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最强大佬(校对)第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1357

  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众文武重臣齐赴豹房逼迫天子,结果却是被天子一统连消带打,死了胡明,折了毛纪、庞文斌,这还不算,更重要的是楚毅一人身兼御马监、司礼监两大机构总管,简直就是大内第一人,权势之盛远超昔日之刘瑾。
  消息一经传出,顿时京城为之哗然,不知多少人疯传楚毅的消息,尤其是楚毅在江南大肆抄家灭族,杀的江南之地人头滚滚的消息更是让楚毅平添了几分凶名。
  当然抄没所得上千万两之多的纹银正在押赴京师的途中的消息也不知被谁人传开了,整个京城一夜之间好似到处都充斥着关于楚毅的消息,有人拍手叫好,有人诅咒咒骂,在这种情形之下,楚毅走上了前台。
第一百三十九章
要握紧枪杆子
  楚毅本身在京城之中其实并没有多少名声,也就是在嵩阳血案传开之后,方才为人所知,许多人当时闻知东厂督主制造了嵩阳血案,仿佛恍然才知晓原来东厂督主竟然是楚毅。
  可以说几年时间,京城中人根本就没有怎么听说过楚毅,就算是满朝文武也都是因为楚毅在刘瑾手下保了一部分忠直官员才对楚毅这位东厂督主有那么点印象。
  当时大家对楚毅的感叹就是:这真的是一个罕见的东厂督主,竟然少有的没有大肆制造血案。
  毕竟当时有刘瑾在,将一切的风头都给遮掩了,加之楚毅低调,使得楚毅没有什么存在感。
  然而这一次,当江南血案的消息在京城传开,可以说让无数人一下子认识了楚毅。
  这一日,不少有心人发现兵部尚书毛纪、吏部侍郎庞文斌还有老御史胡明的府上都被东厂番子给包围了起来。
  楚毅成为司礼监总管的第一日并没有急着整理司礼监上上下下,而是维持原样,毕竟随着刘瑾垮台,刘瑾伸入到各个方面的触手都被斩断,即便是司礼监内也是一样。
  但凡是刘瑾的心腹早已经被张永、谷大用他们给想办法除去,所剩下的也都是司礼监内的一些普通小太监。
  或许这些小太监当中有着其他大太监乃至内阁阁老的眼线,但是这却没有什么影响,楚毅也就是将杜谦自东厂调入司礼监,整个司礼监也就不用太过担心了。
  真正让楚毅上心的反倒是御马监,御马监与兵部共同执掌兵权,甚至执掌京营禁军腾襄四卫。
  可以说御马监总管未必就比司礼监总管差多少,刘瑾当时权势赫赫,却是仍然没有能够执掌御马监。
  否则的话,有禁军腾襄四卫近两万多人在手,杨廷和等人也休想那么轻易的率军包围刘瑾府邸继而栽赃诬陷刘瑾。
  自古枪杆子里出政权,对于这一点楚毅自然再认同不过,自太祖、成祖两位强势帝王之后,为什么大明帝王渐渐大权旁落,甚至隐隐为内阁所约束限制,正是因为大明帝王一点点的丧失了对军权的掌控能力。
  尤其是土木堡之变,本来为天子所倚重的大明武将勋贵集团精英几乎全灭,导致勋贵集团就此一蹶不振,文人崛起,最后甚至由文人主导兵部、五军都督府。
  大明天子丧失了对军队的直接掌控,结果就是在面对内阁的时候,天子的权势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朱厚照就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愣是自地方挑选精锐调入禁军,重整了腾襄四卫。
  可以说这个时候正是禁军最为强盛之时,也是天子所唯一能够直接调动的军队之一。
  朱厚照崩殂之后被加谥号为武也不是没有原因的,那就是朱厚照在位期间对武人极为重视,大兴武事,如果说不是朱厚照不明不白的早早崩殂的话,或许自朱厚照起,大明天子有再度执掌军权的机会。
  然而随着朱厚照崩殂,腾襄四位精锐士卒被杨廷和解散,武宗皇帝一番心血尽数付之流水。
  楚毅走马上任第一遭就是前往腾襄四卫驻地。
  腾襄四卫驻地就在京城校场所在,楚毅带着齐琥几人远远的就看到了那偌大的兵营。
  大营门口处,几名士卒手持长矛而立,虽然说有些松松垮垮,但是相比地方早已经彻底沦为了废物的卫所兵来,至少这些人身上还有那么几分军人气息。
  就算是早就知道这是朱厚照注入了极大心血的腾襄四卫,但是楚毅本身也不报太大的希望。
  一身大氅,身后几名东厂番子随行,楚毅翻身下马,龙行虎步而来。
  楚毅一行人直奔兵营而来,太过醒目了,就算是不想注意到都不行,所以随着楚毅几人接近,几名士卒不禁盯着楚毅几人,隐隐露出戒备之色。
  眼看着楚毅就要直闯兵营,几名士卒却是迫于楚毅之威势有些发愣,突兀之间,其中一名士卒回神过来双手紧握手中长矛颤声喝道:“军营重地,闲杂人等止步!”
  楚毅脚步微微一顿,目光落在那名士卒身上,这名士卒一身纸甲,看上去也就二十多岁,粗糙的双手紧握长矛,一脸的紧张之色,但是在对上他的目光的时候,尽管有些慌张,却是努力的保持着喝问的姿态。
  齐琥目光一凝,欲上前喝止对方,不过楚毅却是摆了摆手,微微一笑道:“哦,那若是本督一定要进入兵营呢?”
  胡瑜也就是喝止了楚毅的士卒紧张的手心满是汗水,咬牙道:“擅闯兵营者,杀无赦!”
  其他几名士卒也看出楚毅身份不简单,本来他们并不想阻止楚毅一行人的,结果愣头青胡瑜却是一声断喝。
  五人一伍,这会儿伍长彭春反应过来冲着胡瑜怒喝道:“胡瑜,贵人当面,休得无礼,还不快给我闪开!”
  说着彭春一脸谄媚向着楚毅道:“这位贵人不知如何称呼,手下不懂事,还请多多见谅。”
  楚毅脸上洋溢着几分笑意,先是看了一眼不服之色的胡瑜,最后目光落在彭春身上道:“本督是否可以进入兵营呢?”
  彭春看了看楚毅气势不凡,一看就不是一般人物,咬了咬牙点头道:“贵人,请!”
  一个闪身,彭春一把推开胡瑜向着楚毅伸手一引,便要放楚毅入营!
  胡瑜却是脚下像是生根了一般站在那里,冲着脸色难看的彭春道:“伍长,这几人没有手令,是不可以擅闯兵营重地的,你这么做,会违背军法……”
  被手下所阻,感觉丢了颜面的彭春不禁冲着胡瑜怒喝道:“好你个胡瑜,究竟你是伍长,还是我是伍长,我说可以就可以,还不给本伍长闪开!”
  说着彭春冲着其他几名手下喝道:“都愣着做什么,还不将这愣头青给我拉开!”
  那几名手下连忙上前又拉又劝将胡瑜给弄到一边,做完这些,彭春脸上满是笑意的向着楚毅道:“贵人,请!”
  楚毅微微点了点头,淡淡的扫了那胡瑜一眼,最后向着彭春道:“不知如何称呼!”
  见到对方询问自己名号,彭春不由心中大喜,他那么费力,为的不正是讨得对方欢心,若是运气好的话,说不定就会入了贵人法眼。
  惊喜莫名的彭春连忙恭敬无比的向着楚毅道:“在下彭春,乃是腾襄左卫一伍长!不知大人……”
  彭春想知晓楚毅到底是什么身份,然而楚毅却是没有多说其他,只是淡淡道:“彭伍长,你且带我入兵营看一看!不知如何?”
  微微一愣,彭春连忙点头道:“这有什么不可以,不瞒大人,我家叔父乃是腾襄四卫一位千户官,我彭春在兵营之中还是有点脸面的,大人想去哪里便去哪里,在下保证不会有人阻拦!”
  进入兵营,楚毅不禁四下观望,整个兵营安札还算有章法,至少以楚毅熟读兵书战策对照,这兵营至少井然有序,没他所想的那么差。
  想一想也是,朱厚照投入了那么大的心血,要是腾襄四卫一如地方卫所军的话,那也只能说朱厚照太没有眼光了。
  当然大练兵的场面并没有出现,反倒是许多士卒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更为常见,楚毅也清楚,受条件限制,这个时代很难做到一日一训,甚至可以说三日一训那都算得上是真正的精兵强将了。
  果然如彭春生所言,彭春似乎在这兵营当中混的相当熟稔,不少人看到他们一行人的时候还主动向着彭春打招呼。
  彭春昂着头一一回应,并且向楚毅详细介绍这兵营中的许多布置,极为详尽。
  差不多有大半个时辰,楚毅也将这兵营逛了个大概,就听得楚毅向着彭春道:“彭伍长,且带本督去都督营帐。”
  彭春一愣,反应过来,看向楚毅之时,眼中满是惊骇与恍然之色,颤声道:“您……您是新任御马监总管,禁军提督楚……楚毅!”
  别看正式的任命昨日方才下达,可是旨意已然传至大营之中,以彭春的八面玲珑,能够猜测到楚毅的身份倒也不稀奇。
  “哦!”
  楚毅不禁高看了彭春一眼,此人不过是小小伍长,尽管说其口中叔父为一千户官,但是料想也不是什么至亲,否则的话,彭春绝对不会只是一个伍长。
  此人能够从自己只言片语之间猜测出自己的身份来,考虑到其眼界,所接触之人,不得不说,彭春倒也算得上是一个人才。
  彭春咬了咬牙,恭敬的向着楚毅道:“督主且随属下来!”
  有彭春这么一位对兵营再熟悉不过的人带路,楚毅很快便寻到了一座营帐,正是御马监总管,提督腾襄四卫,平日里召集四卫将官议事之所在。
  进入营帐,楚毅四下打量了了一番,转身向着彭春道:“传本督令,击鼓聚将!”
  偌大的京城,不知多少人的目光盯着楚毅这位大明新晋的权势人物的一举一动,当楚毅并非第一时间前往司礼监,反而是直入禁军大营的消息传出,不知多少人心中一紧,又有几多文臣心中咯噔一声。
第一百四十章
你他娘的是谁啊!
  自从文臣自土木堡之变一举压过武臣之后,经过一次次的打压,武臣的地位越来越低,而大明一代又一代的帝王几乎所有都在尝试着再度掌控军队,只可惜自明英宗之后,无论是成化还是景泰,乃至弘治,均没有能够成功。
  不过这几代帝王的努力倒也不是没有一点作用,那就是经过一代代帝王的努力,直属御马监的禁军规模越来越大,从起初的数千人到了朱厚照之时,御马监直属禁军已经达到了两万余人。
  这两万多人便是不归兵部所辖直属御马监的腾襄四卫,楚毅想要在这京城之中掌控一定的军权,最佳的自然就是这腾襄四卫,同样朱厚照也清楚这一点,所以毫不犹豫的将御马监交给了楚毅来执掌。
  御马监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受御马监直接提督的腾襄四卫,如果说没有腾襄四卫在手的话,御马监总管绝对没有底气同司礼监总管一较高下。
  大明文官系统一直都在同天子争夺对兵权的主导,兵部乃至五军都督府已经沦为了文人的地盘,自然而然,这些人盯上了御马监所直辖的腾襄四卫。
  这不属于兵部所直辖的腾襄四卫就像是一根刺卡在这些人的轰隆之间,或许这些文臣没有想过要造反什么的,但是在全国军政大权尽入其手之后,在这京师之地却有那么一支兵马不受其掌控、约束,这对于掌控欲极强的文官系统来说,简直就是一块心头病。
  所以说一直以来,文臣、天子乃至内侍,几方围绕着腾襄四卫进行各种明争暗斗,文臣强盛,腾襄四卫人数削减,最少的时候,四卫加起来竟然只有数千人,丢进偌大的京营诸多队伍当中,甚至都不如京营数十卫任何一卫的人数多。
  而天子以及内侍占据上风之时,腾襄四卫就会随之扩张,及至刘瑾权倾天下,朱厚照趁势下旨将腾襄四卫一下扩充到了两万余人。
  所以说刘瑾当权之时,所行虽大多祸国殃民,然则其中许多举措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至少刘瑾大肆派出税监到地方征收盐税、矿税、茶税、商税等,税赋大增。而这腾襄四卫能够达到两万余人,同样也是刘瑾的功劳。
  楚毅直入腾襄四卫让所有盯着楚毅的人心中一紧的同时意识到楚毅并不像刘瑾那么短视。
  以刘瑾当时的权势,或许有朱厚照以御马监约束刘瑾的意思在其中,但是刘瑾那么轻易被拿下也有刘瑾手中无有一支可以利用的军队。
  而楚毅则不同,司礼监于他而言虽然重要,可是在楚毅心中,司礼监却未必能够强过腾襄四卫,所以楚毅才会在第一时间前往腾襄四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1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