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最强大佬(校对)第7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2/1357

  说话之间,小黄门便按照赵佶的吩咐将那几封密函分发了下去,蔡京一脸喜色的将密函打开笑道:“臣且来看一看,此番江南反贼死伤几何……”
  说话的功夫,赵佶已经将那信函打开,正低头看着信函之中的内容,原本赵佶脸上满是笑容的,可是很快赵佶脸上的笑容就像是凝滞了一般,甚至渐渐的变得无比的阴沉。
  不只是赵佶,就连拿到了信函的几位重臣,这会儿脸上也都露出了惊愕的神色,他们看了看密函,下意识的偷偷的向着坐在那里的赵佶看了过去,一眼便看到赵佶那一张阴沉无比的面孔,哪里还不知道赵佶这是生气了。
  未免被赵佶当做出气筒,这几位重臣脑袋低下去,根本就不给赵佶拿他们撒气的机会。
  蔡京躬着的腰身一下子变得更加的佝偻起来,原本在大殿之中蔡京所处的位置最为醒目,但是当蔡京后退了一步,身子躬下去的时候,原本夺目的位置一下子变得平淡起来。
  嘭的一声,就见赵佶一巴掌拍在了桌案之上,怒气冲冲的吼道:“废物,全是废物,他张叔夜就是这么为朕办事的吗?”
  在密函之中,所奏明的正是苏州城几易其手的事情,当赵佶看到那苏州城最后落入到了楚毅手中的时候,赵佶一口气没上来,差点气的昏过去。
  尽管说江南之地,摩尼教乃是心腹大患,可是楚毅也不差啊,不然的话赵佶也不会叮嘱张叔夜在平定江南叛乱之后顺道将楚毅也给镇压了。
  结果可倒好,张叔夜竟然一战大败,在摩尼教手中吃了大亏,最后还被迫同楚毅合流,这才算是夺回了苏州城。
  哪怕是苏州城回到了官府手中,可是赵佶心中却是没有一点的喜色,他宁愿那苏州城就此落入到摩尼教的手中,也不愿意看到苏州城落入到楚毅的手中。
  本来楚毅盘踞在嘉兴城便已经成了心腹大患,现在又将苏州城自摩尼教手中给夺了回来,这让赵佶意识到楚毅所部的力量变得更加的强大了。
  蔡京轻咳一声,将赵佶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自己的身上来,蔡京何许人也,别人在这个时候害怕惹赵佶生气,但是这何尝不是博得赵佶信任的机会啊。
  目光落在蔡京的身上,赵佶压下内心的怒火道:“蔡卿,你说那楚毅他究竟是何意?”
  蔡京捋着胡须道:“陛下,若是这密函之中所奏之事没有虚假的话,那么臣也搞不清楚这楚毅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就如蔡京所说,要说楚毅想要造反的话,那么他大可以联合了摩尼教在江南制造乱子啊,可是楚毅并没有那么做。
  然而要说楚毅心向朝廷的话,至少蔡京还有赵佶他们是不信的。
  目光落在了一旁的高俅的身上,赵佶盯着高俅道:“高俅,依你之见呢?”
  高俅身子一颤,冲着赵佶一礼道:“陛下,以臣之见,那楚毅肯定是畏惧陛下之威严,幡然醒悟,所以才会起兵相助张都督破了苏州城……”
  “尽是胡言乱语,他楚毅若是有此心的话,江南早已经平定了,何至于等到今日!”
  就见一名重臣上前一步,指着高俅破口大骂起来。
  此人一脸正气,满脸怒容的盯着高俅,竟然在这大殿之中将高俅痛骂一顿,满朝文武当中,有此胆魄者,除了李纲之外,还真的找不出几人来。
  高俅何等人物,哪里受得了这般的气啊,当即指着李纲破口大骂道:“李纲,陛下当面,你如此失礼,岂是人臣之道……”
  本来就心中憋火的赵佶眼见李纲同高俅两位大臣竟然在这大庭广众之下互相指责起来不禁气的一巴掌拍在桌案之上沉声喝道:“够了,尔等乃是我大宋重臣,竟然如此失礼,眼中可还有朕的存在。”
  高俅脖子一缩,气鼓鼓的瞪了李纲一眼,闭上了嘴巴,而李纲则是一甩衣袖,不屑的看了高俅一眼,差点又让高俅跳起来冲着李纲大骂。
  不过这会儿赵佶看着李纲道:“卿家既然不同意高俅的见解,想来对此有着自己的看法,既如此,卿家便说说看,楚毅这举动到底是想要干什么。”
  李纲捋着胡须,皱眉道:“臣虽猜不到楚毅到底想要做什么,可是楚毅此举分明就是借助摩尼教之手削弱朝廷的力量,甚至于强行吞并张叔夜所部,这绝非是什么好事。”
  高俅不屑的道:“他一介阉人,难不成还想造反吗?”
  说实话,还真的没有几个人会认为楚毅想要造反的,毕竟楚毅的身份注定了楚毅不大可能去造反,所以在众人想来,楚毅的举动无非就是一种自保的手段罢了,谁让赵佶这几年来一直明里暗里的想要找楚毅的不是呢。
  如今好不容易领兵在外,楚毅拼了命的握着兵权,怎么看都像是一种自保的手段罢了,尽管这手段太过过激了一些。
  这个时候,蔡京向着赵佶道:“陛下,我们在这里猜来猜去也猜不出楚毅到底是什么用意,既然如此,何不一边坐观楚毅接下来的举动,一边调派人手防备楚毅呢。”
  眼睛一亮,赵佶冲着蔡京点了点头道:“还是卿家老成谋国啊,那依卿家之见,朕当如何防备楚毅是好?”
  蔡京微微沉吟了一番道:“我大宋在西北之地拥有精兵数十万之多,如今西夏不敌我大宋,上书称臣,边境已然平缓了许多,陛下何不下旨自西北之地调兵,就算是楚毅有什么不轨之心,也断然不是西北精兵的对手。”
  大宋在西北之地的确是有一支百战之精兵,西北精兵乃是常年同西夏交战磨砺而出,实力绝非是那些被养在中原的禁军可比。
  而大宋良将也大多集中在边镇之地,如种家、折家、呼延家等将门世家,其势力皆在边镇之地。
  如果说是往常的话,蔡京提出征调边镇之地的精兵入京,肯定会有官员跳出来反对,毕竟边镇强兵悍将入京往往会引发许多的恶果,所以但凡是有可能,鲜少有官员会引边地之兵入京。
  但是如今却是没有谁提出反对意见,一方面是因为一众官员并不认为征调边镇之兵马入京会有什么危害,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众官员心中清楚京中禁军已然不可用,想要防备楚毅,必须要从地方上征调兵马。
  赵佶心中一动道:“蔡卿,朕即刻派人传旨,征调童贯率军入京如何?”
  赵佶话音刚落下就听得蔡京大声道:“陛下不可啊!”
  眼见蔡京如此之反应,赵佶不禁呆了一下,讶异的看着蔡京,只听得蔡京解释道:“陛下怎么忘了蔡京同楚毅交好的事情了,万一蔡京同楚毅有什么勾结的话……”
  赵佶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忌惮之色,不过口中却是道:“童贯对朕忠心耿耿,朕不信他会为楚毅所迷惑……”
  蔡京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道:“陛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李纲一甩衣袖上前一步:”陛下,阉人不可信,臣保举一部人马,必可保我大宋。“
  赵佶讶异的看了李纲一眼道:“卿家快说,究竟是何人?”
  李纲捋着胡须看向殿中一人道:“种相公,种家军一向名动西北,威震天下,此番却是要请种家军入京了。”
  一位眉发须白的老者只是坐在那里,看上去非常的普通,可是在李纲话音落下之后,老者微闭的双目猛然之间睁开,就像是一头猛虎一下子苏醒了过来一般,一股煞气一闪而逝,不是名动天下的种师道又是何人。
  种师道做为种家之主,虽然说已经不再领军,可是种家军依然掌握在种家将的手中,而想要征调种家军入京,必然要由种师道这位种家之主点头方可,否则的话,就算是天子凭借旨意调来种家军,却未必能够随意指使啊。
  赵佶对于种师道素来是礼遇有加,因为赵佶很清楚,他想要坐稳皇位,必然要有军中将领的支持。
  尽管说大宋素来重文抑武,但是再怎么的压制武将,大宋所处的环境注定大宋不能够缺少武将,身为天子,若是没有武将的支持的话,怕是也难以坐稳皇位。
  种师道正是大宋将门的代表,可以说只要得到种师道的支持,那么大宋将门便不会出什么乱子。
  赵佶看向种师道道:“种相公,看来此番的确是要请相公出马了,是朕无能,要老相公这般年纪,又一次披挂上阵!”
  种师道连忙起身向着赵佶一礼道:“陛下实在是折煞老臣了,陛下知遇之恩,臣定誓死以报!”
  说话之间,种师道豁然起身,原本佝偻的身躯一下子变得挺拔起来,一股可怕的天人气息弥漫开来,就听得种师道沉声道:“本帅倒是要看看,有本帅在,他楚毅又能怎样。”
  种师道的确是大宋的一根定海神针铁一般的存在,随着种师道开口,在场一众人心中便是莫名的一安,似乎有种师道在,天大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只能说种家的威名太盛,尤其是种师道统兵数十年,堪称名将,这等时刻,再没有谁比得上种师道这般的名将能够令人心安的了。
  就在朝廷针对江南之变做出种种安排的时候,一道清君侧的檄文以江南为中心正在以极快的速度传遍大江南北,一时之间天下为之愕然。
  要知道那檄文之中直接点名了数十名朝中奸臣,其中更是以当朝左相蔡京为首,简直就如同一道惊雷一般炸响。
  更重要的是,檄文赫然提出除奸佞,迎立太子的口号,素来清君侧都是造反者的遮羞布,却是没有谁如这檄文一般,却是让不少人为之愕然,莫非是太子要造反不成?
第八百六十五章
大都督北上
  一道檄文惊天下,不知多少人的目光投向了京师以及江南这两处旋涡之地。
  楚毅并张叔夜共同署名的这一道檄文就像是一道惊雷一般,几乎是以最短的时间传遍了整个大宋甚至传出了大宋,纵然是大辽、大金、西夏、大理等国也收到了消息。
  京师
  嘭的一声,这已经是今天被砸碎的不知道多少个花瓶了,就连侍奉在那里的内侍以及宫女也一个个如同鹌鹑一般低着头,恨不得将自己的身子缩到角落里,生怕被那位震怒的天子给看到,当做了出气筒。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便有一个内侍因为心中畏惧在奉茶的时候不小心洒了几滴茶水便被盛怒的天子给下令乱棍打死了。
  赵佶满脸的怒容,面目狰狞的吼道:“太子呢,怎么还没有过来,难道他真的要造反不成?”
  在赵佶的面前,一脸苦涩的蔡京闻言向着赵佶道:“陛下,传召的内侍这会儿才出宫没多久,太子府在宫外,就算是速度再快,怕是至少也要一盏茶的功夫才能够入宫啊。”
  一甩衣袖,赵佶看着蔡京道:“蔡卿,那逆贼楚毅、张叔夜的檄文你都看过了吧,你说那檄文上的内容,有几分可信?”
  蔡京自然知道赵佶所关心的是什么,如果说楚毅、张叔夜造反的话,可能赵佶并不太担心,尽管说楚毅、张叔夜造反肯定会给大宋带来极大的伤害,但是想要夺得大宋天下却非是那么容易的。
  可是如果楚毅、张叔夜他们并不是直接造反,而是打着太子的旗号,并且扶持太子上位的话,那大宋可就真的危险了。
  赵佶自己也清楚,自己无论是在皇室当中,还是在满朝文武那里,不知道有多少官员将其视作昏君,如果说楚毅、张叔夜他们造反的话,倒是会有一部分官员出于对大宋的忠诚站出来抵挡楚毅、张叔夜他们。
  然而如果是太子登高一呼的话,搞不好一部分官员就会直接迎太子上位呢。
  所以说赵佶所担心的不是楚毅,张叔夜他们造反的问题,而是太子到底有没有同楚毅、张叔夜他们有所联系。
  蔡京一脸的为难之色,犹豫了一番道:“陛下,此事臣还真不敢断言,按说太子性情柔弱,是不大可能有这般的胆量的,但是……”
  虽然没有直说,可一句转折便让赵佶眉头一皱,显然赵佶也有着同样的担心,因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赵恒的确是性子柔弱,然而皇位素来动人心,万一,但凡是有希望的话,赵恒难道说不心动吗?
  看着赵佶那一副模样,蔡京微微一笑道:“陛下大可不必忧心,陛下已经传令封锁京师,就算是太子有心,也休想出了京师,再说了,太子素来孝顺,同楚毅、张叔夜这些反贼参合在一起的可能性实在是太低了。”
  冷哼一声,赵佶道:“但愿那逆子如蔡卿所言吧。”
  太子府
  赵桓做为赵佶长子,只要不出什么意外的话,赵佶百年之后,必然是赵桓接替赵佶成为大宋天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2/1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