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最强大佬(校对)第5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4/1357

  大宋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之说,再加上大宋历代皇帝的推动,可以说有宋一朝绝对是读书人地位最高的朝代之一,那真的可以说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大宋文化繁荣昌盛,辐射周边各国,受到大宋的影响,原本就是大宋一部分的西夏之地自然同大宋没有多少区别,在民间,读书人的地位一样是无比的尊贵。
  但凡不是傻子,看到楚毅一行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哪家的麒麟儿在家族护卫保护之下游历天下,增长见闻。
  至于说鲁达还有几名皇城司的士卒则是扮做了护卫模样,光明正大的携带刀剑等器物,纵马驰骋,丝毫不担心会被联想到西夏一品堂所通缉的重犯上面去。
  这些时日以来,鲁达还有境内皇城司的士卒跟着楚毅那真的是大开眼界,他们绝对没有想到本来沦为通缉要犯的他们竟然还可以这般光明正大的在西夏境内行走,甚至楚毅还偶尔同一些地方上的文人学子打成一片。
  鲁达甚至还记得前两日,他们更是被蒙城太守家的公子请了去,楚毅同安危太守公子轻松谈笑,完全就是一副外出游历的大家公子之风范。
  可以说当时鲁达一行人走进那太守府的时候都感觉像是在做梦一般,什么时候朝廷通缉的要犯能够轻松初入太守府了啊。但是这等事情发生在楚毅身上却像是再正常不过。
  甚至于一路行来,楚毅化名朱厚照结交了许多的文人士子,其朱厚照之名更是渐渐的传扬了出去,看这架势,这一路走下去的话,要不了多久,楚毅就要名扬天下,成为天下闻名的大名士了。
  刚刚进城,就见前方一行人远远地便向着他们道:“来者可是朱厚照,朱公子!”
  一时之间,城门口处一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的向着他们几人看了过来,如果说不是早已经适应了这种状况的话,恐怕鲁达等人早就条件反射的拔出身上的兵器了。
  能够让鲁达等人视若无睹,可见这样的情形并非是他们第一遇到了。
  城门口出,一行十几名神作青衫做文士打扮的文人士子大步行来,鲁达扫了一眼,隐约感觉其中有一道身影颇有些熟悉。
  正当鲁达疑惑的时候,那一道让其有些熟悉的身影上前一步,脸上带着几分欣喜之色冲着楚毅一礼道:“在下李维见过朱兄,冒昧前来,若有失礼之处,还请朱兄多多见谅啊。”
  楚毅一脸温和的笑意,微微摇头道:“李兄实在是客气,朱某无才无德,如何当得起诸位在此相侯……”
第七百一十八章
惊闻天人三策
  李维闻言当即神色一正,一脸钦佩的看着楚毅道:“朱兄实在是太过谦虚了,前几日朱兄于蒙城太守府之中,一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惊艳众人,我等仰慕朱兄之满腹才华,闻知朱兄途经黎城,特在此恭候,还请朱兄能够赏光,令我等一尽地主之谊!”
  说着李维冲着楚毅缓缓拜了下去,此等大礼,足可见李维绝对是真心实意。
  不只是李维,边上的一众文人士子也纷纷冲着楚毅一礼。
  楚毅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连忙上前伸手虚扶将李维扶住,同时一脸的感动道:“朱某何德何能,竟得诸位这般厚爱,如此厚照便恭敬不如从命!”
  在鲁达等人愕然的目光当中,楚毅在这些文人士子的簇拥之下奔着黎城最好的酒楼而去。
  几人对视一眼,除了钦佩之外,他们真的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鲁达撇了撇嘴,心中暗道,如果说这会儿赫连铁树在这里的话,看到楚毅这般光明正大,甚至还成为众人之中心,受那么多人所推崇,不知道眼珠子会不会掉下来。
  丰华楼之上,李维等人簇拥着楚毅落座,楚毅虽为客人,却是居于主座之上,在场之人竟然没有谁站出来反对,反而是一脸的认同。
  正所谓文人相轻,如果说不是楚毅所展露出来的才学碾压在场众人的话,大家又怎么可能会任由楚毅居于正中之位。
  落座之后,李维当即小心翼翼的从身旁书童手中接过一方锦盒,然后放在桌案之上,在众人的瞩目之下,小心打开。
  众人只看到那锦盒当中,一卷发黄的绢纸放在那锦盒之内,单看那绢纸之上岁月流逝的痕迹便能够看出这是一绢纸,怕是不下上百年了。
  《灵乌赋》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在场的皆是文人士子,当看到绢纸之上的几个大字的时候,不少人眼睛为之一亮。
  灵乌赋可是大儒范仲淹的名篇,天下谁人不知范仲淹,范文正公之名,其他不说,单单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便使得范仲淹名动天下。
  这一篇灵乌赋一出,自然是让在场一种人为之精神一震,其中一名士子一脸惊叹的看向李维道:“李兄,这……这莫非是昔日范公手书之灵乌赋?”
  坊间流传诸多版本的关于范仲淹的文稿,不过那些文稿并非是范仲淹亲笔手书,而是后来者刻印而出。
  一者是范仲淹手书,一者是雕版大批量刻印,两者之间自然是没有什么可比性。
  如果说不是范仲淹亲笔手书的话,那么想要一篇灵乌赋的话,随随便便就可以买到。
  李维闻言脸上带着几分骄傲之色道:“不错,这正是当年范公亲笔手书之灵乌赋,这一份手稿辗转落入我李家,一直珍藏至今,若非是今日为求朱兄一词,李某绝不会轻易将这一篇范公文稿请出!”
  楚毅喜好各种前贤大儒之亲笔手书之文稿已经流传开来,想要请动楚毅赋诗作词的话,若然没有前贤大儒之文稿的话,那是请不动楚毅的。
  就算是有前贤大儒的文稿在,是否去做,那也要看楚毅的心情。
  各种前贤大儒的文稿楚毅是见了多了,以他当初在大明的身份地位,哪怕是不下什么命令,下面的人知晓他喜好收集前贤大儒的文稿,一个个的都会主动去收集,所以说楚毅真的是见多了这样的文稿。
  灵乌赋的确是范仲淹之文稿,但是谁让楚毅的胃口早已经被养叼了呢,单单是一篇文稿还真的不可能打动他。
  伸手翻看了那灵乌赋,识海微微震动,楚毅随手将之放下。
  李维见状心中轻叹,他就知道,单靠自己这灵乌赋未必能够打动楚毅,所以眼见楚毅之举动,虽然说心中有些失望,倒也是不慌不忙,反而是看向边上的一名文士道:“孟理兄,小弟听闻孟理兄手中有一卷先汉董仲舒手书之《天人三策》,不知……”
  众人闻言不由的倒吸一口凉气,就算是孟理也猛然抬头向着李维看了过去。
  董仲舒何等人也,那可是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一代儒家先贤。
  其手书之文稿之珍贵可见一般,尤其是在儒家学子心目当中,董仲舒的地位更是非同一般。
  一卷文稿看似没有什么价值,但是要看在什么人手中,如果说董仲舒之手稿在一名乞丐或者百姓老农手中的话,怕是一文不值,弃之如履,但是如果是在一名文士手中的话,绝对是千金不易之至宝。
  一双双的目光齐刷刷的落在了孟理的身上,孟理皱着眉头,带着几分不喜看了李维一眼,深吸一口气,缓缓摇了摇头道:“李兄怕是听差了,我孟家不过是小门寡户而已,根本不是李兄这般书香门第,诗书传家之家可比,天人三策这样的文宗至宝,又怎么可能会在我孟家……”
  李维看了孟理一眼,心中轻叹,他既然敢当着孟理的面提出来,自然是有几分把握的,不过孟理的反应倒也不稀奇,如果说孟理点头承认的话,那才是怪事呢。
  不过李维也没有纠缠,毕竟是否愿意拿出来,那是孟理自家的事情,他只是提一下而已。
  李维没有放在心上,可是楚毅却是生出几分好奇来,董仲舒所著天人三策绝对可以说得上是儒家之经典,大一统、天人感应学说奠定了儒家在历代朝堂之上的地位。
  最为重要的是,董仲舒这么一位儒家先贤那绝对是一尊天人境的强者,这样一尊强者所留下来的亲笔手书之典籍,其中有没有什么古怪?
  这一方世界当中,文人士子的地位高绝非是没有道理的,如果说那些文人士卒皆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话,又如何能够压制得住可开山裂石,摧山断岳的武道强者。
  据楚毅所知,天下文人之中,强者极多,尤其是那些大儒,可以说十位大儒之中,至少一半都是大宗师或者无上大宗师级别的强者。
  照这般推断的话,当年董仲舒要是没有天人之境的修为的话,胆敢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理念,恐怕他早就被受到皇权打压的百家强者给碎尸万段了。
  心念一动,楚毅向着孟理看了过去,果不其然,在场之中,楚毅所看不透的也就只有孟理一人,哪怕是李维有着可比宗师的修为,却也是被楚毅看的分明。
  反倒是孟理坐在那里,楚毅有一种看不透的感觉,要么就是孟理此人身怀一身高深的功夫,要么就是此人修行之功法极其玄妙,若非如此,根本无法解释为什么楚毅会看不透对方。
  轻咳一声,楚毅目光扫过众人,脸上露出几分笑意道:“承蒙诸位看重,朱某今日便献丑,赋诗一首。”
  李维闻言大喜,当场便拍手叫好道:“好!”
  不管什么时代,都有铁粉,显然这位李维绝对是楚毅的铁粉。
  就见楚毅起身,一步踏出,口中念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场一众人听得目瞪口呆,脸上满是惊骇之色,虽然说楚毅所道这一首诗没有什么惊艳之处,但是却一言道出了学习的态度,哪怕是他们也受到了极大的启发。
  李维更是兴奋的拍手叫好道:“妙,真是妙极啊,不愧是朱兄,随口吟诵便是这般的好诗词。”
  虽然说对于楚毅的才学,在场的一众学子都有所耳闻,可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者也不过是寥寥,如果说不是李维在黎城地位不俗的话,他们也未必会给李维面子前来给楚毅捧场。
  但是现在他们却是真真的感受了一番楚毅那满腹的诗书才华之气,设身处地想一想,他们怕是一辈子都不可能做出这么一首诗词出来。
  接下来在场一众文人士子便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脑海之中回荡着楚毅方才所做的那一手诗词。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眼见众人受到的刺激不小,身为地主的李维果断的结束了饭局,亲自将楚毅送到早已经安排好的城中别院当中。
  宴席散去,席间所发生的事情自然而得也就随着诸位文人士子之口传开,没有多久,城中的读书人便知晓了席间所发生的事情。
  有人因为楚毅那一首诗开始对楚毅无比的推崇,使得楚毅那化名声名更盛。
  但是同样也有一些人注意到了席间李维所提及的天人三策,李维出身可是不凡,乃是黎城李氏嫡长子,李家诗书传家上百年,可以说得上是底蕴深厚,如果说是其他人那么说的话,怕是没有几个人会信,但是既然是李维所言,那就不好说了。
  天人三策那可是先贤董仲舒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的雏形,对于后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力,更是董仲舒一身所学的根本所在。
第七百一十九章
绝世之功法
  一座幽静的别院之中,被李维送来的楚毅这会儿正在别院当中歇息。
  鲁达几人对于楚毅受到这般的追捧却是已经习以为常了,反正像这样的经历也不是第一次了。
  这会儿夜色渐渐暗淡了下来,原本喧闹的城市也慢慢的归于平静,长街之上除了打更的更夫之外,已经看不到几道身影。
  相比大宋繁华之地,几乎可以称得上不夜城,但是在西夏境内,却是明显差了大宋太多,不夜城的景象恐怕是不可能出现在西夏境内。
  毕竟相比大宋,西夏差了太多,如果不是自身兵强马壮的话,怕是也不可能在大宋的攻伐之下立足。
  就算是如此,在大辽、大宋之间,西夏绝对是最弱的那一个,在两者之间来回游走。
  如今西夏却是选择亲近大辽,同大宋对抗,可以想象,国力几乎都放在了征战上面的西夏,民间百姓的生活也必然好不了多少。
  空空荡荡的街道之上,伴随着更夫的打更声,突然之间几道身影在夜幕当中奔走,看其方向,似乎都是奔着一处所在而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4/1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