,同时还覆灭了上千艘的联军战舰,这般的战绩一旦传开,俞大猷、戚景通等人之名必然会名动天下。
  其实这个时候,随着威廉王爵、葡萄牙总督等联军高层将领离去将消息传开,各国已经开始流传着俞大猷等人的传说。
  大明正德十九年冬,一路横推无敌的十几万大明军队终于杀到了地中海沿岸。
  这一路之上,大明横推十几个大小国家,小国覆灭,大国半残,如果说不是程向武、卢大柱他们的目的是同戚景通、俞大猷他们会师的话,十几万大军横扫之下,就算是一些大国怕是也难逃灭国之厄。
  雪花飘飞之间,程向武、卢大柱等人终于同俞大猷等人会师,整个西方世界在大明之凶威之下瑟瑟发抖。
  英格兰覆灭、普鲁士自持陆军强悍,然则一战覆灭五万大军,败于大明之手,国灭。
  一个个的国家被灭,整个西方世界沦为了大明之后花园一般的存在,即便是一些国家尚且苟延残喘,可是却是再也没有胆量组成联军对抗大明,更多的则是选择向大明臣服。
  这一年,年终大祭,海外分封诸侯国近二百余国尽皆派出使者前来观礼。
  就在不久之前,那一座高达百丈的祭坛终于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竣工。
  祭坛完工的第一时间朱厚照便得到了消息,朱厚照在第二天便传出旨意,命令海外诸国尽皆入京观礼。
  虽然说朱厚照的旨意并非是强制性的,但是以大明如今的声势,朱厚照哪怕只是流露出一点的意思来,海外诸国绝对不敢等闲视之。
  临近年底,京城当中一众百姓却是发现几乎每天都有几位海外诸侯国的国主进入京师。
  一直以来便是最为清冷之地的礼部却是陡然之间变得无比之热闹起来。
  做为礼部,招待安置各国来宾一向都是很那把握其中那个度,若是太过冷淡的话,万一恶了对方,搞不好就会坏了对方同大明的关系,若是太过热情,却又会被那些御史所弹劾。
  不过大明如今可以说是世界之最,做为礼部的官员,自然是不用考虑太多,因为大明完全可以无视这些海外诸国的威胁。
  纵然是他们再如何的冷淡,这些海外诸国也绝对不敢多说什么,反而是要小心翼翼的奉承他们,生怕他们在天子面前说他们什么坏话。
  数百诸侯国尽皆是皇家宗室,短短几年之间,大明境内的皇家宗室几乎郡王级别以上的宗亲都被分封在外,所剩下的宗亲虽然还有不少,但是这些宗室相对于大明来说危害却是远远比不上那些被分封出去的宗室。
  这些宗室相当一部分已经同平民百姓没有太大的区别,在朱厚照放开了对于宗室的禁令之后,许多宗室自谋生路,一些宗室当中的人才也都一个个的脱颖而出。
  大明宗室这一足可以拖垮大明的危害在朱厚照手中算是彻底的烟消云散。
  除了这些由大明分封的诸侯国之外,却是有一批国主显得极为醒目。
  说实话,这些人应该加一个称谓,那便是亡国之君。
  这些人全都是被大明所覆灭的国家之主,一个个的昔日王国之主却是沦落为当之阶下囚。
  但凡是有骨气的早就死在大明阵前,而在场的这些异国之主显然是没有那种坦然赴死的决心和勇气,所以说在大明苟延残喘,只求保全性命的异国之主活的就更加的小心翼翼了。
  毕竟这些人除了一个虚名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就连他们的生活所需,那都是由礼部所供应,只是很明显,朝廷也不会以极好的条件养着这些人,虽然相比大部分的大明百姓来要强上许多,但是相比这些一国之主先前所生活的日子,那简直就是一者天,一者地,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
  京城当中修葺了这么一座高耸入云的祭坛,但凡是看到这一座祭坛的人都会深感震撼,但是同时也心中生出几分疑惑来。
  大明天子花费了那么大的功夫,耗时良久才算是完工,难道只是为了好看吗?
  只是谁也不知道朱厚照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朱厚照怎么就生出修筑这么一座醒目的祭坛的念头来。
  天子的心思,谁也猜不透,所以不少人对于那一座祭坛很是好奇。
  朱厚照不可能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四处去告诉他人,修筑这么一座祭天的根本用意朱厚照就连杨一清、王阳明等人都没有说,甚至几乎与他寸步不离的王政都不知道他修葺祭坛的目的。
  年前最后一次大早朝,朱厚照如同以往一般出现在朝堂之上,接受了百官之朝拜。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一声唱和,王政手执拂尘立于朱厚照身旁,目光平和的看向下方的一众文武百官。
  朱厚照在一定程度上却是收回了司礼监的一部分权势,虽然说司礼监秉笔太监的位子并没有撤销,可是朱厚照却是迟迟没有选定新的司礼监总管,这也就使得王政这么一位朱厚照的内侍身份显得颇有些古怪起来。
  按说以朱厚照对王政的信任程度,王政绝对算得上是深得朱厚照的信重,然而王政也没有能够成为新的司礼监总管,就好像司礼监总管之位被天子有意识的空置了一般。
  不过想一想自朱厚照登临帝位以来,曾任司礼监总管的那几位,那么朱厚照将这个位子空置起来倒也不是不能够理解了。
  刘瑾因为百官所害,加之自身骤得高位而失了本心,最终被百官抓住了把柄,逼迫天子将之斩首于午门。
  继刘瑾之后便是楚毅,楚毅在司礼监总管之位上倒是做的风生水起,甚至借着司礼监总管之位生生的改变了大明的命运,可以说大明历朝历代那么多的司礼监总管,根本无一人可以同楚毅相比。
  而楚毅自辞之后,司礼监总管之位便落在了谷大用这位极得天子信重的大太监手中。
  然而谷大用却是以此结党营私,若是单单如此也就罢了,毕竟楚毅在司礼监总管之位也团结了一批人,倒也算得上是结党营私。
  只可惜谷大用并没有学的楚毅的本事,结党营私的结果便是祸害地方,甚至因为其手下人的缘故而导致地方兵变,谷大用被查,午门外走了一遭。
  三位司礼监总管,只有楚毅一人得了善终,不管是刘瑾还是谷大用都给朱厚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所以在谷大用之后,朱厚照便下意识的将司礼监总管之位空置了起来。
  好在王政跟在楚毅身边,常年得楚毅之教导,倒也知进退,并没有奢望太高,也正是因为王政的安守本分,所以他才能够为天子所倚重,虽不是司礼监总管,却胜似司礼监总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0/1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