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最强大佬(校对)第7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2/1357

  就在吐蕃国主微微失神的时候,多玛上师双手合十一礼道:“见过宋王殿下,殿下千岁。”
  多玛上师言辞之间蕴含着几分真力,听在吐蕃国主等人的耳中却是如同洪钟大吕一般一下子就让吐蕃国主等人回神过来。
  “见过宋王殿下。”
  一应人连忙向着楚毅行礼,吐蕃国主微微躬身,不过楚毅却是行前一步,一把将吐蕃国主扶住,微微一笑道:“国主不必拘礼。”
  扶住了吐蕃国主,给吐蕃国主保留足够的颜面,楚毅这才伸手一拂冲着那些拜下去的贵族们道:“诸位也请起身,不必拘礼。”
  吐蕃国主本来还有些担心,现在感受到楚毅的善意,心中一口气总算是放了下来,脸上露出几分欣喜之色道:“我已经在王庭备下了酒宴为宋王殿下接风洗尘。”
  楚毅并十几员将领随同吐蕃国主等人一同前往王庭,而大军则是在吐蕃国主安排的人带领之下前去安营扎寨。
  王庭之中,吕师囊正捧着一道圣旨向着吐蕃国主等人宣读者朝廷的旨意,圣旨当中,吐蕃国主被大宋天子敕封为长乐王,特许世袭罔替,而一众贵族同样也被各自封了爵位,可以说在场一众人对于大宋的封赏很是满意。
  当然就算是不满意也没有人敢表露出来啊,相比较西夏的大部分权贵被抄家灭族的下场来,他们能够享受荣华富贵,这么一对比,简直就是天地之别啊。
  吐蕃国主在吕师囊宣读完圣旨之后,欣然接旨道:“臣等接旨,叩谢陛下隆恩。”
  显然吐蕃国主适应能力极强,马上就代入了身份,恭恭敬敬的接过了圣旨。
  对于吐蕃国主的反应,众人很是满意,如果说吐蕃国主别有心思的话,就算是脑不出什么乱子来,却也是一个麻烦不是吗?
  酒宴之间,其乐融融,可谓是宾主尽欢。
  一间静室之中,楚毅盘膝而坐,心神沉入识海之中,那庞大无比,横亘于识海之中的气运祭坛上空,浩荡的气运如同涛涛大河一般,气象万千,煞是不凡。
  “不曾想吐蕃投降,竟然足足暴涨了两千多万气运,比之西夏还要多出一筹来。”
  看着那祭坛上空的磅礴气运,楚毅心情激荡万分,这可是足足九千余万的气运啊,想他当年为了数千气运而花费了心思,而如今,却是拥有了如此之海量的气运。
  如果说不是最近对于气运的消耗有些大的话,怕是他所拥有的气运早已经破亿了。
  心神激荡之间,楚毅不禁生出几分回归之念来,不过如今其大势已成,正是获得气运的大好时机。
  其他不说,携此磅礴大势,周边各国,不敢说传檄而定,但是至少没有多少国家能够扛得住其大军一波攻势的。
  那可都是海量的气运啊,就这么离去,楚毅自然是不愿意,这么些年都过去了,也不差最后这点时间了。
  西夏、吐蕃为大宋所灭,再加上大金,大宋版图一下子变得无比之庞大,原本偏居于东南一隅之地的华夏版图终于再次对外扩张,重现汉唐之盛世景象,甚至有远超汉唐之势。
  这一日,繁华无比的大宋京师汴梁城,一派热闹的景象,没有了外敌的威胁,大总管楚毅出征在外,一道道的捷报传入京师,可以说整个京师都沉浸在大宋盛世的氛围之中。
第九百二十四章
赵九妹的心结
  几匹快马奔驰在宽阔的官道之上,好歹京师也是大宋的脸面所在,所以京城之外的官道修葺的还是相当不错的,至少能够容得下两三辆马车并行。
  这几匹快马之上皆是干练之士卒,一看就是传递消息的信使,尤其是这些信使身后背着令其,但凡是有点见识的都能够看出这是六百里加急的信使,虽然说比之八百里加急要稍微低了一个层次,但是也能够想象得出这些信使所传递的信息绝对不一般。
  面对信使,就算是达官贵族也必须要让开道路来,否则的话必然会被朝廷追责,这要是放在以往的话,当然不会有多少权贵在乎,该堵路的时候一样会堵路,区区信使又如何,就算是延误了军机,那又算的了什么。
  但是放在现在,傻子都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有楚毅这位杀神在,谁要是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那摆明了是不想活了。
  几匹快马纵马而过,很快便进入了京城,长街之上的行人你来我往,不少人听到那马蹄声皆是抬头看去。
  当看到那些纵马狂奔的信使的时候不由的眼睛一亮。
  只听得几人道:“咦,又有信使入京,难不成大总管那里又有什么捷报传来吗?”
  “月前有捷报入京,吐蕃已经举国投降,甚至陛下加急选派了一批官员前往吐蕃上任,难道说大总管又灭了什么国家不成?”
  听这些京城百姓的议论,就像是灭国已经成了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当初京城百姓得知大金被覆灭的消息的时候完全是一副被镇住了的反应。
  可是经历了大金,西夏,吐蕃之后,大宋百姓却是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他们看来,有楚毅在,区区灭国之功似乎也没有那么困难。
  不管这些百姓如何猜测,那一队信使当即进了枢密院。
  不过是盏茶功夫而已,做为枢密使的宗泽便已经进入皇宫之中求见天子赵构。
  御书房之中,赵构将手中的一封奏章放下,抬起头来看向宗泽道:“爱卿前来,可是枢密院有什么事情吗?”
  赵构对于宗泽却是相当的了解的,这位若是没有什么事情的话,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入宫拜见自己的,按说这会儿宗泽应该在枢密院处理事务才是,却是难得的入宫,想来是有什么事情才令对方进宫的。
  宗泽冲着赵构一礼道:“陛下,宋王殿下急报!”
  赵构闻言精神为之一震,就连身形都禁不住挺直了起来,看着宗泽道:“宋王急报?究竟有什么事情,快快道来!”
  宗泽将手中一封信函呈给赵构道:“信函在此,请陛下御览!”
  将信函接过,赵构翻开信函,当看到信函当中的内容的时候,神色变幻不定,有惊喜又有忧虑。
  只听得赵构一声轻叹道:“原来是宋王准备班师回朝了,朕还以为吐蕃局势发生了什么变化了呢”
  将赵构的神色变化看在眼中的宗泽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神色郑重道:“陛下,此番宋王殿下接连覆灭两国,为我大宋开疆拓土,其功劳实在是太大了,陛下还请早些考虑,等到宋王殿下班师回朝之时,朝廷当如何犒赏大军才是。”
  听得宗泽这么说,赵构脸色不禁变得有些苦恼起来,就如宗泽所说的那样,楚毅出征,接连覆灭了西夏以及吐蕃两国,为大宋开疆拓土,这功勋之大,就算是翻开史卷,也寻不出一人来啊。
  最为重要的是,楚毅已经是位极人臣了,就算是想要敕封,赵构也想不出到底如何才能够敕封楚毅了。
  就像先前楚毅覆灭大金之时,便是因为功勋太大,封无可封,最后才在李纲、宗泽、张叔夜等人的建议之下,将本该敕封楚毅的赏赐,转到了三军将士身上。
  赵构很想再这么操作一次,但是想了想,赵构却是犹豫了,因为他不知道楚毅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如果说楚毅没有什么意见的话,那倒也罢了,万一楚毅有意见,怕是会恶了楚毅啊。
  抬起头来,赵构的目光落在宗泽的身上道:“爱卿,你说朕该如何赏赐宋王才好?”
  如果说宗泽有什么好的办法和建议的话,怕是早就建议给赵构了,因此宗泽苦笑着摇了摇头道:“臣不知!”
  赵构也知道,自己询问宗泽这是有些为难对方了,摆了摆手道:“罢了,此事朕且好生考虑一番吧。”
  说着赵构看了宗泽一眼道:“关于宋王班师回朝的事情,明日里早朝再议,不过爱卿回去之后,不妨同李爱卿、张爱卿等人先行通气,让他们心中有个准备,争取明日里拿出一个章程来。”
  宗泽领命道:“臣遵旨。”
  待到宗泽离去之后,赵构坐在那里,轻叹了一声道:“王叔,你也听到了,朕实在是不知道此番究竟该如何赏赐楚毅了。”
  随着赵构话音落下,就见一道身影出现在御书房当中,不是别人,正是宗正赵瑜。
  赵瑜做为皇家天人强者,一般情况下都会在天子周围守护,以保障天子的安危。
  当然这种情况下,天子就会少了许多的隐私,所以说不少天子并不会让天人强者在暗中守护,但是赵构却是没有这么多的顾忌。
  赵瑜走了出来,看着赵构那一副忧愁满面的模样道:“陛下又何必这么忧虑呢,就如我先前所说过的那般,以楚毅的实力以及能力如果说他真的想要谋夺我赵氏天下的话,这天下间谁也阻拦不了对方。所以说陛下一切随意便是,若是楚毅他无心我赵氏天下的话,那么陛下只需要给楚毅一个交代,那么楚毅必然不会有什么不满,若然楚毅有心夺我赵氏天下,便是陛下给其再多的封赏,也一样无济于事。”
  显然处在天子之位上的赵构并没有身为旁观者的赵瑜看的清楚,或许如宗泽、李纲等人也多多少少能够看透这一点,但是他们身为臣子,有些话却是不像同为宗室的赵瑜一般能够直接同赵构说出来。
  听得赵瑜这么说,赵构微微吐出一口浊气,看着赵瑜道:“王叔教训的是,朕记下了。”
  这一年开春,在吐蕃度过了整个冬日,出征在外足足大半年之久的楚毅终于班师回朝了。
  在得知楚毅班师回朝的消息的时候,满朝文武为之震动。
  尽管说楚毅带走了其心腹,朝中并没有心腹存在,可是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就算是朝中没有楚毅的心腹在,然而一旦楚毅回来,却是没有谁能够违背楚毅的意志。纵然是天子也不行。
  礼部早早的做好了迎接大军班师回朝的各种准备,务必要使得整个仪式显得足够的隆重,如此才能够彰显出朝廷以及天子的重视来。
  这一日天色刚刚放亮,一辆华丽的御撵便从皇宫当中缓缓行出,在御林军的护卫之下,天子赵构出了皇宫。
  宫门外则是早早的赶来的文武百官,一众文武百官先行拜过了赵构之后,一个个的跟在天子的御撵之后,沿着长长的街道,奔着城门口而去。
  长街之上,一队军容齐整的禁军正分列于长街的两侧,将得到了消息而早早赶来的一应百姓给阻拦在外,留出足够天子御撵通行的通道来。
  长街两侧,一众百姓无比兴奋的看着那远远行来的天子御撵。
  “快看,天子御撵,陛下还有百官这是要出城迎接大总管班师回朝了啊。”
  “啧啧,我等生在这般的盛世,当真是三生有幸,这已经是陛下第二次率领百官出城恭迎大总管回京了吧。”
  先前那一次正是楚毅覆灭大金之后,回朝之时,赵构率领百官迎接。
  也正是有过了一次先例在,所以京师之中的百姓这一次倒是显得冷静了不少,毕竟再盛大的场面,如果说见多了的话,也就没有那么大的轰动了。
  在一应百姓的记忆当中,似乎上一次见到这般的场景的是时候还是在大半年之前,这才不过是不到一年的时间而已,楚毅竟然再次灭掉了两个国家,要知道那两个国家可是大宋百年来都没有解决的强国啊。
  无论是吐蕃还是西夏,皆是大宋想尽了办法都没有能够征服的国家,却是不曾想被楚毅在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便接连覆灭。
  坐在高高的御撵之上,赵构看着两侧的百姓,心中不禁微微一叹,好在经由赵瑜开解,赵构已经想开了,正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既然反抗不了,那么一切便顺其自然吧。
  很快御撵以及文武百官便抵达了城门之外,城外的官道已经被铺盖了一层黄土,并且洒上了清水。
  从早上到临近中午,包括赵构在内,一应文武百官在城外足足等了有两个时辰左右,一些上了年纪的官员都有些承受不住了。
  幸好赵构体谅那些官员年迈,特意命人给那些官员准备了座椅,不然的话,怕是还没有等到楚毅大军归来,就要有几位官员支撑不住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2/1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