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最强大佬(校对)第7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2/1357

  不少人昨夜从那门缝当中隐约看到了外面的乱象,只知道有人马入了京师,但是昨夜到底哪一方胜出,哪一方失败,却是鲜少有人知晓。
  此刻一队队的人马却是出现在一条条的街道之上,这些人将一张张的文书贴在了墙壁之上并且有人在那里宣读文书当中的内容。
  许多喜欢看热闹的百姓凑在那里听着文书的内容,不少人脸上都露出兴奋之色,原来在文书当中提及当今天子赵佶深感德行不足,身体抱恙,特将皇位传给九皇子康王赵构,于三日后登基。
  一直以来在众人的印象当中,未来的天子便是那位太子赵桓,可是如今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却是告诉他们,继承皇位的将是九皇子康王赵构,这如何不让人感到惊讶。
  倒是没有谁会去怀疑告示的真实性,毕竟谁也不敢在这种问题上面弄虚作假,这等事情可是要杀脑袋,抄家灭族的。
  人群当中,不少人看的目瞪口呆,有人低声道:“不是说太子乃是储君吗,怎么康王突然就要登基了呢?”
  “告示上说新君登基大典将由天下兵马大元帅楚毅亲自安排,这位天下兵马大元帅不会就是那位带领大军入京清君侧的东厂之主,楚毅吧。”
  尤其是告示当中涉及到楚毅,并且还有那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身份,让不少人为之惊愕。
  楚毅的大名这些时日可以说是在京师当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楚毅那一道檄文惊动天下,可以说真的是一朝成名天下知,对于楚毅的事迹,京师当中,许多人甚至能够滔滔不绝的说上半天。
  如今楚毅身上突然多了那么一个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名头,甚至还亲自主持新君登基大典,就算是傻子也意识到了什么。
  “难怪昨夜京师爆发了那么一场混战,原来是楚毅率军入京了啊,现在看来陛下肯定是失败了,所以这才有了九皇子康王赵构登基的事情。”
  就在京城被那一道告示给炸的甚嚣尘上的时候,一座偌大的府宅之中,楚毅等人齐聚一堂。
  看着坐在那里八风不动的楚毅,已经得到了消息的杨志、花荣等人此刻也都赶了过来。
  先前楚毅入宫,并且定下了由康王赵构替代太子成为大宋新君的事情只有极少数的人方才知晓。
  如今杨志正一脸不解的看着楚毅道:“大总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那康王赵构可不是一般人如今大总管扶持你登临帝位,难保他日康王不会对大总管您心生杀机啊。”
  杨志言下之意很是清楚,就是在提醒赵构不是一般人,不像太子赵桓那么好控制。
  杨志的一番话也是在场不少人的心声,他们可以说是同楚毅绑在了一条战船之上,若是楚毅出了什么意外的话,傻子都能够想到他们的下场肯定好不了多少,所以说他们比谁都希望楚毅长命百岁,平平安安,也好庇护他们。
  众人齐齐的看向楚毅,就见楚毅坐在那里,一只手轻轻的叩击着桌案,神色之间一片平静之色,抬头向着众人微微一笑道:“我知道大家担心的是有朝一日,赵构会反噬本督,对于此一点,大家大可不必担心,楚某既然选择了赵构做为新君,那么肯定有自己的安排。”
  虽然说楚毅并没有解释说到底有什么安排,但是如杨志、林冲等人跟在楚毅身边已经有这么多年,他们对楚毅的性子还是相当的了解的。
  楚毅做事素来是滴水不漏,走一步看三步,要说有朝一日赵构能够反噬楚毅的话,说实话,他们还真的不信。
  就算是杨志,方才那一番话看似是非常的担心赵构的反噬,但是更多的只是作为下属,给楚毅一个提醒罢了。
  至于说赵构想要反噬楚毅,不是他们瞧不上赵构,就算是太祖赵匡胤复生,在如今这等情势之下,怕是也只能在楚毅所画好的圈子里行事。
  方腊看了杨志几人一眼道:“主上自有自己的考虑,我等只需要听从主上的吩咐便是,至于说那赵构小儿,若是老老实实的也就罢了,当真敢有什么异动,方某亲手扭断了他的脖子。”
  看着方腊那一副自诩楚毅手下头号忠仆的模样,众人不禁看的一阵无语。
  东宫
  偌大的皇宫已经被楚毅派人所接管,其中看管最为严格的就是赵佶以及太子的住处。
  不过如今却是大局已定,东宫的戒备倒是放松了不少,至少已经允许东宫之中行走。
  一间大殿当中,身为太子的赵桓正听着一名心腹小黄门打探来的消息。
  赵桓的脸上满是惊愕之色,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不过是睡了一觉而已,怎么一觉醒来,这世界就大变样了呢。
  要知道先前被楚毅当做大旗来用,赵桓心中那是非常的害怕的,他真的怕自己那位父皇将他给杀了,毕竟皇位之前无父子。
  及至后来赵桓眼见楚毅一路杀奔京师而来,这一路之上竟然势如破竹,没有人能够抵挡其攻势,要说赵桓心中没有那么点激动与期待的话,那绝对是骗人的。
  当然赵桓也清楚,这种将希望寄托在楚毅身上的想法是非常的可耻的,万一楚毅心怀叵测,乃是谋朝篡位之徒的话,那么他这位太子将来下场怕是会非常的凄惨。
  这种情况下,本来就性子软弱的赵桓算是陷入到了纠结当中,即是期待,又是害怕楚毅的到来。
  结果当他得到楚毅杀入京师的消息的时候,伴随着而来的却是他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消息。
  尤其是当赵桓得知自己的九弟赵构即将成为新君,赵桓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
  打发了那小黄门,赵桓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那里,不知道什么时候,一道身影走进了东宫当中。
  “皇兄……”
  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突然之间在赵桓耳边响起,赵桓一惊,猛然之间抬头向着来人看了过去,一看之下,几乎是惊呼一声道:“九弟……怎么是你?”
  原来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即将成为天子的新君赵构。
  正因为如此,赵桓方才在看到赵构的时候感到非常的惊讶。猛然之间赵桓脸上露出了几分惊惧之色,像是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一般。
  尤其是赵桓身子条件反射的后退了几步,一脸戒备的盯着赵构颤声道:“你……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赵构将赵桓的神色反应看在眼中,心中苦笑不已,赵桓的反应分明是以为他此番前来是要对其不利的。
  赵桓的反应倒也在情理当中,身在皇家,什么样的残酷的事情没有听说过,没有看到过,如今赵构得楚毅相助,称帝在即,就算是有赵佶的诏书在,可是在一部分人的眼中,太子仍然在,又没有什么失德之处,正所谓长幼有序,太子尚在,凭什么要让赵构称帝。
  在赵桓想来,自己已经成了赵构登基称帝的最大的阻碍之一,赵构此番前来,未尝没有要除掉他的意思。
  至于说兄弟情谊,说实话,在这无情的皇家,什么兄弟情那都是假的,想一想那民间烛光斧影的传言吧。
  拱手一礼,赵构主动的后退了一步,拉开同赵桓之间的距离,此举明显缓解了赵桓的压力。
  似乎是觉得自己方才的反应太过敏感了一些,赵桓回神过来,看向赵构,深吸一口气道:“九弟不去为登基大典做准备,怎么有闲暇来我这里?”
  赵构微微一笑道:“小弟此番前来只为探望皇兄一番,同时也是来消弭皇兄心中的忧虑。”
  说着赵构神色一正看着赵桓道:“小弟承认,为了得到这皇位,小弟的确是耍了一些手段,但是我敢说,小弟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我大宋,为了我赵氏之江山。”
  赵桓沉没不语,显然是对于赵构的话不怎么认同,不过这会赵构盯着赵桓道:“皇兄不妨想一想,如果说你果真登临帝位的话,那么你又将如何面对楚毅,如何在楚毅手中一点点的将我大宋的江山夺回?”
  赵构此言却是让赵桓张了张嘴,脸上露出了复杂的神色,扪心自问,赵桓心中清楚,他果真被楚毅扶持成为天子的话,那么到时候只会沦为楚毅彻头彻尾的傀儡。
  当然赵桓心中虽然明白这一点,可是同皇位失之交臂,心中能够释怀才是怪事呢。就听得赵桓阴阳怪气的道:“这么说来,九弟你就能够将我大宋江山一点点的从楚毅手中夺回吗?”
  赵构咬牙道:“我能!”
  话是如此说,但是赵构心中却是默默道:若是楚毅果真如我所猜测肯放权于我的话。
  看着一脸笃定的赵构,赵桓张了张嘴,却是不知道究竟该说什么,难道说将赵构痛骂一顿吗?大局已定,这会儿再说这些又有何用。
  吐出一口浊气,转过身去的赵桓道:“如此为兄便祝你得偿所愿,希望我赵氏江山莫要亡于你手,否则你将会是我赵氏的罪人。”
  三日后,登基大典顺利举行。
  百官朝拜,一条条,一项项的礼仪在庄严肃穆当中顺利的进行着,当赵构坐在那充斥着威严的龙椅之上接受百官之朝拜之后,赵构正式成为了大宋新君。
  也就是在赵构成为了大宋新君的那一刹那,坐在龙椅一侧一张只是稍稍低了那么几分的椅子之上的楚毅只觉得识海之中,气运祭坛微微颤动。
  成为了新君的赵构首先做的自不必说,当然是大肆封赏楚毅一系的官员、将领。
  如杨志、花荣、徐宁、武松等人一个个的成为军中大将,执掌一部兵马,又如宗泽、张叔夜、朱武、吕师囊等人则是一跃成为朝中之重臣。
  可以说在赵构的一番封赏下来,朝中文武重臣几乎全部成了楚毅一系的人员,只需要楚毅一句话便可以轻易的将身为新君的赵构给架空。
  然而纵然是这种情形下,赵构也是一脸欣喜的对这些人进行封赏,将之安置在一个个的重要位置上面,甚至关于这些人的封赏都是赵构主动的,楚毅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安排与暗示。
  最后的重头戏便是关于楚毅的封赏,赵构果然如其先前所承诺的一般,封楚毅为天下兵马大总管,执掌兵马大权,同时加封为宋王,享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朝之权。
第八百七十四章
大大的权臣
  可以说这些几乎就是权臣的标配了,但凡是权倾一时的权臣几乎都会享有这般的特权。
  不过就在赵构刚刚敕封了楚毅,给了楚毅一大堆的特权的时候,一道身影站了出来,却是跟随方腊一同归顺了楚毅的原摩尼教吕师囊。
  吕师囊倒也不是一般人物,可以说得上是文武双全了,至少比之大宋朝堂之上九成的官员要强的多。
  不同于其他人,吕师囊等人身上先是反贼的标签,然后在归顺了楚毅之后又打上了楚毅的标签,可以说他们在天下人的眼中那就是楚毅一系的骨干。
  就算是他们当中有人想要投靠天子或者其他重臣,只怕都没人敢收。
  这会儿吕师囊自朝臣的行列当中走了出来,面对着诸多大臣那讶异的目光,怡然不惧的向前一站,然后冲着坐在那里的天子赵构一礼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赵构下意识的看了楚毅一眼,就见楚毅面色平静的坐在那里,一时之间心中拿捏不定吕师囊这突然之间的举动到底是什么意思,究竟是楚毅指使呢,又或者指使吕师囊自己的举动。
  不管心中到底有什么想法,但是在面对楚毅一系的人员的时候,赵构却是显得非常的有耐心,微微点了点头道:“吕卿家有什么话不妨直言便是。”
  吕师囊拱了拱手,先是冲着楚毅一礼,然后道:“陛下,大总管有功于社稷,既然陛下加封大总管为宋王,当加九锡、假黄钺,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一众人听着吕师囊的话,眼睛顿时睁大,难以置信的看向吕师囊,同时一些人反应过来也都向着赵构看了过去。
  要知道先前赵构给楚毅的封赏,除了那天下兵马大总管的名头之外,其他哪怕是封王,赞拜不名、剑履上朝等等都不过是一种虚名罢了。
  可是吕师囊的一番话却是了不得啊,无论是开府仪同三司又或者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旦赵构同意的话,那就意味着楚毅有了开府自辟幕僚,组建自己的班底,几乎相当于允许楚毅在大宋朝堂之外另外再组建一个小朝廷一般。
  有了这些大权之后,若然有朝一日楚毅愿意的话,就算是行那谋朝篡位之举都不过是等闲,直接以自己的小朝廷替代大宋朝廷便是,丝毫没有违和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2/1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